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7756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日期:2014年12月17日,目录,1.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概况:从G+G,G+F发展到OGS,再发展到In/On-Cell,都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目前,各种触控技术在市场上的份额不同。统计如图:,技术路线是当前触摸屏厂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上,触控技术相互渗透,企业也从各个方面分析触控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把握着触控技术发展的 主流。,2013年,G+F、G+G电容屏、OGS电容屏平均生产良率达87%、85%、63%。内嵌式触屏开始渗透。,1、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1)OGS 主导厂商:触摸屏厂 现状:技术路径日渐明朗、市场规模

2、逐步打开 面临问题:触摸屏的强度不高、加工成本高 制约因素:由于OGS保护玻璃和触摸屏是集成在一起的,通常需要先 强化,然后镀膜、蚀刻,最后切割。这样在强化玻璃上切割很麻烦,成本高、良率低,并且造成玻璃边沿形成一些毛细裂缝,这些裂缝降低了玻璃的强度,目前强度不足成为制约OGS发展的重要因素。,1、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2)InCell 主导厂商:面板厂 市场前景:到2018年,Incell触控技术市占率将可能会由2013年的13.7% 成长到16.7%。 领军厂商:LGD、JDI、夏普 优点:降低显示屏厚度、改进画面质量 现状:对众多传统触摸屏产生来说,短期不必担心Incell替代,该技术很难

3、在三年内成为主流。因为良率问题,虽InCell触控面 板未来 市场虽前景广阔,但变数仍在。,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三)OnCell 主导厂商:面板厂 工艺制程:On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领军厂商:三星、日立、LG 优点:降低显示屏厚度、改进画面质量 现状:目前,On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四)生产工艺 也是导致触控技术多样化的原因 高精度网印制版及印刷技术是当

4、前触摸屏制程中的核心技术。 随着触摸屏市场的迅猛发展,对触摸屏生产成本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触摸屏生产工艺上主要有印刷、激光以及黄光三种,由于在激光和黄光的制程需要投入昂贵的设备成本,任何工厂需要生产安排的灵活性,纵使黄光制程有其优点,而优点往往从接“大单”中才能反映出来,所以触摸屏厂的灵活性不是任何先进生产方式可以代替的。 目前,市场上面仍以印刷为主,占到了47.6%,激光制程为33.1%,而黄光制程只有19.3%。,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五)其他触控技 其他触控技术还包括:红外触控、电磁触控、混合触控、光学触控触觉反馈技术等等,目录,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一)触控材料概况 触摸

5、屏产业链:玻璃基板、Petfilm、胶材是产业上游的主要材料,而玻璃基板、Petfilm的供应几乎被美日企业所垄断。ITO玻璃、ITOfilm、sensor(包含触控IC)、coverlens是中游部分,下游为触控模组。 触控传感器正在经历薄膜式取代玻璃式过程。 以导电聚合物、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纳米碳管及石墨烯等新型软性透明导电材料近年来研发迅速,并且很快商业化。这些材料对ITO透明导电膜的替代性很强,特别是在中大尺寸触摸屏领域,更具有优势。,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二)触控材料前景 2013年,国内电容屏出货面积 超过400万平方米,其中ITO导电玻 璃需求量超过360万平方米,ITO

6、PET膜需求量超过140万平方米。 从触摸屏产业上游材料的成本 分析,ITO材料占据40%左右。且 随着触摸屏行业的发展,对ITO材 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作为稀有金 属的铟,不但价格随之不断上涨, 而且将会有告罄的危险,所以在此 进行分析的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 主要为替代ITO的石墨烯、Metal Mesh和纳米银。,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三)石墨烯 特性:强度是钢的200倍、厚度仅为一个原子直径 对比传统ITO的优势: 1、首先是原材料的取得比较容易。 2、柔性是石墨烯的重要特性,其弯折性能主要为其基底PET材料的弯折极限。 3、单层石墨烯透光率好,只吸收2.3%光 4、理论电阻率低,比

7、铜/银电阻率还要低 5、同时耐高温、防水、碱、盐腐蚀等多种优异性能。 缺陷:目前来看,石墨烯触摸屏的发展还处在行业初级阶段,但除了上游材料以外,下游供应链的发展还比较迟缓,良率也有待提高。所以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时间。,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四)Metal Mesh 特性:金属网格(Metal Mesh)原材料为一种导电性油墨,多为银(Ag)或铜(Cu)等金属物质,形状看起来很像以极细金属线组成的烤肉架。 对比传统ITO优势:金属网格应用在触控感应器上的最大优势,在于阻抗小于10欧姆,且制造成本ITO稍低,加透明度比ITO好、可挠度高,也可应用于笔记型电脑及PC等大尺寸面板。 限制因素:

8、一是良率不稳定,二是有能力量产Metal Mesh触控面板的企业较少,三是采用Metal Mesh方案与LCD面板搭配时成本会有所增加。,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五)纳米银线 特性:纳米银线(SNW,silvernano wire)技术,是将纳米银线墨水材料涂抹在塑胶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刻画制成具有纳米级别银线导电网络图案的透明的导电薄膜。 优势:1、透光率更高;2、弯曲半径小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3、应用在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上的时候,更具有优势。 缺陷:纳米银线呈现不规则的分布,沾满整个玻璃基板表面导致漫反射严重,雾度(Haze)问题严重。屏幕的

