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总结-知识点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7351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cna总结-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cna总结-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cna总结-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ccna总结-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ccna总结-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cna总结-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na总结-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 thinkmo 新盟教育 CCNA 学习总结-原理篇 第一部分:OSI 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是一个开放式的七层模型, 上三层称之为高层, 下四层称之为低层。它只是一个参考模型,用来将互联网络进行层次划分,方便各厂商根据 各层标准制定设备。 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OSI 模型中的第七层,主要负责确定通信伙伴,为特性的应用 程序提供功能。典型的 TCP/IP 应用包括:文件传输协议 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F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自举协议 BOOTP、动态主机

2、配置协议 DHCP。 Presencation Layer:表示层,OSI 模型中第六层,主要负责完成各种不同的数据、视频、语 音、图像的格式与传输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来提供通信服务。该层的标准有文本ACS、 图像TIFF、JPEG、GIF、PICT、声音MIDI 等。 Session Layer:会话层,OSI 模型中第五层,主要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设 备或主机之间的会话。该层的协议有:网络文件系统 NFS、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远程过 程调用 RPC、X Windows 系统、Apptalk 会话协议 ASP、DNA 会话控制协议 SCP。 Transport Layer:传

3、输层,OSI 模型中第四层,数据格式为段,主要负责端到端的可靠与不 可靠的数据传输,包括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TCP 提供可靠地数据传输,UDP 提供不可靠 地数据传输,像 TFTP、SNMP、NFS、DNS、RIP 都是用 UDP 协议提供不可靠传输。 Network Layer:网络层,OSI 模型中第三层,数据格式为分组(包),主要负责两个端系统之 间提供连通性和路径选择,两端系统可能处于不同网络上。网络层协议包括:Internet 协议 IP、Novell 的互联网分组交换 IPX、地址解析协议 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 ICMP。 Data-l

4、ink Layer:数据链路层,OSI 模型中第二层,数据格式为帧,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 提供可靠地数据传输,它主要关心物理寻址、网络拓扑结构、线路规范、错误通知、有序帧 传输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以太网、IEEE 802.3、令牌环、IEEE 802.5、HDLC、 PPP。 Physical Layer:物理层,OSI 模型中的最底层,数据格式为比特,通过在终端之间激活、 保 持、释放物理链路,该层定义了电气、机械、程序和功能规范。该层标准包括:10BaseT、 V.35、RS-232。 天津 thinkmo 新盟教育 第二部分:桥接和交换 传统的集线器共享一个冲突域, 使用带有

5、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机制, 但仍然造成带 低带宽、 高冲突的网络环境。 为了减少网络拥堵的一个方法就是尽可能的使用交换机来替代 集线器。交换机每个物理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但他们所有端口处于一个广播域,交换机每 个端口独享专有带宽,进而大大增加了其转发速度。 全双工/半双工 全双工:在同一时刻既可以发送也可以接收数据,全双工方式使六安路吞吐量增加一倍, 在 一条全双工的连接上不会发生冲突,因为冲突与内只有两台设备。 半双工:在同一时刻要么发送、要么接收数据,一旦出现即发送又接收,就会产生冲突。 连 接到集线器的主机必须采用半双工的工作方式,因为他们必须能够检测何时发生了冲突。 两种主要的交

6、换方式:贯穿式,储存转发式 储存转发式交换在交换机内讲一个以太网帧从另外一个端口发送出去之前复制全部的帧到 缓冲区,把真校验序列 FCS 与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如果匹配再转发出去,否则丢弃。 贯穿式分为快速转发方式和无碎片转发方式, 快速转发方式在读取到帧的目的地址后就查找 MAC 表,立即从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无碎片转发方式比快速转发慢,比储存转发快,它 在接收帧的 64 字节口再开始转发, 因为冲突帧应该在帧的前 64 字节, 它在转发前去掉了这 部分冲突。思科交换机默认的转发方式就是无碎片式。 Vlan Vlan 可以分离广播域,可以把一个 vlan 视作一个子网,vlan 技术的引

7、入,抑制的广播风暴 的产生,它将若干子网在逻辑上隔离开,避开不必要的 ARP 请求,以减少网络带宽和主机 处理周期,总之 vlan 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组网更加灵活、安全。 Vlan 干道协议:ISL、802.1Q ISL:思科专有的交换机间链路协议,ISL 将一个新的 ISL 头标封装在数据帧的头部 802.1Q:IEEE 的标准方法,它在以太网帧中插入标签 Vlan 中继协议:VTP Vtp 的产生主要为了解决在 vlan 交换式网络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减少 vlan 配置工作量。 VTP 三种模式:server、client、transparent。VTP 分为两个版本,版本 2 支持令牌环

8、。 天津 thinkmo 新盟教育 服务器模式:发送、转发 VTP 通告,与其他交换机同步 vlan 信息,可以增加、删除、修改 vlan 信息,vlan 配置保存在 NVRAM。 客户模式:发送、转发 VTP 通告,与其他交换机同步 vlan 信息,不能创建、修改、删除 vlan 信息,配置不保存到 NVRAM。 透明模式:只转发 VTP 通告,不与其他交换机同步 vlan 信息,可以创建、删除、修改 vlan 信息,vlan 配置保存到 NVRAM。 STP:为了实现交换网络的冗余设计,防止环路的产生,STP 协议由此运作开来 。通过在 逻辑上阻塞某些端口,构建一个无环路网络。 STP 的

