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7335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概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SM/TD/LTE/WLAN四网协同 发展思路与建议,TD利用率低,全国大部分省份利用率不到15%(2011年12月统计),GSM核心城区频率资源使用已近极限,站点新建/扩容受限,需真正发挥多网协同作用,避免业务承载过多依赖GSM,缓解GSM压力,GSM900M/1800M宏站超配、负荷过载严重,普通城区话务密度120Erl/Km2、站点密度为4站/Km2,WLAN 分流作用有限,四网协同面临挑战:2G负荷超载、3G利用率低、WLAN分流作用有限,BSC/RNC,AC/可信接入,HLR,MSC,Internet,Application Server,AAA,GGSN,GTP隧道,AP热点自动

2、发现 通知终端自动开启WLAN,WLAN承载PS自有业务,承载,WLAN 分流,GSM 900M/1800M,Macro,TD-SCDMA,WLAN 分流,BB Cloud,iPico+WiFi,iMicro+WiFi,宏宏/宏微协同,话务下沉,话务下沉,Macro,TD-LTE,TD分流,BB Cloud,统一认证签约数据,GSM/TD/LTE/WLAN多制式间分层协同,共同分担数据流量;各制式内分类建站,业务量逐步下沉、向高密度小站型转移 GSM通过网络结构优化提升承载能力、GSM/TD分流缓解GSM压力,WLAN热点精确部署分担蜂窝网数据业务,总体建议:立体分层实现架构优化、多接入方式相

3、互协同实现业务均衡,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MBB的核心因素:站点、频谱、分流、管控与演进,SGSN,Pico,Pico,Macro,目录,1,颠覆WLAN传统模式,做好第四张无线网,2,优化GSM架构,深化覆盖、提升网络质量,3,建设TD精品网,促进用户和业务发展,4,加快TD-LTE端到端验证,推动产业成熟,重新定位:WLAN将成为MBB热点热区的数据业务第一承载网,WLAN成为降低MBB数据业务成本、提升网络带宽的重要手段,WLAN已成为终端设备的标准功能配置,海外MBB成熟市场WiFi扮演重要角色,某热点大楼WiFi实际承载了MBB网络70的流量,某运营商期望WiFi承载MBB网络数据流量5

4、5%,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15年全球公共WLAN热点达580万,私有热点将达6.5亿;同时WLAN承载的数据流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0 2011年支持WiFi的终端出货7.5亿台,其中智能终端4.8亿;到2015年支持WiFi的智能终端比例将超过90,保有和保持用户增长:主动满足用户数据业务需求,避免高价值用户流失 承载和培育数据业务:WiFi是数据流量的主要承载体,保障用户数据业务体验和高速宽带需求 构建高效率流量承载架构:在WiFi、GSM、TDS和TDL网络间合理分配数据流量,实现网络承载合理分布,用最低的成本提供用户满意的数据业务,Macro,Micro,6亿GSM用户 (移动互联网

5、潜在用户),WiFi,LTE,TDS,GSM/GPRS/EDGE,AP,上亿的WiFi终端 个人用户,LTE终端的普及需要很长时间,5000万TDS 放号用户,Micro,Pico,Micro,Pico,Pico,AP,Pico,WLAN对中国移动的战略价值:承载数据业务和保有用户的主要方式,WLAN是中国移动四网协同战略关键环节,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量承载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移动全国共建设215万AP,网络规模领先于国内其他运营商,中国移动大力建设WLAN,面临诸多挑战,WLAN“热装冷用”的主要原因,用户体验差:不知道热点位置;认证复杂;干扰严重,能用WLAN吗?,商业楼也有WLAN?!,

6、热点区域覆盖复杂,WLAN无法自动唤醒,WLAN无法智能分流,热点区域宏网负荷大,WLAN部署没能有效匹配数据业务热点,无专业部署运维手段:选址不准导致热点闲置;海量AP管理复杂,非电信级产品:产品性能差、故障率高,恶劣天气,设备又出故障了,移动数据业务增长迅猛,但WLAN在手机上的分流效果不明显,从用户上网习惯统计来看,2G手机上网方式占有最大比例,占42.3%,GSM手机通过WLAN方式上网占比极低,仅3.7%,面向电信级应用的WLAN部署建议,WLAN与蜂窝网络协同、精确选点及专业部署运维、电信级产品,WLAN与蜂窝网络协同,精确选点与部署运维,AP热点自动提醒,培养用户习惯,均衡网络负

