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469849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检查日期; 年 月 日工程名称 规 模 (m)造 价万元建筑物高度米厂房跨度米结 构 类 型形象进度项目负责人( 持证、签名 )电话安全员 ( 恃证、签名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土方、临时用电、外架、起重设备卸料平台、模板、安全 有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签字审批,( ) ( 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 的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审查 ( ) 各工序施工前进行具体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接受交底人都履行签字 ( 或按手印 ) 手续。( ) 新进场工人经三级安全教育,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履行签字 ( 或按手印 手续。( )项目部每旬有预防高处

2、坠落安全检查记录。( ) 检查出事故隐患己按要求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整改后有复查记录,整改记录与现场情况符合。( )一、有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监测记录。( ) 基坑开挖深度2米时,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设施。( ) 基坑坡度值、基坑壁支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或施工图要求。 ( ) 基坑边士方距坑边 1. 2米,士方高1.5米 坑边无堆放物。( ) 排水措施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人工挖孔桩;每日开工前检测井下有毒有害气体, 并做好记录。( ) 施工时, 地面上有专人监护。不施工时, 做好孔洞防护。( ) 挖出的土方距孔口 1 米 ( ) 开挖深度 10 米时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10

3、米时根据地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孔内空气符合施工条件。( ) 孔内有应急软爬梯,不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 ) 各类电器严格做接零保护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 15mAx O.Is ),( ) 孔上电缆架空高度 2 米。孔内照明采用安全矿灯或 12 伏以下的安全灯。( )备注;二、模板支架本月施工的最大层高 米。高大模板 ( ) 钢管立杆 ( ) 木立杆( ) 沿立杆每步及底部均设置纵横水平杆且纵横两向均无缺杆。( ) 竖直万向沿纵向横向全高全长从两端开始每隔 4 排立杆设一道剪刀撑, ( ) 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 2 步且不高于 4.5 米设一道剪刀撑 ( 高度4 米的支架 )

4、, ( ) 剪刀撑宽6 米 且最少4 跨,最多跨越杆数;45。时 7 根 ,50时 6 根 ,60时 5 根。( ) 连墙件 刚性 );竖直方向每 2 个步高或每层楼面或沿柱高每 4 米设置, ( ) 水平方向至少每 3 跨设置。( ) 如周边无既有建筑物, 应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立轩;无钢木混接 ( ) 支于地面时, 须在混凝士地面上支立杆 ( 高大模板时 ), 底部不垫砖及其它脆性材料。( ) 支于楼面时, 加支顶, 楼面下不少于两层时至少支顶两层,( ) 底座和顶托螺栓的伸出长度不大于 300mm。 ( )悬挑部分的模板支架;立杆支在坚实的地面上。( ) 从楼面挑出型钢梁作上层悬挑模

5、扳的立杆支座, 型钢梁搁置在楼板上的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去 2, 型钢梁的末端、前端均与楼板有可靠锚固。( ) 钢立杆必须对接, 禁止搭接, ( ) 禁止用钢管代替型钢梁从楼层挑出作为立杆支座,( ) 禁止用钢管从外脚手架上伸出斜支悬挑模板,( ) 禁止用木杆接长作立杆,( ) 禁止使用分层搭设的支撑体系。( ) 采用泵送砼时, 有保证模板支撑系统整体稳定的措施, ( ) 模板上荷载堆放均匀, 未超过方案规定; ( ) 同意拆模申请的手续, ( ) 拆模作业设警戒区, ( ) 无未拆净悬空模板, ( ) 高度 2 米的作业有可靠立足点。( )备注; 1 三、防护用品;进场分批次查验,( ) 有生

6、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 ) 作业人员均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 ) 高处作业入员均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安全网; 密目网张挂高度高于作业面 1.2米, ( ) 绑扎牢固、网面无明显破损。( ) 出入口、地面安全通道上部安装防护棚。防护棚为落地式双层结构。( )酶边防护: 楼梯口和梯段边安装防护栏籽。( ) 楼层周边与脚手架相连处安装防护栏杆。( ) 阳台、卸料平台、雨蓬周边, 无脚手架的层面 , 安装防护栏轩。( ) 物料提升机与建筑物之间的运输通道的两侧边, 安装防护栏杆。( )备注;四、洞口防护水平方向;边长 50cm, 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 盖板固定不挪动。( )

