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72454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效概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水为先,开展基础研究, 强化科技创新创效,工艺所化学室 2015 年7 月,前 言,油田进入含水期后,从油井采出液集输系统到污水回注系统,水性、水质分析攸关重要。 2015年以来,化学室本着以水为先的理念,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创新检测方法,提升方案针对性,有力推动了“所矿结合”活动的开展;同时依托“厂级项目”,加大沿程水质的跟踪力度,加强系统化节点分析,为水质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 录,现河工艺所化学室,油田水概况,加强水质监测,提高注入水质,加强水性分析,治理泵站结垢,下步工作方向,注水站,注水井,采油井,配水间,集输站,污水站,一、油田水概况,计量站,沿程水质恶化,接转站,油田污水从

2、驱动原油采出到回注地层补充能量,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然而采输系统结垢及污水回注系统水质恶化也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因此,化学室重点对水性水质进行分析,力求避免集输泵站结垢、净化回注水质,保障采油厂稳产增产。,结垢,目 录,现河工艺所化学室,油田水概况,加强水质监测,提高注入水质,加强水性分析,治理泵站结垢,下步工作方向,采输系统结垢的主要原因是水的热力学条件变化或来液不配伍,因此,需要通过水性分析明确结垢原因。目前,化学室主要采取滴定法来分析水样的离子构成;酸洗法来分析垢样成分。由于缺少先进的仪器设备,无法明确硫酸盐垢的类别。,不可检测项:钡、锶,原子吸收法、 发射光谱法,垢样分析,溶解产

3、气,不溶解,碳酸盐垢、铁的化合物,硫酸盐垢(无法细分),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锶,X衍射仪,可检测相:钙、镁、钾和钠,水样分析,阳离子,阴离子,碳酸氢根、碳酸根、硫酸根、氯离子,酸洗,滴定,(一)常规分析方法,创新提出钡锶离子定性检测方法:为了明确硫酸盐垢的类型,面对检测仪器缺陷,工艺所化学室深化室内研究,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值,开创出一套快速高效的钡锶离子定性检测方法,为科学治理集输泵站结垢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二)创新检测,精细分析,通过玫瑰红酸钠来区别钡锶离子。,河4-113站隶属于史127示范区,与河82-5站、河82-

4、9站来液一起汇入外输线,在河4-113站汇入外输线下游处结垢严重,平均约半年时间管线完全堵死。,通过垢样定性分析,初步判断主要为硫酸盐垢。为了查明结垢原因,我们对沿程水样进行了水性分析。,(三)案例分析,酸洗不溶,硫酸盐 垢,(三)案例分析,硫酸根离子在混合液中的浓度,混合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远远小于硫酸钙析出时硫酸根离子浓度1468mg/L,因此,结垢类型为硫酸钡锶垢。,结论,截止2015年7月,累计治理结垢泵站10座,其中9座泵站为硫酸钡锶垢,通过分流措施,得到了彻底治理。,(四)治理成果,地面集输泵站 结垢类型绝大 部分为硫酸钡 锶垢,普遍位 于泵站混输管 线及加热炉内 部。,目 录,现

5、河工艺所化学室,油田水概况,加强水质监测,提高注入水质,加强水性分析,治理泵站结垢,下步工作方向,(一)工作概况,2015年,化学室持续强化水质监测工作,累计完成监测点数833个,同比增加101个;1-6月平均水质符合率为93.9%,同比提高4.1%,水质符合率明显提升,沿程水质也有了一定改善。 同时依托厂级项目,深入开展史100、河68沿程水质研究,并加大了源头水质研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认识。,监测工作量,全厂水质达标率月度变化曲线,(二)史100沿程水质概况,2015年上半年史南污水站外输水水质符合率为72.34%,其中悬浮物符合率仅为37.5%,含油量符合率为68.75%,平均腐蚀速率的