9、雾度问题会导致在室外场景光线照射的情况下,屏幕反射光强烈,严重的时候会使得用户看不清屏幕。,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六)其他新型材料 单层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碳纳米管具有高传热、高导电性优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CNTs抗拉强度达到50200GPa,是钢的100倍,密度却只有钢的1/6,至少比常规石墨纤维高一个数量级;它的弹性模量可达1TPa,与金刚石的弹性模量相当,约为钢的5倍。碳纳米管是目前可制备出的具有最高比强度的材料。 导电聚合物:导电聚合物以导电高分子为基材的透明导电膜,现阶段PEDO

10、T代表性产品为德国Heraeus的CleviosTM及AGFAOrgaconTM,其所形成之透明导电膜特性为透光度约87%、面电阻300/。,几种新材料对比,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三、不断创新的应用开发,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预测,2014年全球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Ultramobile与手机等装置的总出货量将达24亿台,较2013年成长约4.2%。其中,手机销售量可望达到19亿支,智能型手机将于2018年占全球手机销售量约88%。除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部分的NB对于触摸屏的使用已经形成规模化,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数字标牌等成为未来触控市场重要的应用领域:,三、不

11、断创新的应用开发,(一)车载显示 8000万辆,这是2013年全球新增汽车的数量。车载触摸应用正好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机会。 车载应用不同于以往任何触摸的应用,车载触摸屏要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长的工作寿命。 作为大宗耐用品,汽车的使用寿命通常在10年以上,甚至达到20年,车载触摸屏应具有相当的可靠的工作寿命。,三、不断创新的应用开发,(二)可穿戴设备 穿戴式装置种类繁多,总的分为三大类:智能手表、配戴式追踪装置与头戴式装置。这类产品在2013年开始起飞,市场成长动能逐渐拉升。,根据IDC统计指出,2014年全球穿戴式装置出货将达1920万台,较去年成长3倍多,预计到2018年将成长到1.12亿台

12、,年复合成长率更是高达78.4%。,纳米银线技术龙头Cambrios今年将全力抢攻穿戴市场,包括手环与手表;触控厂商Jtouch、胜华科技和Truly Optoelectronics 转向可穿戴领域。与此同时,列举厂商的1.6大小英寸产品订单正在增加。,三、不断创新的应用开发,(三)数字标牌 在当下,数字标牌市场的热门焦点就是互动应用,成为互动营销的重要工具。目前互动触摸在数字标牌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既定的规则可循,涉身其中的厂商都是摸索前行,触控厂商自然也不例外。基于此,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触控厂商而言,数字标牌领域将是重要的行业应用,对于该市场的关注与投入,仅仅是新兴行业应用的开拓

13、。,三、不断创新的应用开发,(四)传统中小尺寸应用增长 未来5年内,智能移动终端主要还是以手机和平板为主; 相比2013年,智能手机和平板还有近80%的市场成长空间。,2013年,中国大陆全年电容触摸屏产量约为7.8亿片,出货约7.4亿片。其中,手机应用约5.4亿片,手机厂装机出货约5.1亿片,库存约3000万片;平板应用约1亿片,平板装机出货约9500万片,库存约500万片。出货售后维修市场约1亿片基本上全部装机出货。,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四、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近几年来,全球触控技术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在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经历了技术转型,提高了技术能力和量产的能力,与之相关配套产业

14、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直追全球一线大厂。大陆触控产品产能的迅速发展给全球触控厂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国台湾厂商的技术优势不再明显,韩国政府和厂商意识到在触控领域不占优势,放言要重整旗鼓,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产业地位。日本意欲守住高端产品和关键材料的防线。,全球五地掌控触控产业链话语权, 各自主要特点: 韩国厂商技术相对领先 日本厂商上游材料有优势 美国上游关键材料(玻璃、IC)等保持领先 中国台湾量产能力最强 中国大陆依托庞大市场迅猛崛起,四、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 一)政府提升韩国触控产业实力 韩国计划将其于全球触控面板市占率自2012年10%提升至2015年的25%及2020年的35%,四日益激烈

15、的区域竞争,(二)日本企业核心材料保持优势,日本触控面板相关供应商,包括 表面玻璃、ITO玻璃、ITO薄膜等等,大 多位于中部地区。 触控面板模组全贴合(optical bonding)所使用的固态(OCA)或是液态光学胶(OCR)也是日本开发的强项。,四、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三)美国企业在触控产业的地位 美国在触控产业也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康宁玻璃(基板、盖板)。 触控IC 纳米银线(纳米银线导电膜技术 领先厂商为美国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restream) 应用开发,四、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四)台湾触控业者积极调整战略 2013年初,台

16、湾经济部工业局长沈荣津近日在宸鸿旗下玻璃化学强化厂大鸿先进科技动土典礼表示,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带动触控需求,触控面板已是政府鼓励的重点产业。,四、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五)中国大陆触控产业迅猛崛起 2013年,我国大陆手机用触控面板的出货量将超过5亿片,占全球整体手机用触控面板出货量的40.5%左右,占大陆触控面板出货总量的85.4%左右。此消彼涨,全球触控面板产业版图正逐渐改写。 欧菲光2013年毛利率维持在16.34%。(TPK宸鸿毛利率13.2%),大陆企业竞争力在提升。 整合加速:2013年6月份,上游触控功能器件厂商长信科技4.01亿元收购赣州德普特;8月,经营业绩下滑明显的星星科技以逾8亿元并购深越光电100%股权; 9月,新亚制程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平波电子100%股权; 10月,联合化工公告江西合力泰借壳上市方案; 11月,台湾牧东光电旗下苏州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将出售给山东精密。 上市公司融资忙:莱宝高科完成17.5亿再融资;欧菲光也在年初完成14.53亿元融资之后,今年10月再推40亿元定增方案;5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