7、50 边长150 , 采用混凝士板内的钢筋网作为防护网。( ) 边长150 , 四周设防护栏杆, 洞口下张挂平网。( )竖直方向;落地式竖向的洞口, 用固定栅门或防护栏杆防护, 下设挡脚板; ( ) 电梯井每隔两层并最多隔再 10m 设一道平网, ( )悬空作业; 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外柱等钢筋时搭设操作平台。( ) 浇注、砌筑离地面 2m 以, 立的框架、过梁、雨蓬、墙体时, 应搭设操作平台。( )备注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落地式 ( 悬挑式 )搭设高度_米, 己搭设高度_米,分段验收,( ) 量化内容, ( ) 验收入员签名。( )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_人, 持证上岗_人, 人证相符。

8、( ) 立杆 ( 除最顶一根 ) 必需对接,( ) 搭设高度符合要求。( )落地式;立杆基础平整、夯实、不积水, ( ) 有底座和垫木并符合要求 ,( ) 无悬空杆。( ) 有纵横向扫地杆并符合要求。( )悬挑式: 悬挑梁安装符合要求,( ) 立杆底部固定牢固、支座稳固。不固定在水平轩上。( )连墙件: 24mH 50m 采用刚性拉结, 二步三跨,( ) H24米, 二步三跨, 柔性拉结设顶撑,( ) H 50m, 刚性拉结, 二步三跨,( )首层和作业层满铺脚手板, ( ) 作业层脚手架内侧与建筑物楼板之间的空隙己铺满脚手板。( ) 中间每隔 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或每隔 10m 设置一道安

9、全平网。( ) 铺脚手板或设置安全平网层, 内侧与建筑物楼板之间的空隙20 。( ) 密目式安全网张挂高度高于作业面 1.2m。( )剪刀撑: H 24 米, 两端设置且净间距 15 米, ( ) H 24 米, 全高全长连续设置。( ) 架体自成系统, 模板支架、缆风绳、卸料平台、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等, 不固定在脚手架上。( ) 在立轩与纵向水平杆交接应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 并且无缺漏。( ) 无钢木混接。( )备注; 2 六、物料提升机;龙门架 (井字架、高架机、低架机设计安装高度_米,已安装高度_米,有产品合格证, 生产厂家有生产许可证。( ) 有己审批的拆装方案, 并制定了安全施工措

10、施。( ) 安装验收单内容量化, ( ) 有验收入员签字。( )低架机基础险强度不低于 C20, ( ) 高架机的基础埋深、做法符合设计和出厂使用要求, ( ) 排水良好, 不积水。( ) 高架机分段验收。( ) 安装单位具有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 安装作业人员_人, 持证上岗_人。司机_人, 持证上岗_人。架体拉结;低架机圆股钢丝绳直径 9.3mm, ( ) 20m 及以下, I 组; 21-30m, 2 组 ( ) 同一水平面对称设置, 架体有横向缀件。( ) 高架机使用附墙架,( ) 自由高度 6m, ( ) 不与脚手架连接。( )安全装置;上极限限位器灵敏可靠, 吊

11、篮越程; 3m。 ( ) 断绳保护装置、楼层安全门、吊篮安全门、上料口防护棚符合要求。( ) 有通讯装置。( ) 停靠装置与吊篮安全门联动。( ) 高架机还需要有下极限限位器、缓冲器、超载限制器。( ) 滑轮与架体、吊蓝刚性连接. ( ) 钢丝绳有过路保护装置, ( ) 提升钢丝绳不接长使用并缠绕整齐,( ) 钢丝绳未达到报废标准。( )楼层通道;独立搭设, 不与脚手架连接, ( ) 使用钢管搭设, 不用木杆接长。( )电气系统;不使用倒顺开关。()接地电阻10 欧, ( )备注;七、塔式起重机最大力矩_tm, 设计安装高度_米, 已安装高度_米 。有产品合格证, 有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 )

12、 有拆装方案, 并制定了安全施措施,( ) 己审批签字。( ) 安装单位具有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 ) 安装作业人员_人 ,持证上岗_人。基础险强度注 C35, ( ) 排水良好, 不积水。( ) 分段验收, ( ) 内容量化,( ) 验收人员签字。( ) 司机_人,信号指挥_人, 持证上岗_人。 附墙装置;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超过_米设置附墙架, 应安装_组, 己安装_组。( )力知限制器、超高限位器、变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动作准确。( ) 吊钩保险装置、卷扬机圈筒保险装置灵活牢固。( ) 吊钩未见施焊, 挂绳处断面磨损量未超过原高的 10% ( ) 塔吊重复接地电阻值运 10欧,( )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的起重机时, 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 ( 包括吊重物 ) 距离2米并有防碰撞措施。( )备注;说明;括号内填上 ( 表示有、做到 )、( 表示缺、做不到、做错、( 表示不必设、不是该类型 ) 备注;检查单位检查人员签名 受检查人员签名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