6、符合率为83.1%,SRB平均符合率为100%。,悬浮物标准:5mg/L,含油量标准:3mg/L,含油标准:3mg/L,源头水质超标排放,各节点水质明显超标,严重污染下游设备管网,管线冲洗后很快被源头水质再次污染。,悬浮物,含油,(二)史100沿程水质概况,1月份,3个滤罐轮流更换滤料,5-6月清罐,单罐运行,稳定剂,2015年上半年,源头水质波动的原因分别是过滤罐更换滤料、预氧化停运、加药设备调试及混凝沉降罐清污。设备调试及单罐运行期间除油效果差。,标准:5mg/L,2月,因更换玻璃钢管线,预氧化停运,4月加药设备更换调试,,(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除油效果差,预氧化停运沿程悬浮物变化情

7、况,预氧化停运严重影响沿程水质稳定性, 各节点悬浮物含量大大增加。,1、预氧化装置,(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原理:强氧化物质去除水中Fe2+、S2-等不稳定离子,同时具有杀菌和去除一定量游离CO2的作用。具有稳定水质的作用。,停运影响水质,工艺研究所,2、混凝沉降罐,竖流式混凝沉降罐 1-进水管;2-絮凝筒;3-配水窗口;4-伞型集水槽; 5-出水堰箱;6-出水管;7-收油槽;8-污油管;9-排泥管,混凝沉降:通过投加絮凝剂调节pH到7.2,使水中的成垢离子结晶析出,助凝剂使悬浮物颗粒相互碰撞、聚集、中和电荷,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易于从水中分离。污水从高处的配水窗口流出,沉降过程中,实现油水

8、悬浮物的分离。 污泥蓄积过程中,污泥与出水口距离缩小,导致高含悬浮物的水外排。 单罐运行时,水流量加大, 沉降时间缩短,悬浮物沉降不彻底便随污水排出罐外, 导致水质变差。,污泥蓄积 过程中, 污泥与出水 口距离缩小,(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污泥层厚和清污 影响外输水,工艺研究所,3、过滤器,过滤作为深度处理的最后一个把关步骤,当前端正常时,可以去除微细颗粒和胶体物质,提高微量油份、悬浮物、细菌以及其他物质的去除率。当前端除油除颗粒效果变差时,可以加大负荷,过滤大量油份、悬浮物等,降低水质污染程度。因此,过滤器停运对外输水水质的影响根据前端除油除悬浮物效果来定。,(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9、停运和反冲洗 影响外输水,进水:,出水,收油,排污口,反冲洗进水口,工艺研究所,定义:液体流经颗粒介质或表层层面进行固液分离的过程。 组成:罐体、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排水系统、搅拌系统和为满足过滤、反冲洗要求而设置的管道、阀门系统。,(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3、过滤器,随着过滤的进展,单位滤层厚度的含污能力逐步趋于饱和;其去除浊度能力随过滤方向逐层转移,当全部滤层失去除浊能力时,滤后水就出现超标的浊度。,反冲洗过程示意图,工艺研究所,出水口,反冲,排污,进水口,筛管布水器,(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3、过滤器,过滤原理: 1、吸附作用 2、截留作用(也称机械滤筛作用) 3、附着作用

10、 4、沉降作用,史南污水站过滤罐采取5点反洗法,每天早上及下午5:00对滤罐进行一次反洗,保证两台过滤罐正常运行,反洗时间为20min; 7月8日,化学室对史南过滤器反冲洗前后外输水及滤罐出口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事实证明:滤罐反冲洗完成后初期水质较冲洗前差,有轻微的超标现象。因此,滤罐反冲洗影响源头水质。,3、过滤器,(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紧密衔接的流程,每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外输水波动,综合近年来的数据,对设备问题期间外输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影响悬浮物程度大小的顺序为:过滤罐停运、预氧化装置停运、混凝反应罐加药设备调试、混凝沉降罐清污导致单罐运行、过滤罐