7、荷 基于TGW的WLAN可信接入PS域,提供无缝业务体验 统一认证方案,支持EAP-SIM、EAP-PEAP认证 TD-HSPA/TD-LTE回传,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WLAN精准选点,指导热点选址,避免“热装冷用” 四级AP管理架构,降低海量AP管理难题 大容量电信级网管,与蜂窝网络共网管平台,将蜂窝网技术引入WLAN,实现与无线网络的统一规划、部署和运维,电信级产品,路由器架构AC:高集成度,高转发能力,支持灵活组网 AP设备引入LTE关键技术,支持2*2/3*3 MIMO、智能天线 高可靠性产品,满足电信级网络要求 网络自动优化,抑制干扰,提升系统性能,AP热点自动提醒,引导用户优先使用

8、WLAN网络,实现机制: 终端访问PS业务时,向网络侧发送注册请求,查询WiFi资源 网络根据Cell ID和AP List的对应关系,向AC查询WLAN侧的网络负荷等信息 网络向终端下发所在区域的AP信息 终端自动打开WiFi,根据指定的SSID和信道接入WLAN网络,价值: 通过蜂窝网络将WLAN热点推送给用户,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接入热点,提升用户体验 蜂窝网络高负荷时自动引导用户接入WLAN,均衡网络负荷,WLAN与PS协同,实现基于TGW的可信接入,实现机制: 终端接入并通过EAP-SIM认证接入WLAN网络 通过TGW(Trusted Gateway)为数据业务建立GRE和GTP通道

9、 终端开始访问PS业务/Internet业务并为业务计费,价值: 用户可通过WLAN接入中国移动自有业务 基于SIM认证,终端侧无需任何改造 用户获得与蜂窝网一致的PS业务体验,基于数据业务地图精确选点,实现WLAN精准部署,客户价值: 热点精确定位:准确识别话务热点,避免“盲目部署”、“热装冷用” 精细化网络分析: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咨询决策 网络综合评估:分流效果评估、现有各网络扩减容评估,1,BSC/RNC采集数据: 终端行为数据 MR数据 业务识别数据,WDA模型分析: 业务构成 用户行为 终端能力,通过栅格化的数据业务话务地图呈现热点,2,结合实物地图最终确定需要部署的WLAN热点,4,

10、3,围绕性能和可靠性提升,AP设备的无线基站化设计成为发展方向,更高吞吐量,MIMO复用最多支持2个空间流,MIMO复用最多支持3个空间流,50% 速率提升,300Mbps,450Mbps,改善边缘吞吐率 33 MIMO可以通过BeamForming技术获取阵列增益,改善边缘吞吐率 采用BF技术后,3*3 MIMO相对于2*2 MIMO可以获得的增益为:单流1.7dB,双流3dB(需要终端侧支持BF),提升覆盖 在空旷场景,通过STBC和MRC技术,33 MIMO相比22 MIMO下行增益提升3.4dB,覆盖距离提升50%;上行增益提升1.7dB,覆盖距离至少提升22%,无线基站可靠性设计技术

11、,可满足AP电信级可靠性要求,33 MIMO ,空口性能显著提升,无线基站(RRU 模块)经过防水、振动、冲击、碰撞、温度循环,交变湿热等系列测试。该方面经验借鉴到WLAN AP后可保障AP(尤其室外型)可靠运行,WLAN AP设备继承RRU技术:高低温、-高湿、凝露、盐雾、结冰、太阳辐射-,山东经验:规模建设、简化认证和灵活资费相结合,WLAN用户/业务发展迅速,按场景分阶段进行,经历从校园区、社会热点到住宅区的覆盖,AP和活跃用户规模发展,WLAN AP和用户发展情况:截止11年12月AP规模达40万,活跃用户达150万,WLAN规模发展后,三网分流效果日益明显,灵活资费策略促进用户大发展

