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7328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铁电性(材料物理性能)(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4 铁 电 性,一、铁电体,铁电体的特点 二、铁电体的居里外斯定律 三、铁电性的特点,本节内容:,复习:,1、介电击穿的类型 2、影响介电击穿的因素,2,1)铁电体是非线性介质,即极化强度和外施电压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一、铁电体,没有外加电场时,介质的极化强度等于零。有外电场时,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观电场E成正比。,备注:线性介质,是一类特殊的电介质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含有能自发极化,并且发极化方向可随外电场作可逆转动的晶体。,1、铁电体的特点,3,即其极化状态并非由外电场所引起,而是由晶体内部结构特点所引起,晶体中每个晶胞内存在固有电偶极矩。,2)铁电体是极性晶体,注意:铁电晶体一定

2、是极性晶体,但并非所有的极性晶体都是铁电体,4,3)铁电体的极化是自发极化,第二类是有序无序型,其自发极化同个别离子的有序化相联系; 典型的有序无序型晶体是含有氢键的晶体,这类晶体中质子的有序化运动引起自发极化,例如KH2PO4晶体,该晶体具有铁电体的特征。,A.按相转变的自发极化机构铁电体分两类 :,第一类是位移型,其自发极化同一类离子的亚点阵相对于另一类亚点阵的整体位移相联系。 位移型铁电体的结构大多同钙钛矿结构及钛铁矿结构紧密相关。钛酸钡是典型的钙钛矿型的铁电体。,5,铁电体,6,例1:由位移引起的自发极化,自发极化主要是由晶体中某些离子偏离了平衡位置,使单位晶胞中出现了偶极矩,偶极矩之

3、间的相互作用使偏离平衡位置的离子在新的位置上稳定下来,同时晶体结构发生了畸变。,钛酸钡的结构:钙钛矿型结构,其自发极化的出现主要是晶体中原子(离子)位置变化的结果。,B.铁电体的自发极化的机制,7,极化前晶体结构: 等轴晶系(大于120oC) : 晶胞常数:a=4.01A 氧离子的半径:1.32A 钛离子的半径: 0.64 钛离子处于氧八面体中, 两个氧离子间的空隙为:4.012 1.32= 1.37 钛离子的直径:2 0.64= 1.28,钛酸钡的结构:钙钛矿型结构,自发极化过程: 氧八面体空腔体积大于钛离子体积,给钛离子位移的余地。 较高温度时,热振动能比较大,钛离子难于在偏离中心的某一个

4、位置上固定下来,接近六个氧离子的几率相等,晶体保持高的对称性,自发极化为零。,8,温度降低到120,低于距离温度,钛离子平均热振动能降低,因热涨落,热振动能特别低的离子占很大比例,其能量不足以克服氧离子电场作用,有可能向某一个氧离子靠近,在新平衡位置上固定下来,并使这一氧离子出现强烈极化,发生自发极化,使晶体顺着这个方向延长,晶胞发生轻微畸变,由立方变为四方晶体。,9,纤锌矿(ZnS)结构在(010)上投影,表示晶体极性链的两种方法,例2:具有极性轴或结构本身具有自发极化的结构,固有偶极子,正电荷层与负电荷层交替排列,-,+,-,+,-,+,-,+,10,4)铁电体具有铁电性,在一些电介质晶体

5、中,晶胞的结构使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而出现电偶极矩,产生不等于零的电极化强度,使晶体具有自发极化。 晶体的这种性质叫铁电性(ferroelectricity)。,当铁电体的晶胞自发极化而出现电矩时,相邻晶胞的电矩可以同向排列形成电畴,并出现铁电性; 相间反向排列而成为反铁电性。,与铁磁体的磁滞回线形状类似,所以人们把这类晶体称为铁电体(其实晶体中并不含有铁),11,在自发极化出现前的非极性晶体称为顺电性晶体。 顺电性晶体与铁电性晶体的转变温度称为铁电居里点TC。 当TTC时,铁电相转变为顺电相,电滞回线消失,这时P与E一般有线性关系P=0E,并且介电常数服从居里外斯定律,C为居里常数,为特征温度

6、。 代表电子位移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二、铁电体的居里外斯定律,居里点附近居里外斯定律为,忽略,12,指铁电体的微观结构性质,以及因此而可能显示出来的宏观性质,电滞回线、电畴结构、自发极化以及相应的晶胞形变(自发应变)、居里点、居里外斯定律等。,(一)铁电性几个重要特征,1、铁电畴,铁电体自发极化的方向不相同,但在一个小区域内,各晶胞的自发极化方向相同,这个小区域就称为铁电畴(ferroelectric domains)。 两畴之间的界壁称为畴壁。若两个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互成90 ,则其畴壁叫90 畴壁。此外,还有180 畴壁等。,三、铁电体的铁电性,180 和 90 畴,1)铁电畴的形成,1

7、3,与晶体结构有关。BaTiO的铁电相晶体结构有四方、斜方、菱形三种晶系,它们的自发极化方向分别沿001,011,111方向,这样,除了90和180畴壁外,在斜方晶系中还有60和120畴壁,在菱形晶系中还有71,109畴壁。,2)电畴取向,14,无外加电场时,电畴在晶体中分布杂乱无章,使整个晶体表现为电中性,宏观上无极性。 外电场作用时,沿电场方向极化畴长大,逆电场方向的畴消失,其它方向分布的电畴转到电场方向,极化强度随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一直到整个结晶体成为一个单一的极化畴为止。 如再继续增加电场只有电子与离子的极化效应,和一般电介质一样。,3) 电畴运动-极化过程,电畴运动是通过在外电场

