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7149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蝙蝠和雷达导学案设计课题蝙蝠和雷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3个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掌握提问的方法,养成思考、质疑的好习惯。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能够从多个角度提问,了解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蝙蝠探路的动画演示;飞机雷达应用的动画演示。(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仿生学的例子。(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2.教师板书课题。1.汇报搜集到的蝙蝠和雷达的资料。2.齐读课题,解析课题。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交流汇报搜集到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提出不同问题。3.理解词语。(1)指名读词语。(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3)点拨词语的意思。4.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5.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1)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了飞蛾、蚊子会怎样?(2)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呢?3.交流汇报。(1)开火车读词语。(2)

3、小组里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3)运用多种方法尝试理解“敏锐、横七竖八、探路、超声波”。4.交流每部分的内容,理清思路: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第二段(第37自然段):写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第三段(第8自然段):写飞机靠雷达在夜间安全飞行。5.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汇报。(两百多年前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理解,如寻找近义词理解“敏锐”,结合看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横七竖八”,做动作理解“

4、探路”,查阅资料了解“超声波”。让学生在多样的方式中,理解词语。2.概括主要内容,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熟读课文、与同桌相互交流后完成填空。三、细读文本,加强训练(用时:15分钟)1.组织学生默读前三个自然段,画出过渡句。2.指导学生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能避开障碍物的本领。3.请学生模拟体验。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三个自然段。1.边读边画出过渡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2.勾画重点词语,交流汇报:“灵巧”说明了蝙蝠飞行的特点。抓住“而且”“无论”“即使也”等词语感受蝙蝠夜间飞行的灵巧。3.闭上眼,在教

5、室里走一圈。然后说说感受。4.读出对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赞叹与佩服。在了解蝙蝠的飞行灵巧时,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而且”“无论”“即使也”这些词语的作用,同时,在朗读中要将这些词语重读。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1.组织学生自学要求会写的生字。2.交流生字的书写要点。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示范。4.组织练习、评议。5.布置作业。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2.说一说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哪些生字书写时有困难。3.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点。4.(1)练习书写生字。(2)同桌互相评议,提出合理建议。5.记录作业:(1)熟读课文。(2)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问

6、题记录下来。1.在认读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组词、选择填空等多种方式来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对于多音字“系”的掌握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2.在指导书写生字时,要引导学生将相同结构的字进行归类,掌握这一类字的写法;同时,将具有相同部件的生字进行对比,掌握书写要点。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雷达即使横七竖八证明研究驾驶员2.过渡新课。1.完成听写内容,并且订正。2.齐读课题。集体订正时,关注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针对原因加以指导。二、细读文本,探究原因(用时:20分钟)1.走进两百多年前科学家的实验。(1)自学提示:默读第46自然段,尝

7、试概括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2)请一名学生做讲解员,介绍实验过程。2.组织学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答。3.播放动画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4.组织阅读第7自然段。5.播放动画,演示飞机如何利用雷达来导航。1.(1)默读第46自然段,小组交流实验情况。(2)复述介绍。2.默读第7自然段,练习提问。(1)什么是超声波?(2)蝙蝠是如何利用超声波探路的?(3)小组里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3.仔细观看动画,明确其中的过程。4.自由读第7自然段,了解雷达的作用。结合重点词句进行汇报。5.观看动画演示,直观感受。1.在理清科学家进行的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来理清实验过程。2.在学生

8、提问环节,教师要有所把控,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3.学生在观看动画演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三、学习方法,链接阅读(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小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讨论提问的方法。2.组织学生独立阅读它们是茎,还是根?片段,指导提问。3.组织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1.小组阅读问题清单,交流提问的方法。2.独立阅读片段,练习提问,把自己的问题写到问题清单上。3.小组内交流提出的问题。4.挑选有新意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发现提问的方法时,教师适当引导,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如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从课文写法方面进行的提问,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四、激发兴趣,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2.组织学生畅谈收获,教师小结。3.布置作业:推荐妙趣横生的仿生学。1.汇报搜集到的有关动物的启示。(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等。)2.畅谈本节课的收获。3.产生阅读欲望。学生在谈本节课的收获时,教师可在提问的意义及提问的方法上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