9、运行需要选举一个根桥,根桥上所有端口为指定端口,非根桥会选举一个根端口, 该 端口是到达根桥的最低成本路径。STP 根桥的选举考虑 BID:优先级和网桥的 MAC 地址, 有着最低 BID 的网桥会被选举成为根桥。 STP 的端口状态:LSN、LRN、FWD、BLK、Disabled。非根桥根端口的选举根据路径成本 来判定,具有成本最低的端口将被选举程根端口。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的端口类型和 STP 不同,分为:根端口、指定端口、替换端口、备份端口、禁止端口。 第三部分:被路由协议 IP 常用 IP 地址分为三大类: A、 B、 C。 其中 A 类地址有 126 个网络数,

10、每个网络能容纳 16777216 个主机,B 类地址有 16384 个网络,每个网络能容纳 65535 个主机,C 类地址有 2097152 个 网络,每个网络能容纳 254 个主机。 私有地址 A:10.0.0.0-10.255.255.255/8 B:172.16.0.0-172.16.255.255/16 C:192.168.0.0-192.168.255.255/24 子网划分 为了创建子网结构, 必须通过从主机位进行借出比特, 将主机比特位重新分配成网络比特位。 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的方法通常不止一种, 划分子网的方法也不例外, 本篇介绍一种方法仅供 参考。 天津 thinkmo 新盟教

11、育 首先我们要确定你所设置的新的子网掩码将产生多少个子网?应该是 2 的 X 次方-2, 其中 X 表示掩码的二进制位数,切记,是掩码的二进制的位数!-2 是去掉全 0 和全 1。 其次,我们要知道每个子网有多少个主机?应该是 2 的 X 次方-2,其中 X 代表主机的 2 进 制位数,-2 是去掉全 0 全 1。 然后确定有效子网间隔是什么?256-新的 10 进制子网掩码、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下一个 子网号-1、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地址,子网号+1 到下一个子网号-2 综合一个例子,假如需要将 192.168.1.0/24 原 C 类网络划分成 30 个子网 首先确定向主机位借出多少比特位才

12、够 30 个子网,发现 2 的 5 次方-2=30,那么就确定了需 要向主机位借出 5 个比特位,新的子网掩码就是 255.255.255.248,每个子网的主机数 2 的 3(8-5)次方-2=6,有效子网间隔 256-248=8 那么 192.168.1.8 就是有效地子网间隔。 十进制、十六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表 1 :2 字节/16 比特数 215214213212211 20 32678163848192409620481 如上所述,最常见的比特分组时 8bit,构成 1 个字节。但是有些时候,一个字节能容纳的最 大值 255 不够用,这时,必须结合多个字节,可以用一个 16bi

13、t、24bit 而不是 3 个 8bit 数, 比如将一个十进制数 6783 转换成二进制,由于采用一个 8 位组不够用,那么我们就采用一 个 16 位组,根据表格可以得出 6783=0001101001111111。二进制转换十进制正好相反,将二 进制数放入表中对应的位相加得出 10 进制数。 ICMP 因特网消息控制协议,是 TCP/IP 的一个组件,解决了 IP 在发送数据中发生故障不进行通知 的局限性,ICMP 不提供错误纠正,它唯一能错的只是向 工作站报告错误。 第四部分:路由选择协议 协议就是基于多个标准的一组规则, 它确定计算机如何穿越网络进行通信。 协议描述了以下 内容: 消息

14、必须使用的格式 天津 thinkmo 新盟教育 在某个特定活动中,计算机交换消息所必须使用的方式,比如穿越网络发送消息。 被路由协议:任何在网络层地址中提供足够信息,是分组能根据寻址方案,从一台 PC 转发 到另一台 PC 的网络协议。被路由协议就是被路由选择协议路由的协议,它是被动的,它定 义了分组中字段的格式,它使用路由选择表来发转发分组,被路由协议包括:IP、IPX、 AppleTalk、Digital DECnet。 路由选择协议: 通过提供共享路由选择表信息的机制来支持被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的消息在 路由器之间传送。TCP/IP 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OSPF、IGRP、EIGR

15、P。路由器的两项 关键功能: 维护路由选择表并确保其他路由器知道网络拓扑的变化、 当分组到达一个接口时, 路由器必须是哟个路由选择表来确定向哪里发送分组。 路由选择协议度量值用于确定路由优良的值,使用各种标准组合来确定路由选择度量值, 有 跳数、带宽、延迟、可靠性、负载、成本。 RIP: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IGP,用跳数来衡量度量值,周期性的每 30 秒发送器全部路 由表给相邻的邻居路由器, 即使网络中没有更新变化发生液会周期性的发送更新, 因此收敛 速度比较慢。RIP 有两个版本 RIPv2 在 RIPv1 版本基础上进一步支持了 CIDR、VLSM、支 持 MD5、明文身份验证、使用组播

16、地址传送路由选择更新。RIP 使用水平分割、抑制定时 器、触发更新方式来防止路由选择环路,16 跳作为无穷大的能量值,认为不可达 IGRP: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IGP,思科私有路由选择协议,默认用贷款和延迟来计算度 量值,比 RIP 支持更多的跳数,故此支持更大的网络环境;EIGRP:IGRP 的增强版本,采 用 DUAL 算法, 收敛速度极快, 通过发送增量的更新, 对带宽提供高效的利用, 支持 CIDR、 VLSM,还能通过 PDM 模块,对多种网络层进行支持,如 IP、IPX、AppleTalk。EIGRP 也 使用最大跳数,其值为 224,IGRP 为 255,而 RIP 是 15。EIGRP 在 IGRP 和 EIGRP 之间共 享或重新分配的信息时自动的,只要两者使用相同的自治系统号。EIGRP 中邻居表是其最 重要的表,每台 EIGRP 路由器维护一个列出毗邻路由器的邻居表,与 OSPF 的邻居表类似。 拓扑表由自治系统中所有的 EIGRP 路由选择表构成,拓扑表包括:可行距离 FD=到每一个 目的地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