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经营决策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7699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93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期经营决策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短期经营决策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短期经营决策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短期经营决策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短期经营决策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期经营决策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期经营决策概论(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会计,主讲教师:李勇,数学与财经学院,2,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 短期经营决策概述 第二节 经营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3,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和分类,一、决策的意义 所谓决策,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二、决策的分类 (一)按照决策所涉及的时间长短,决策可以区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二)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三)按照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或根据决策项目之间关系的不同,决策可以区分为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优化组合方案决策。,4,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2、主要涉及一年以内的有关经营活动、并只对短期的收支和盈亏产生影响的决策类型,具体如生产决策、营销决策、定价决策等。 长期决策,又称资本支出决策、生产能力决策或投资决策,是短期决策的对称。它一般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并对企业较长期间的收支和盈亏产生影响,如固定资产的购置、改扩建、更新、新产品开发等。,5,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战略决策通常是指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大政方针的全局性重大决策。 战术决策通常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战略决策目标,为日常的经营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局部性决策。,6,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 和优化组合方案决策,独立方案决策 所谓独立方案决策,是指方案相对独立存在,不受其他方案影

3、响的决策类型。独立方案决策只需要考虑方案本身的可行性即可,而不需要进行方案间的选优。是否接受特殊定货的决策就属于独立方案决策。,7,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 和优化组合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 所谓互斥方案是指多个互相排斥,不能同时并存的投资方案。进行互斥方案决策就是在确定各个备选方案已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再利用决策方法比较方案间的优劣,进而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租赁或举债购买的决策就属于互斥方案决策。 优化组合方案决策 所谓优化组合方案决策,是指涉及的若干方案可以同时进行,但在条件约束下,需要考虑方案间的优化组合以实现企业效益最优的决策。如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生产不同产品的组合决策就属

4、于该决策类型。,8,第二节 经营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一、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差量分析法 (二)边际贡献分析法 (三)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二、风险性决策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 (一)决策树法 (二)决策表法 三、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 (一)小中取大决策法 (二)大中取小决策法 (三)大中取大决策分析法,10,一、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差量分析法,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叫差量分析法。 差量收入,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入之间的数量差异。 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之间

5、的数量差异。 差量损益,是指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之间的数量差异。,11,差量损益实际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益之间的数量差异。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即为差量收益),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如果差量损益为负(即为差量损失),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12,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在运用边际贡献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择优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一、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13,(2)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

6、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减专属成本后的余额),然后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 (3)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通过计算、比较各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额,来正确进行择优决策;,一、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14,(4)决策中不能只根据单位边际贡献额的大小来择优决策,而应该选择边际贡献总额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的方案。 边际贡献分析法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收益型)方案的择优决策,尤其适用于多个方案的择优决策。,一、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15,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

7、贡献-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贡献-专属成本-共同成本=利润 剩余边际贡献-共同成本=利润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某资源耗用量,16,成本无差别点是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 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的方法,称为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一、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17,二、风险性决策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风险型决策是在每个备选方案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决策者虽不能肯定将来出现何种状态,但能计算或估计出自然状态概率及相应损益值的条件下所进

8、行的决策。,18,风险性决策程序,1、收集与决策有 关的情报资料, 拟定所需决策方案;,2、调查并找出决策 所面临的自然状态, 计算或估计出各 自然状态概率 ;,3、计算每一决策 方案在各自然状 态下相应损益值;,4、综合考虑期望损益 及风险水平,进行比 较择优。,19,风险型决策方法之决策树法,决策树法是指通过绘制决策树辅助决策的方法。,收集分 析资料,绘制 决策树,计算损益 期望值,比较 择优,20,例6-1,某厂计划开发一种新产品,它的经济寿命预期为5年。如果建大厂需要投资2000万元,建小厂需要投资1000万元。预计将来各种市场需求出现的概率及5年内每年的净现金收益如表下所示,试用决策

9、树法分析是建大厂还是建小厂合算。,21,决策树图, 决策点、方案枝, 机会点、概率枝, 决策终点,22,如上图,,机会点处的期望值为: 10000.4十5000.4十(-200)0.252000800(万元) 机会点处的期望值为: (4000.4十4000.4十4000.2)51000 1000(万元) 比较两个机会点的期望值,处的期望值大,应保留,建大厂的方案枝应剪掉。可见,决策结果是建小厂,从期望现金净收益来看,建小厂比建大厂5年多获利200万元。,23,决策表法是指通过决策利润表选择方案的方法。决策利润表包括决策方案、自然状态、状态概率和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能够实现的损益值。 例6-2 某