12、,资费便宜:山东移动WLAN套餐活跃用户平均单价低于1元/h(远低于全国水平2-3元/h),套餐丰富:WLAN套餐共420种(全省性套餐106种),完全覆盖各类人群和场景,营销手段多样:采取免费体验,主动、交叉营销、团购等方式进行WLAN营销,山东经验:精确选点实现WLAN高精度部署,分流效果明显,实施精确选点区域单AP流量和使用时长分别是非精确选点区域AP的5.3倍和3.9倍 使用精确选点区域WLAN流量占全网数据业务比例达到77.5%,比非精确选点区域高14.5% 811月的GSM数据流量统计,精确选点区域比非精确选点区域多下降3.4%,2011年5月17日7月15日对山东15个地市实施了

13、WLAN精确选点,共交付8290个业务热点 针对临沂交付的107个热点进行了实际勘测分析,确定其中97个为实际热点,准确度超过90%,临沂现网WLAN精确选点后效果如下图:,山东经验:SIM统一认证实现T+W数据卡规模发展,盈利能力高:T+W数据卡ARPU为27.54元,是WLAN用户的3.35倍,是WLAN用户平均ARPU的2.37倍 网络压力小:T+W数据卡流量75%在WLAN上承载,提升TD利用率同时不会对TD网络造成太大冲击,山东移动在2011年1月份网络侧开通SIM统一认证能力 3月开始发展TW数据卡(支持WiFi终端进行SIM认证,可通过TD和WLAN两种模式接入) 目前已发展20

14、万用户,其中活跃用户16.2万,山东移动要求后续发货全为T+W数据卡,目录,1,颠覆WLAN传统模式,做好第四张无线网,2,优化GSM架构,深化覆盖、提升网络质量,3,建设TD精品网,促进用户和业务发展,4,加快TD-LTE端到端验证,推动产业成熟,GSM网络发展现状与策略建议,依托和发挥GSM优势,围绕容量,深化架构优化、 LTE/3G技术2G化、感知运维,提升质量、效率和用户体验,GSM网络发展现状总结 GSM是中国移动最重要的网络基础,承载全网99%语音计费时长和95%手机数据流量,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承载主要业务, 中国移动当前正处于2G向TDS/TDL、话音向数据网络升级转型时期,后续

15、GSM网络定位为“主要承载语音(占比不低于55),适度承载数据”,数据业务资源占比较高(11年全网平均46%),承载速率有待提升(11年平均3.8kbps),各网络业务承载现状,总体目标:保持GSM网络的语音质量领先优势,确保网络资源使用效率 策略建议:优化GSM网络架构、分场景进行底层网建设,实现GSM网络建设精细化;引入PCC架构,进行数据管控,确保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引入干扰控制、语音质量提升类的新技术,确保GSM语音质量领先优势,新架构:依托传统大网牵引热点区域业务下沉到底层,优化GSM网络架构,典型城区站间距、站型配置受限,宏站新建、扩容受限,语音等级1需求电平5年抬升17dBm,核心

16、城区“三高”问题加大网络干扰,网络底噪逐年抬升,某省会城市2011年第四季度GSM投诉统计,室内覆盖问题仍然是影响用户感知的重要因素,GSM面临容量、干扰、覆盖三大挑战,业务发展促进网络架构从平面向立体纵深演进,通过双频网容量均衡、话务下沉底层、“三高”整治等措施重铸网络架构,解决容量、干扰、覆盖等难题,通过结构化整治实现容量可持续发展,通过系列化形态小基站实现底层网多场景覆盖,网络覆盖投诉比例高达67%,室内用户投诉比例高达80%,底层网需求分析与应对办法,物业无法进入,物业可进但入户困难,覆盖无法精确预测,物业可进但传输难进,窗边兵乓切换,高层频率干扰,覆盖死角,外泄严重,规划设计阶段,优化提升阶段,宏站结合PICO补充覆盖,隐蔽性、可安装分布式基站 +高低错位立体覆盖,话务地图+MICRO话测工具 +WINPROP仿真软件,PICO+墙边站+宏站覆盖,分层立体频率组网+邻区优化,RRU共小区组网+单/双位置组发射 +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