11、反冲洗。 影响含油量变化的主要是混凝反应罐加药设备调试和过滤罐停运。,(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4、处理设备对水质影响,综合分析,影响外输水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设备停运、混凝罐清污、过滤器反冲洗。,史南污水站日常维护措施,(三)源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污泥排放不及时,混凝沉降罐(2个)清污仅需8天左右,但2015年清污工作受各种因素影响,持续了两个月。,5、管理不到位,(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1、源头水质,污水处理站作为水质处理的第一道关,源头水质至关重要。4月28日,源头水质不达标时,下游各节点水质较差,污染沿线构筑物;6月18日,源头水质达标排放时,在管线未冲洗的前提下,沿程各节点水质

12、明显好转。可见,源头水质至关重要。,4月28日源头水质不达标时,6月18日源头水质达标时,史更104井实时监控: 7月8日,对史南外输及史更104井口进行实时监测,在14;20-15:20间,史100注水站泵坏,进行了启停泵,15:20井口水质明显变差,水质发黑,悬浮物含量高达158.1mg/L,含油量高达17.4mg/L。在管壁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压力波动影响井口水质。,压力突变, 启停泵,2、压力波动对井口水质的影响,压力波动剥 离管壁污物,外输水质无变化,(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3、细菌对悬浮物的影响,根据管线冲洗水中细菌及悬浮物含量变化作图,初步判断悬浮物随SRB菌浓呈指数递增。

13、悬浮物增加,细菌浓度明显升高。,(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SRB,TGB,IB,有肉眼可见 黑色沉淀,有肉眼可见 棕色沉淀,菌液粘度 增大,沿程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配水间至井口段,铁离子含量大幅度升高,表明管线腐蚀严重。,金属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反应。腐蚀为悬浮物的增加提供了铁离子,史南外输水1-6月份平均腐蚀速率有两个月超标严重,腐蚀速率不稳定,对下游的流程管线具有较大的冲击。,4、腐蚀对悬浮物的影响,(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5、管壁附着物分析,史3-8-斜10管线冲洗现场,7月1日管线冲洗发现:1、管线冲洗时,大量管壁附着物被冲出;2、管壁附着物主要是悬浮物、油、细菌及铁的腐蚀

14、产物;3、悬浮物中含有黑色的硫化亚铁。,(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流速相同情况下,冲出水中铁离子 含量逐渐降低,说明铁离子存在于管 壁附着物中。,加盐酸后,有细小的气泡产生,静置1h后,黑色沉淀消失,油水分离,且有硫化氢气体溢出,说明管壁附着物有硫化亚铁沉淀。,(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5、管壁附着物分析,7月1日管线冲洗发现:1、管线冲洗时,大量管壁附着物被冲出;2、管壁附着物主要是悬浮物、油、细菌及铁的腐蚀产物;3、悬浮物中含有黑色的硫化亚铁。,5月21日取样时,史100注水站内部改造,管线裸露在外,发现常压管线内壁附着一层致密的黑色油泥样物质,敲击时成块掉下,管线内壁腐蚀现象不明显。

15、高压管线内壁附着物较少,使管壁裸露在外,与空气接触,发生明显的锈蚀现象。,(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5、管壁附着物分析,曝氧常压管线,曝氧常压管线管壁污垢剥离后,曝氧高压管线,方解石和铁矿为主,5、管壁附着物分析,(四)沿程水质影响因素分析,曝氧,FeS是一种黑色易溶于酸的物质,具有还原性,与酸反应放出H2S气体,在空气中部分氧化为硫酸亚铁,部分水解并氧化为氢氧化铁,滤膜呈现黄色即是Fe3+的颜色,灰绿色即是Fe2+的颜色。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FeS+2H+=Fe2+H2S FeS+2O2=FeSO4 4FeS+8H2O=4H2S+4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从反应机理及现象推断水样迅速变黑是水中FeS析出所致,致使水中悬浮固体含量偏高。,史南污水站采用预氧化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加入混凝剂(碱液),调节pH,生成碳酸钙沉淀,促进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