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9798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的发展讲义(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主讲:刘艳秋,,课程目录,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预测与决策 第四章 市场营销管理 第五章 管理会计 第六章 工程经济分析 第七章 价值工程简介 第八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九章 质量管理及质量体系认证,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思想,早期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思想与发展,学习内容,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行为科学理论,个体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领导效能理论,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 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国外很多企业家的书架上都放 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孙膑曾运用运筹学和 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齐王和

2、田 忌赛马,各出三匹马,每匹马出场一次,共赛三场,胜 数多者获胜。然而齐王具有优势,因为两人的三匹马以 速度快慢排一、二、三后,齐王的都分别比田忌的快一 些,如果这样比赛,齐王肯定以3:0获胜结果田忌以 2:1获胜,1. 我国古代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管理活动: 修建万里长城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丁渭修复昭君宫,管理思想: 顺“道”服从客观规律。或“守常”、“守则”、“循轨” 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讲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和能兴邦”、“和气生财”。 守信守信誉,提倡“诚工”、“诚贾”。 利器采用先进工具。墨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求实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管

3、子曰:“动必量力,举必量技” 对策运筹帷幄、一为预测、二为运筹。孙子兵法、田忌赛马 节俭我国理财和治生,历来倡导开源节流,崇俭拙奢。 法治依法治世,形成法制体系,实行“明法”、“一法”原则。,管理活动: 金字塔的修建 古罗马帝国的兴盛,2. 国外古代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管理思想: 授权“圣经”中的摩西授权 颁布法典古巴比伦国王的“汉漠拉比法典”,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认为劳动分工是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提出了“共同利益”的观点,认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 他认为,分工的益处主要是: 1.分工能增强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

4、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变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3.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查尔斯.巴贝奇,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关于机械和制造的经济效益,1832)将管理问题分为制造的经济原理和机械原理。对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原因,他认为:1 节省了学习时间,2可以减少原材料的耗费,3节省了公序转移的时间等等;还提出了工资加利润的分成方法。机械原理则主要是指如何有效地利用动力和材料及如何测定作业时间等。,罗伯特.欧文(罗伯特欧文是英国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欧文于18001828年间在苏格兰自己的几个纺织厂内进行了空前的试验。人们把他称为“现

5、代人事管理之父 ”),认为人的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盈利,就必须对人关心。,第二节 西方管理思想与发展,1841年10月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铁路火车对撞事件引发“管理运动” 马萨诸塞州议会做出决议:老板只拿红利,不管公司业务,聘请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士担任企业领导 第一次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社会出现对职业管理者的需求 学校开办管理专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管理运动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 1911年麻州议会铁路公司提高票价听证会 1912年美国国会科学管理理论听证会 第二次浪潮 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濒临倒闭进行改组 斯隆实行“集中决策控制下的分权制” 1923年通用汽车公司

6、建立了著名的“事业部制” 第三次浪潮 1924-1932年梅约在西屋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霍桑试验结果引起轰动,第一次提出注意人的因素,一、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美国人 曾任学徒、组长、工长、车间管理员、技师、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 持续研究操作方法和动作时间而形成科学管理理论体系 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 美国国会在1912年曾就泰勒的科学管理举行了听证会,泰罗的实验,经验管理:按过去的产量决定工作定额,工人凭

7、经验操作,动作没有规范 泰罗:按工时研究决定工作定额 “动作与时间研究”如何减少动作与时间 如何减少动作:将桌子上的一枚硬币拿到另一端? 动作分解:“用剪刀剪东西”分解为六个动作抓取剪刀、拿过来、东西放在刀口、剪下去、放回剪刀、放下东西,每个动作必需的时间? 著名的试验:搬运生铁试验,铁锹试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科学方法制定标准操作方法和工作定额 差别计件工资制 把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主张实行“例外原则”,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示意图,简 评,泰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 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有效管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工作定

8、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理职能的分离、例外管理原则等主张一直沿用到今日 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它把工人当作机器附属物,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法约尔,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经营管理之父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 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

9、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 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管理的一般原则 劳动分工 权利与责任原则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合理报酬,集权分权 等级链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 首创精神 团结精神,法约尔桥(Fayols Bridge),简 评,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 提出14项管理原则 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社会系统理论

10、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理论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MG2-5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结束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生产力发展迅速,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大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出现了“管理理论丛林”,1、社会系统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德纳 他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把两个或更多的人在协作中相互影响的观念、力量、期望以及思想视为社会系统。 正式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相互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对正式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2、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管理的关键是决策。

11、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调查研究;在已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多个可行方案;对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作出选择。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中采用满意准则,而非最优准则。其原因为建立数量模型有难度,信息不完全,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最优决策经常变化而无法实施,最优化过程中的投入有可能超过决策方案的改进。,3、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理查德约翰逊 弗里蒙特卡斯特 组织是一个系统,可以把系统分解成子系统来研究,即研究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和经营,使企业的各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进行设计和经营,使企业的各个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和运行。 研究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12、。,4、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 欧内斯特戴尔 从实践出发,研究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归纳,上升到理论,形成一些普遍性的规律来指导实践。,5、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伯法 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来表达计划、组织、控制,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决策中减少个人成份,做到科学化。 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方案的依据,考虑风险因素。 运用电子计算机。,6、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弗雷德卢桑斯、琼伍德沃德 强调管理行为、方法是和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的。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要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即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

13、取决于组织与环境。,管理科学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科学管理学派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操作方法和作业管理问题上,但管理科学学派突出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定量方法在作业管理上的应用。 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都体现了管理动态的特点。经验主义学派注重案例的研究,而权变学派试图建立起理论上的权变管理模型。 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和系统管理学派都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社会系统学派强调组织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用社会学的观点去分析管理问题。决策理论学派强调了决策在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系统管理学派则突出用系统观去分析管理问题,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重点在于建立适合于现代系统的组织结构。,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

14、主要流派小结,第四节、行为科学理论,MG2-22,行为科学的概念:是指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一门科学。公认的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及其他科学中在观点和方法上相仿的研究。 美管理百科全书(1982年版),研究人的普遍性为规律及一般方法的科学,一、行为科学的产生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这是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企业主感到单纯用传统管理理论

15、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利润。有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这就为行为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思考: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在管理学方面对人的研究,梅奥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方向。行为科学就在大萧条中的霍桑实验后开始兴旺起来了。,二、梅奥(Elton Mayo)与霍桑试验(Hawthorne studies),(1)1924年1936年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霍桑实

16、验。 霍桑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但试验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 在西方电气公司研究“照明对生产率的影响”,结论:照明与生产率无关。重新设计工作、工作中引入休息时间、改变工作日长度、个人奖金计划等对生产率的影响。,霍桑试验(Hawthorne studies),该实验在芝加哥的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里进行,历时9年,设计了四个阶段的实验 第一阶段是工场照明实验,研究照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考察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访谈实验,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征询职工意见、与职工进行交谈的实验; 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实验计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