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概论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75711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6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戏剧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戏剧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戏剧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戏剧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剧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概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戏剧概论重点知识脉络1、幕Drama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之一,以大幕的开阖为标志划分幕次。(1)戏剧演出的数量(2)drama的基本结构单位之一,以场上人物变动为标志来划分幕次,有人物变动,即进入下一场,又称场面,每本戏剧实际由编剧来人为划分场次。(3)在分幕式戏剧中,场往往是幕之下的次级结构单位。(4)中国传统戏曲实质上也是分场式戏剧场面:严格意义上的场,是最小的戏剧情节构成单元2、台词对白:即对话,二人以上的对谈独白:人物大段的内心倾诉旁白演员跳出角色直接与观众说话、沟通。传统戏曲中的“背躬”3、编剧层面故事:一部戏剧中提供的全部信息量的总和,可梳理为一个时间序列情节:戏剧直接向观众展示的那部

2、分故事,从戏剧开端直至结束。镜框式舞台(Proscenium Arch)是剧场结构的一种,一般是指在观众席与舞台台口建有拱形结构、将观众区与表演区分隔开的一种盒型式封闭舞台。舞台是内嵌式的。观众透过镜框似的台口,观看舞台上的演出,故名之。舞台台口的一方在舞台上看来就仿佛成为了“第四面墙”,此墙对观众而言是透明的,但对演员来说则是不透明的,致使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观众席的现实存有一段相当距离。中国式小舞台:没有大幕,装置简单,道具少,比较简陋适合业余演出。中国戏剧很少有绘景,伸出式舞台。舞台向观众厅伸出,主要表演区在观众席内,观众席三面环绕舞台。小剧场: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

3、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主要上演先锋戏剧和实验戏剧用,演出场所面积较小,形式活泼,投资灵活,土壤肥沃。一般容纳500人以下。4、仪式与戏剧的混合戏剧诞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表演区和观众区分开且相对稳定观众认可演员是在假扮即承认并尊重舞台假定性第一讲(一)、Theater:剧场,源于古希腊语中的theatron。泛指剧团、剧团成员和剧目等。1、剧场如古希腊圆形剧场,指戏剧演出场所,是theater的硬件部分。古希腊圆形剧场是欧洲最早的固定演剧场所。可容纳观众近2万人。 古罗马剧场、伊丽莎白时的剧场、18、19世纪豪华的镜框式舞台。2、剧团演出团体,包括剧团中所有演职人员

4、,甚至包括上演的剧目。现代的剧团一般由几十至几百人组成。3、戏剧行业:指作为一种职业的戏剧,演员扮演角色是其鲜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技术环节。制作:确保必需的人员、空间和资金,监督管理演出和宣传,应对处理法律事务,分配收入所得。导演:控制和发展艺术产品,赋予其统一的构思,协调各个部分,主导排练。表演:演员扮演角色设计:设计师规划整个视听元素,包括布景、道具、服装、假发、化妆、灯光、音响、节目单、广告、演出场所的总体氛围等。建造:木匠、裁缝、假发师、电工、化妆师、录音师、音响师、绘景师等将设计师的构思变为现实,完整演出所需硬件。舞台工作:舞台工作人员根据事先排练的程序,控制灯光、音响和布景的转

5、换,照管道具、服装等的分派、洗烫、修补等。舞台监督:负责监督整出戏的每场演出剧场管理:负责观众入场、就座和提供舒适的环境编剧:编写剧本,完成后一般不再参与戏剧工作的后续环节(二):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1、扮演、演员和角色的关系:面具(物质性和象征性的区分)、演员和群众的关系:狄德罗所谓“演员的悖论”当演员的演技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时,生活在我们面前的时他/她扮演的角色,即面具,而演员本人的生命是不存在的。2、戏剧的表演模式:再现派和表现派表现派的模式类似于独角喜剧演员或夜总会的表演模式,常采用独白、旁白、直白、戏中戏、谢幕等。布莱希特戏剧是表现派表演方式的重要代表。再现派是正剧常采用的表演模式,它

