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5477374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污染与水资源治理,141110038 数学系桂贤进,目录,1,2,水污染的根源,3,水污染控制的发展态势,4,中国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我国水污染现状,一.我国水污染现状,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根据我国环保局的有关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并呈不断扩大趋势,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同时,根据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来看,大型淡水湖泊中,太湖已经完全富营养状态,滇池富营养化也越来越严重,巢湖营养状态指数有所下降,但还是处于富营养状态;洞庭湖、洪泽湖水质较差;白洋淀污染较重。,太湖的水污染,一.我国水污染现状,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2、,局部地区的部分指标超标,污染问题每况愈下。由于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缝和海水入侵等地质问题,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东海污染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质还较好,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二.水污染的根源,2.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 2.2农业方面引起的水污染 2.3 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2.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主要源头之一,近20年来,虽然我们对工业废水加强加大了处理,但污水的排放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2亿吨,是整个工业排放量的14.5%。

3、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3项指标都很低,所以,导致农村的水环境也不断恶化。 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是形成污染的关键,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对空气、地下水、河流等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地下,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2.2农业方面引起的水污染,随着我国的水污染情况不断恶化,农业面源的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对土壤和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都是不小的污染危害。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肥料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壤板结

4、、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中的养分容易流失,最后污染了地下水。农药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2.3 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我国人口多,居民的生活垃圾量大,据统计,4亿多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1kg垃圾;10亿多农村人,每人每天产生0.55kg垃圾,一天就能产生9亿L生活垃圾。由于生活垃圾的再利用率低,大部分垃圾只有堆在土地上,不仅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还会产生各种病菌,这些病菌会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导致环境污染,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城市生活污水,三.水污染控制的发展态势,3.1面临问题日趋复杂, 研究内容不断深化 3.2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广泛应用 3.3高新技术

5、融入水污染控制领域, 水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3.4服务领域不断扩展 3.5系统科学方法成为学科的重要方法论,3.1面临问题日趋复杂, 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由于水源污染, 水中复杂的污染物质, 成为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与水有关城市安全问题, 也是城市水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包括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城市水消防工程和城市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立维护生态安全和水质安全的水源保障体系, 对城市水源地、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控制与安全防护和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应受到进, 一步的重视。,3.4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过去,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主要服务于3个领域, 即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工业给排水。按照社

6、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及学科向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 改善水质为核心内容,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方向发展趋势,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服务的领域已经扩展到水的社会循环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包括消防系统、中水处理和利用工程, 以及水景工程和工业给排水、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节水技术等, 这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状况, 也是对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3.2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广泛应用,综观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 显著的特点是以生物技术、膜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主导了水和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生物处理是水和废水

7、处理领域发展最快, 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生物处理在脱氮除磷方面具有技术经济优势, 此外, 在受污染源水的预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处理, 包括铬、福、砷等重金属的转化和无害化处理, 在磷、硫、等原料的回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在新技术新工艺迅速发展的同时, 新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滤膜和锐铁型丁纳米微粒光催化剂、采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等。这些药剂不仅有良好的絮凝作用而且还有缓蚀、阻垢、杀菌等作用。新型多孔轻质过滤材料、高效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大、附着性能好的徽生物载体填料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3.3 高新技术融入水污染控制

8、领域, 水工业体系逐渐形成,现代水污染控制工程已由传统的土木工程主导型,向设备型和设备集成型转变。设备在整个工程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加大, 设备集成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带动了水工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融入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施的设备化、集成化, 运行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 检测手段的仪表化、实时化和工程设计的模型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影响。,3.5系统科学方法成为学科的重要方法论,水资源的可

9、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要从宏观和整体出发,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规划、管理、经济、法律等手段与工程技术措施结合起来, 将流域水资源配工、节约用水措施, 合理的水价机制与水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结合起来, 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城市水系统, 应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回用与城市水环境质改善和景观建设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规划、统盘考虑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应将水源水质保护、水质预处理、净水厂内的常规和强化处理与输配水过程的水质保证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实施在污水处理厂内部, 将污水处理与污泥的减化、污泥浓缩上清液的有效利用综合在一起进行设计考虑。总之, 系统分析、综合和

10、优化的方法, 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方法论。,四.中国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 4.2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4.3提高利用率,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 4.4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4.1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进行水污染控制,要注意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各行业进行污染监督,预防新的污染产生,贯彻“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明确责任主体,积极应对污染的发生,及时找到责任人,加快速度处理污染源。加强对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重要建设政策的评价,防患于未然,对危害环境的策略不予以通过

11、,不进行危害环境与资源的项目建设。通过科学的评估,积极监督水污染的发生,科学开焊治理活动,加强国家的生态保护。,4.2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要预防污染,首先要对工业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在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制定上面,由单一的浓度和污染指标的控制转向污染总量控制和各项污染指标严格控制相结合。由于我国的工业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但还是不能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来进行,而是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4.3 提高利用率,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由于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国家或地方管理机构负责建

12、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制定一项长期规划,该传统的水供给管理模式为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模式,对水资源的使用要加以限定,制定许可证制度等,再次,我们应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技术,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节约用水。,4.4 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城市的废水要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循环利用,在缺水地区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废水拿来开展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缓解水资源的矛盾。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发展之本。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应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

13、厂建设步伐,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水污染控制阳治理。要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水质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引进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防止出现部分处理建筑物和设备闲置的问题,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程。,污水处理器,处理措施:团结协作,科学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资源保护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两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应各司其职,各用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我国水资源现状是严峻的,不仅人均用水短缺,而且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珍惜用水,人人有责。,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