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5478731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资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 来源,寓言故事、历史事实,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材料作文,材料形式,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审题立意,审材常见病症,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3. 抓一鳞而弃全鱼,4. 抓现象而弃本质,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

2、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牧羊人的话:,孩子的话:,父子之异:,立意:,不从实际出发,不自量力,不要盲目模仿,敢于实践,见贤思齐,勇于学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目标,抓关键句法,因果分析法,整体把握

3、法,审题立意,多个角度法,原则,方法,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审题立意之方法,1.抓关键句法,审题立意之方法,1.抓关键句法,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立意: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追求是无止境的,例1,析: 关键句“第放下即实地也” 立意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例2,审题立意之方法,1.抓关键句法,训练一,材料: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

4、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找关键词句法,训练一,材料: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

5、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找关键词句法,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训练一,材料: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

6、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找关键词句法,2.因果分析法,例1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立意:戒贪婪,审题立意之方法,例2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2.因果分析法,

7、审题立意之方法,立意:,学会放手,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训练三,材料: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以果溯因法,训练三,材料: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以果溯因法,鲤鱼 鲫鱼 米虾 空白,结 果,追 溯,原 因,井 里 捞 鱼,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训练三,材料: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

8、,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以果溯因法,鲤鱼 鲫鱼 米虾 空白,结 果,追 溯,原 因,井 里 捞 鱼,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审题立意之方法,3.多个角度法,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看风景,成风景,索取与奉献,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学会观察事物,其实你很美,因为有了你,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审题立意之方法,3.多个角度法,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欣赏你

9、,你也是一道风景,要看到他人的长处,世界因你而美丽,审题立意之方法,3.多个角度法,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共同的风景,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相互欣赏,和谐之美,风景你我他,营造共赢的风景,相映成趣的美丽,审题立意之方法,4.整体把握法,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佳的立意( ),C,拟 题,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

10、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因此,应该认真对待拟题目。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读者仔细阅读下文。,题目类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比喻型、关系型、问题型等。,如:对的评说、我的评说(范围型);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此“评说”要不得、嫉妒是进步的大敌、要正确对待别人(论点型);由想到的、读有感(感想型);我们不能做这样的“鸟”(比喻型);评鸟与评人(关系型);如此“评说”恰当吗(问题型)。,拟题原则,总的原则是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从应考的实际来说,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

11、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点即可。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又稳妥。,布 局,五 步 成 文 法,“引”“析”“提”“联”“结”,“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

12、的过程和细节描写。,“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

13、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表述观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材料作文之大忌,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

14、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3、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校准自己的秤,“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是王永玉画作中一只螃蟹的台词。(引) 螃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或许因为它蟹眼近视,见少识短?

15、或者因为蟹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容不得别人?我想多半是后者。螃蟹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以为自已横行,别人也得霸道。拿自己的好恶去强求别人,却不知道在指摘别人的时候,可笑的正是它自己。(析) 由是我想,高贵的人啊,可不要像螃蟹一样自以为是呀!请你在称量别人的时候,最好校准自己手中的秤,先称一称自己。(提),记得有一个老套的故事:从前,某国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国人喝了这泉水,没有不发狂的。只有国王食用井水,不患狂病。结果国人反而认为正常的国王是狂人,大家要合力治疗他的“狂病”。他们对国君又烧火艾,又扎银针,又灌汤药,直到国王也发狂,大家才欢心乐意。(联1,古代寓言)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闹剧呢?是因

16、为国人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它们的是非标准发生了颠倒。 这种以不正常笑正常,把正常当不正常的现象历史上不乏前例。汉代苏武囚于匈奴,同是汉人的卫律劝苏武说,你看我“负汉归降匈奴”,“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宝贵如此”, 你怎么这么不识时务呢?卫律恬不知耻,当然遭到了苏武的痛斥,落得千古骂名。(联2,古代人物),当今现实生活中,像螃蟹这样自以为是,黑白不分的家伙似乎越来越多:有头发染得半红半黄的男女指着别人的满头黑发说,“老土,你怎么不去染一下呀?”靠歪门邪道混得职称的前辈“关心”后辈说,“不就少了论文吗,真傻,怎么不去抄几篇呀?”新官上任,亲朋故旧会说:“怎么不趁机捞一把啊?”这些人就如自以为是的螃蟹和喝了狂泉的疯子一样,本来自己横行已是“另类”,结果却笑话别人傻气。(联3,现实生活)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我想,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