6、使戏剧更“剧情化”而不是简单的“剧场化”。看再现派的表演,观众觉得舞台上的行为与他们是否在场并没关系。表演相对“客观”,强调舞台幻觉的营造,以移情手段来吸引观众的参与。再现派的极端表现即自然主义戏剧,尽量模仿生活原貌。观众“相信”的时台上的戏,暂时忘记了戏中的人物角色其实是演员扮演的,忘记了台上看似自发的事件其实是照本搬演。3、戏剧化dramatic和剧场化theatricalTheatre的含义比较宽泛,意指各种戏剧成分的总和,如建筑、布景、表演等;drama则相对较窄,主要是在剧场里演出的剧目,即“软件”部分。由drama衍生出的词,如dramatic和dramaturgy(剧作法)常用于

7、戏剧的言辞方面,theatrical则指戏剧的视觉方面和造成的效果。第二讲:剧本一、分类1、按照剧本长度划分多幕剧:2-4小时,大致代表下午场或夜场的演出长度。独幕剧:1小时左右。甚至有十分钟戏剧,几出合演一场。中国传统剧目有长的出奇的,一演就是一天。印度舞剧演一个通宵。戏剧演出并没有绝对的长度规定。2、按照体裁划分悲剧:tragedy,严格意义上指古希腊悲剧,发端于酒神祭祀活动。总是把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问题当作主题。悲剧中的主要人物,通常称为主角,都是一些享有崇高地位的人。在剧中,他们会遭遇到命运的衰变、陷入苦难,甚至走向死亡。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悲剧主角在苦难中幡然悔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8、或罪过,以及随之而来的命运逆转。所有这些都是悲剧不可少的因素。悲剧的作用就在于主角的醒悟及命运的突转,这一切可以唤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并最终使观众的这些情感得到宣泄和净化。悲剧中的主人公始终是悲剧事件的领头人,在剧情发展中起到领航的作用,随着情节展开,他们逐渐认清真相,将观众的情感和思索裹挟进来。悲剧中的主角与反角反向互补,构成悲剧的根本冲突和人物争斗。主角反抗的往往是超自然的力量,或人类社会最严酷的现实。主角也被成为英雄或悲剧英雄。戏剧情境高于生活。喜剧:comedy,发端于古希腊的乡村狂欢娱乐活动。最早的作家是阿里斯托芬,他为喜剧提供了原始范型,如时政话题,滑稽的形体表演,诙谐对话甚至调笑

9、色情等。喜剧更容易综合其他舞台艺术,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喜剧的情境一般均为社会生活,探讨严肃的社会问题或人性的弱点等,题材多世俗化,富教于乐,故 贺拉斯有“甜蜜的教诲”的说法。喜剧的角色多类型化,更依赖演员现场表演,对剧本的态度较为洒脱。历史剧:history play,是编辑们整理出版莎士比亚戏剧时发明的新词。历史剧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类别,它特指那些历史题材正剧以真实的人物或事件为背景,直接或间接反映历史史实,风格接近悲剧或正剧。悲喜劇:tragicomedy,被称为“结局美满的悲剧”,没有悲剧那样沉重的结局,往往经历曲折后圆满收尾。黑色幽默剧:dark comedy,与悲喜剧恰好相反,情节

10、滑稽,结局却让观众不安。情节剧:melodrama,看似主题严肃,实则相对轻松,重视舞台效果,情节充满悬念,善恶冲突鲜明。 闹剧,farce,缺乏戏剧的道德教诲,纯以逗乐取胜。形态上极度夸张与变形,追求极端喧闹嬉笑的剧场效果;情节和情境往往有悖常理,人物往往是漫画式的,多是肤浅的玩笑故事,剧作家只抱戏謔态度而不掺杂其他情感。纪实剧(文献剧)documentary,以真人真事为背景,刻画真实事件,如曹路生编剧的弘一法师。二、剧本构成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六要素的说法:情节、品格(性格)思想、语言、唱段(音乐)、场景(形象)。1、情节:戏剧中,直接向观众展示的行动,与故事不同。剧情必须符合逻辑,故事只