8、作用下新畴的出现、发展以及畴壁的移动来实现的。,15,铁电电滞回线(Ps为自发极化强度,Ec为矫顽力),电滞回线是铁电态的一个标志,铁电体是电介质材料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相变的产物。 在从高对称性转变为低对称性的过程中,伴随着发生自发极化或亚点阵极化。,1)电滞回线的形成,铁电体微观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它有许多特殊的宏观性质,从而区别于普通电介质。,2、铁电体的电滞回线,铁电体的电滞回线是铁电畴在外电场作用下运动的宏观描述。,16,沿电场方向的电畴扩展,变大;而与电场反平行方向的电畴则变小。极化强度随外电场增加而增加,如图中oA段曲线。 电场强度继续增大,最后晶体电畴方向都趋于电场方向

9、,类似于单畴,极化强度达到饱和,这相当于图中C附近的部分。,铁电电滞回线,A.施加电场,17,自发极化强度Ps :铁电晶体晶胞中的电偶极矩是电介质在转变为铁电体时自发出现的, 其数值为一定值。这个数值除以晶胞的体积所得到的商称为自发极化强度PS。,再增加电场,P与E成线性关系(类似于单个弹性偶极子)。将这线性部分外推至E=0时的情况,此时在纵轴P上的截距称为自发极化强度Ps。,自发极化强度Ps,18,B.去电场过程,晶体的极化强度亦随之减小,在零电场处,仍存在剩余极化强度Pr。,剩余极化:90电畴的转向是不充分的,而且,由于转向时引起较大内应力,所以这种转向不稳定。当外加电场撤去后,则有小部分

10、电畴偏离极化方向,恢复原位,大部分电畴则停留在新转向的极化方向上,这叫剩余极化。 一般在外电场作用下,180 畴转向比较充分, 比较稳定。,剩余极化强度Pr:,19,反向电场继续增大,极化强度才开始反向。,C.施加反向电场,矫顽力Ec,达到一值Ec,剩余极化全部消失。,Ec常称为矫顽电场强度,如果它大于晶体的击穿场强,那么在极化强度反向前,晶体就被击穿,则不能说该晶体具有铁电性。,由于极化的非线性,铁电体的介电常数不是常数。一般以OA在原点的斜率来代表介电常数。,20,a)极化温度的影响 极化温度较高的,其电滞回线形状比较细长。因为温度高时电畴运动容易,因而矫顽力和达到饱和极化强度需的极化电压

11、都降低。 b)环境温度的影响 内部自发极化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相界处(晶型转变温度点)变化最为显著。例如,Ba-TiO3在居里温度附近,电滞回线逐渐闭合为一直线(铁电性消失)。,A.温度,2)电滞回线形状的影响因素,“预极化”工艺:铁电畴在外电场作用下的“转向”,使得介质材料具有宏观剩余极化强度,即材料具有“极性” 。,21,B.极化时间和极化电压对电滞回线的影响,电畴转向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适当长一点,极化就可以充分化强度。 极化电压对电畴转向有类似的影响、极化电压加大,电畴转向程度高,剩余极化变大。,E,22,BaTiO3单晶和多晶体电滞回线就不完全相同: BaTiO3单晶的电滞回线既窄又陡

12、接近于矩形, Ps和Pr很接近,而且Pr较高; BaTiO3陶瓷的电滞回线既宽又斜。,C.晶体结构对电滞回线的影响,BaTiO3陶瓷的电畴结构与BaTiO3单晶电畴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在铁电性质方面的微小差别。,原因,23,铁电材料在外加交变电场作用下都能形成电滞回线,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条件对电滞回线的形状都有很大的影响。,3)电滞回线的意义,A.判定铁电体的依据,B.由于有剩余极化强度,因而铁电体可用来作信息存储、图象显示。,目前已经研制出一些透明铁电器件,如铁电存储和显示器件、光阀,全息照相器件等,就是利用外加电场使铁电畴作一定的取向,使透明介质的光学性质变化。,24,纯钛酸钡陶瓷的介

13、电常数在室温时约1400,在居里点(120)附近,介电常数增加很快,可高达6000-l0000。,四、铁电体的介电特性,移蜂效应,在铁电体中引入某种添加物生成固溶体,改变原来的晶胞参数和离子间的相互联系,使居里点向低温或高温方向移动,这就是“移蜂效应”。,为了在工作情况下(室温附近)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温度关系尽可能平缓,即要求居里点远离室温温度,如加入PbTiO3可使BaTiO3居里点升高。,移峰的目的,25,如在BaTiO3中加入Bi2/3SnO3 ,其居里点几乎完全消失,显示出直线性的温度特性可认为其机理是加入非铁电体后,破坏了原来的内电场,使自发极化减弱,即铁电性减小。,压峰效应,为了降低居里点处的介电常数的蜂值,即降低-T非线性,也使工作状态相应于-T平缓区。,压峰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