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人口结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47001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的人口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香港的人口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香港的人口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港的人口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的人口结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港的人口結構1. 人口普查 (每10年一次) 、1991 1981 1971 2. 人口結構 (性別結構、年齡結構、就業結構)3. 性別和年齡結構 (人口以100名女性中的男性數量來表示)性別結構 男女比例 1911 男性為女性的兩倍,因為當時香港是貿易港口,有大量男工和男性移居香港。 - 1996 男 (3108107人) 女 (3109449人) 性別比率 =100:100a. 年齡結構 = 不同年齡組別人數百分比i. 兒童 ( 64) 無生產能力的一組,依靠子女的供養。 成人 = 工作人口 兒童及老人 = 依賴人口依賴人口 依賴比率 = X 100工作人口 香港有沒有人口老化現象?有

2、成因為何?醫療服務的改善使死亡率降低,預期壽命延長,在1995年,預期壽命是78.5歲,達發達國家的水平。而且出生率低,年輕人口減少,使老年依賴比率提高。4. 人口金字塔19611996差異 a. 1996 底部較窄 (出生率低) - 頂部較寬 (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延長) - 依賴人口比率較低b. 對社會影響 老人增加,對福利和醫療的需求相應增加。 - 兒童減少,對社會的服務,如教育的需求下降。 - 人口老化依賴比率上升、社會的經濟負擔加重、勞動力減少、生活水平下降。新市鎮 (屯門)舊市區 (深水)差異 a. 新市鎮 兒童比率高 (新市鎮吸引較具流動性的年輕夫婦遷往居住,提高區內的出生率)

3、- 老人比率低(因為老人流動性較低,而且與鄰里關係融洽,願意留在舊區居住) b. 原因 年青人願意居住在距離上班地點較遠的地方。 -新市鎮的拉因素居住環境較好,住屋便宜,空間和康樂設施較多- 舊市區的推因素居住環境擁擠,沒有足夠的公共房屋和空地,社會福利和教育機會也少。新市鎮 (屯門)鄉村差異 a. 鄉村 兒童比率低 (因為鄉城遷移,農村失去大量年輕人口,所以出生率較低) - 老人比率高(因為老人流動性較低,而且他們與鄰里關係融洽,願意留在鄉村居住) 就業結構a. 第一產業 降 致0.6% (因為更多人移居市區,從事工業和商業活動)第二產業 比率曾上升,但80年代開始下降 (由於在50年代,工業化剛開始,吸引人們到工廠工作,但在80年代,香港的工資和營運成本上升,而且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大量工廠遷往中國內地,所需的工人大大減少)第三產業 比率上升 (因為香港已發展成國際金融貿易中心,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