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479927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是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A.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B.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C. 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D. 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在夏朝,故A错误;公卿的族属体现了家国一体,而不是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故B错误;商周时期没有建

2、立起中央集权制,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国家信息“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公卿的族属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内容出处“永宁元年,掸国(今缅甸东北)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阕朝贺,献乐及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后汉书“从加那调州(今缅甸丹那沙林,一说在孟加拉湾西岸)乘大舶,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吴时外国传“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

3、今越南北部)七郡外夷比(邻),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魏略A. 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B. 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C. 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D. 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答案】A【解析】从材料“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从加那调州乘大拍,张七帆乃入秦”“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循海而南”说明海路和陆路都可以到达大秦,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与大秦之间交流频繁,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方交往以陆路为主,故C项错误;材料对大秦的记载不详细,故D项错误。3.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 服务于自

4、身的思想主张B. 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C. 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D. 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答案】A【解析】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要保持并扩充这个善,要靠教育的作用;荀子的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三者共同之处是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A正确;孟子、荀子目的在于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道德水准”不是三者的共同目的,排除B;儒学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无法反映是“儒学发展的要求”,排除C;对人性的认识与探究人类社会发

5、展本原无关,排除。4.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A. 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B. 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C. 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D. 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答案】A【解析】入内阁大学士者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实际上是说明代内阁具有教育功能,就是指内阁大学士对国家权力主体和核心之代表-皇帝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和培养。这一功能旨在使皇帝从大学士身上吸取思想之精髓而成为“尧舜之君”。换言之,内阁的教育功能就是“辅导君德”,故选A。BC不符合史实,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C

6、D。5.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1901年,全国20余所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为:广州5所,天津4所,上海3所,福州、南京、北京、武昌、台北各2所,珲春、烟台、旅顺、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B. 洋务运动人才需求突出C. 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D. 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答案】A【解析】从新式教育机构分布来看,广州、天津和上海、福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分布较多,其他地区分布较少甚至没有,这说明了广州等沿海地区近代化水平比较高,从而导致新式教育机构分布较多,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

7、和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故CD项排除。6.如表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主要党派简况。这表明党派时间创建人概况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1章炳麟、程德全等扶助共和政府,最先瓦解同盟会民社1912.1孙武、黎元洪等反对南京临时政府,拥护袁世凯政权,“反孙倒黄”“捧黎拥袁”统一共和党1912.4陈其美、张謇等谋求“江浙集团”领导南京临时政府A. 党派政治立场完全一致B. 革命党放弃了反满情绪C. 革命阵营内部陷于分裂D. 民国时期政治环境宽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革命阵营内出现了不同的派别,而且他们持有不同的主张及他们之间有矛盾,故C选项正确;从材料内容可知,各党派的政治立场并不完全一致,故

8、A选项错误;从材料中的时间可知当时是辛亥革命时期,各党派都是反对清政府的,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革命派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强调宽松环境,故D选项错误。7.1924年7月,北京学生联合会等50余个团体联合组成反帝国主义运动大同盟,提出“扑灭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废除压迫中国弱小民族所定一切不平等条约”;9月3日至9日,上海废约运动大联盟更是掀起全国性的群众反帝国主义运动。这反映了A. 南京国民政府擅长动员群众B. 中华民族已有近代意义的觉醒C. 北伐战争推动反帝爱国运动D. 一战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骤降【答案】B【解析】材料中“50余个团体联合组成反帝国主义运动大同盟”“全国性的群众反帝国主义运

9、动”,可见中华民族已有近代意义的觉醒,故选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排除A;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C;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排除D。8.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基础上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说明A.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B.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自然灾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灾难,因此中共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提出了八字方针,即

1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至1965年底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故B选项正确;材料中中国1962-1965年期间经济基本恢复发展是得益于八字方针的提出,不属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故A选项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以后,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经济恢复发展是由于八字方针的提出,而不是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故D选项错误。9.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这体现了罗马法A. 反对婚姻自由B. 保护弱势群体C.

11、维持公序良俗D. 引导公正理性【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离婚案适用过失原则,体现了引导公正理性的目的,故D正确;材料并不是反对婚姻自由,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离婚时哪一方是弱势群体,故B错误;公序良俗倡导婚姻和谐,而不是离婚,故C错误。故选D。10.美国1787年制完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最A.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B.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C. 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D.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

12、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反映了人民主权与各州的权力的结合,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结合,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直接民主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11.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了A. 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B. 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C. 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D. 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答案】C【解析】由“1935年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

13、样”说明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故选C;由“利用老式风镐”,说明苏联工业技术水平没有提高,排除A;由“1935年”,可知苏联新经济政策已经废止,排除B;材料与苏联农业发展无关,排除D。12.如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使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机构词汇1988年1993年百分变化提到的次数百分比的变化19881993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38%“西方”46144+213%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40%“西方”3687+142%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68%“西方”710+43%A. 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B.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C. 世界政

14、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D. 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之前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在中西方冷战抗衡中西方获得巨大的胜利,因此在官方和民间,对于西方的说法明显增多,这是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自由世界的使用越来越少,西方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多,说明美国社会和政府意识形态一致性的特点,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自由世界的说法逐渐淡化,西方的说法得到强化,这与全球化的加强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与互联网的发展无关,故D选项错误。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

15、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