11、是时间序列。2、品格:又译为性格,指人物品格是否严肃,崇高。由此可将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3、语言:主要指对白部分,包括语言的音调、修辞、节奏等,古希腊悲剧均属诗剧。另一类戏剧如契诃夫的作品,以含糊不清的语言著称。4、唱段(音乐):合唱队及有音乐伴奏的部分唱段。现代戏剧也广泛采用音乐,达到抒情或营造特定情景的效果。5、场景(形象):指戏剧诉诸视觉的部分,如道具、服装等。这是戏剧区别于文学的重要特征,由扮演带来的后果。6、思想:指人物说白中流露的想法,这是文学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戏剧成分之一。7、程式:可以再加上戏剧程式一条,指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的“谅解备忘录”。默认某些做法的特定涵义。(昆曲、

12、借鉴动作、释义性动作)三、上演中的剧本戏剧按照故事进展,可将剧情划分为前戏,正戏和后戏三部分。1、观众环节:集合观众,吸引观众到剧场来。2、戏剧开端:精心设计的对话,通常由小人物引出下文,也有其他形式,如唱歌,朗诵,或致辞(副末等)3、戏剧冲突:冲突事件,激发事件,人物之间的冲突,或自我冲突。4、高潮:冲突的必然结果,有人认为catharsis即高潮。编剧/导演要明确高潮在哪,一个戏 只能有一个高潮。5、结局:尾声、结语。6、谢幕 :始于古罗马越重要的演员越最后出场芭蕾歌剧等是指挥最后出场,由女主引领,可以使观众看到戏剧舞台的变换。第三讲一、体验与表现1、表现派:认为表演就是演员表现给观众看,

13、需要展示演员的特长,着重外部塑造,比较重视外形和演技。2、体验派:method acting,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认为演员需要发自内心,要刻画人物的情感。注重演员的面部表情,要求演员写角色小传。二、演员的养成1、演员的基本功身体训练:包括嗓音和台词训练及形体训练心理训练:训练演员的想象力,包括a、将剧场中的模拟场景想象成真实情境,并将真实感传达给观众。b、想象自己置身于剧本创造的角色关系中。c、演员不仅需要在观众面前表演角色,还需要超越一般角色。d、演员修炼养成的艺术素养,既可以使其表演是传统可以接受的,同时又可以确保展现灵活的艺术表现力。2、演员的工作面试、audition 舞台演员经常需

14、要面试,通常由导演、副导演或制片人来挑选演员,演员一般均有展示自己的段子,或者是一段太细,或者是诗歌朗诵面试必须找到适合自身风格的段子来表演,最好这些板子与剧作风格及导演要寻找的角色比较相似,表演段子应尽量简短。排练,一般需要几周,大型戏剧或实验剧目需要最多十周,轮演剧目通常需要一周,美国大部分专业制作需要3-5周,往往先经过预演或试演。演员必须研究剧本和角色,深究剧本的潜台词,为角色写小传,了解其理想动机等,导演也会组织讨论。演员必须牢记台词,舞台调度及表演动作,随时应对导演做出的调整。演出,职业演员有时需要连续一年演出,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理性平静的心态。第四讲:剧作家与创作一、剧作家

15、的性质1、剧作家的边缘化,剧作家与导演分工2、剧作家的独特性,既是独立创作,又是集体创作的起点,必须熟悉剧场演员和观众。二:剧作家的养成1、专业学院2、实验剧团、工作坊、小型业余剧团等3、戏剧节如大学生戏剧节4、戏剧协会如纽约戏剧交流组织三:戏剧创作的文学性与非文学性1、剧作家与小说家和诗人的创作特点不同,剧作家除熟悉剧本结构外,还需要熟悉舞台特性。2、戏剧是集体创作的产品,现代小说和诗歌则是个人创作成果3、剧本中有大量的非文学成分,尤其喜剧和闹剧中。4、剧本并非戏剧创作的最终产品,它只是演出的蓝本或者文字记录。5、剧本的核心是行动和事件,文学作品则不一定。第五讲 舞台美术一、戏剧是视听的综合艺术亚里士多德所谓形象,又译 (戏景,景观) 戏剧必须有扮演。舞台美术:建筑、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效:特技效果、电脑技术二、剧场建筑1、舞台的四种模式镜框式:观众与演员隔离,布景包围演员面积很大、旋转台、推布景、有台框、台框前月池、观众离台很远。伸出式:演员被群众包围,布景与演员隔离竞技场式:观众环绕演员黑匣子:适合实验戏剧 详解:伸出式:和镜框式舞台完全相反,观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