10、公司准备开发新产品甲或新产品乙,有关资料如下: 甲产品 乙产品 销售单价(元件) 30 28.50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26.8 25.60 固定成本(元) 24000 24000,风险型决策方法之决策表法,24,销售量是一随机变量,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其预测数如下表所示。试用决策表法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销售量概率分布表,25,根据上述资料可编制决策利润表(一),决策利润表(一),开发新产品甲比开发新产品乙合算,从期望值看可多获利8840万元,26,如果获利水平相当,可比较备选方案的风险程度。 如投资方案甲、乙的有关资料及决策利润表(二)如下:,决策利润表(二),甲、乙两方案的期望收

11、益水平相同,但方案乙的风险较大,故应选择方案甲。,27,如果获利水平和风险程度均不相等,那么,方案的取舍将依赖于决策者的性格特征、冒险精神等,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决策结果。主要依据求标准离差率的方法(标准离差/期望值),标准离差率低,风险小。,28,三、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完全不确定型生产决策是指存在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状态,不同备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已确定,但各自状态发生与否及其发生的概率不能事先确定的决策。,29,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 小中取大决策法 大中取小决策法 大中取大决策法,30,例6-3,假设某公司在计划期决定开发一种新产品,根据市场调

12、查,提出A、B、C三种生产方案,各方案在不同销售情况下的预计利润如下表所示,要求选择哪种生产方案。,预计利润 单位:万元,31,小中取大决策法,具体做法: 首先从每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小的收益值; 其次从最小的收益值中选择出最大值作为决策的依据。,预计利润 单位:万元,44,49,41,32,大中取小决策法,具体做法: 首先按上式计算出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 其次选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再次比较不同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从中选取最小者为最优方案。,33,后悔值计算分析表,单位:万元,某方案在某状态下的后悔值 该自然状态下的最优决策方案的收益值 该自然状态下其他某决策方案的收益值,18,10

13、,8,34,大中取大决策分析法,具体做法: 首先是每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大的收益值; 其次从最大的收益值中选择出最大值作为决策的依据。,预计利润 单位:万元,90,98,108,35,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 产品品种决策 产品数量决策 产品生产工艺决策 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 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亏损产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36,一、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首先,要进行产品寿命周期的分析和预测,适时开发新产品。 其次,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根据市场需求调查和预测的结果,测算新产品投产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为获得一定目标利润应该达到的销售量,以做出

14、新产品应否投产的决策。,37,例6-4:某企业拟投产一种新产品,预计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8元,预计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全年发生固定成本为10000元,假定企业要求通过这种新产品的投产,至少为企业提供18000元的利润。 要求:对是否投产该新产品进行决策。,本-量-利分析法,38,题解:,(1)这种新产品投产后的盈亏分界点销售量为: 10000(86)5000(件) 说明该产品的销售量至少要达到5000件才能保本。否则,企业不仅不能获利,反而会发生亏损。 (2)新产品投产后,为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1000018000)(86)14000(件) 上述计算表明,是否投产该产品,关键在于它是

15、否具有广阔的销路。只有该产品的销售量可以达到14000件以上,其投产才有意义,否则,就不宜投产了。,39,二、产品品种决策,单一资源约束条件,例6-5:大华公司现有50000机器工时的生产能力,根据企业技术能力及其他原因,拟从甲、乙两种产品中选取一种,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见下表:,产品的有关资料,边际贡献分析法,40,题解(一),计算分析表,生产甲产品所获得的边际贡献总额(162500元)大于生产乙产品方案所能获取的边际贡献总额(150000元),故选择生产甲产品。,41,甲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 =(55-42)/4=3.25(元/小时) 乙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 =(78-63)/5=3(元/小时) 由于甲产品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大于乙产品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所以应生产甲产品。,题解(二),42,多种资源约束条件 例6-6:J公司生产两种齿轮: X 和 Y ,单位边际贡献分别为25元和10元。假设每种齿轮都要用一种特殊的机器开槽。 该公司有8台这种机器,每年可提供 40,000 机器工时 。 X齿轮和Y齿轮单位产品所需机器工时分别为 2 小时和0.5 小时。经过调查,市场对X齿轮和Y齿轮的最大的需求量分别为15,000 单位和40,000 单位。 请问:应如何进行产品组合?,线性规划法,43,题解:,Max. Z = $25X + $10Y,44,如果公司只生产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