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道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848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之道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领导之道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领导之道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领导之道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领导之道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之道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之道培训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之道 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 张国骥 教授,一、领导务必洞察人性 二、领导是一种思维 三、领导是一种境界 四、领导是一种艺术 五、领导与人才观 六、大道至简,引用众家学说,老子庄子 论语孟子 周易孙子兵法 淮南子 佛家 另加一些国外的思想,一、领导务必洞察人性,1、人性善,中国古人有四种人性观 : 1、人性无所谓善恶。 2、人性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 3、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 4、人性善。,孟子主张人性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人性好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苏轼前赤壁赋,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国

3、富论,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处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道德情操论,3、人性好赏识,曾国藩说: 规过于私室,扬善于公堂。 胡林翼说: 长官之于僚属,须扬善公庭,规过私室。,中国古人或近人说到的一些基本的人性 : 趋 善 避 害 趋 利 避 恶 渴 望 赏 识,二、 领导是一种思维 (以孙子兵法为例),孙子兵法论战略思维,1、全局思维,一曰

4、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2、全胜思维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3、先胜思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4、任势思维(有度势,有借势,有造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

5、如彍弩,节如发机。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5、全争思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三、 领导是一种境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人的境界从低到高有四等: 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 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 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一是探索精神。中华文化是有一种求索和变革精神的。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会通之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二是能容乃大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论英雄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是浩然之气 孟子: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是超然之心 佛

7、家: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坛经的“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四、领导是一门艺术 水与领导之道,天人合一,以天为则。 老子: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与天地精神往来,孙子:,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 上善若水。(老子),水有许多品质值得学习: 一曰不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二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保持一种平常心,不张扬,哪儿低就往哪儿流,越

8、深越静,宁静而达观。 三曰齐心。水有极强的凝聚力,一旦融为一体,荣辱与共,生死相依,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四曰坚韧。水至柔,柔而有骨,浪击礁石,一波一浪前赴后继,决不退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水滴石穿。 五曰包容。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六曰灵活。水有形而无形,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七曰透明。水无颜色,晶莹剔透,光明磊落,无欲无求。 八曰公平。水对万物一视同仁,器歪水不歪,是谓水平。 九曰强大。水既可细水长流,也能汹涌澎湃,水可无坚不摧,无攻不克,摧枯拉朽。,五、领导与人才观,1、孔子与孙子论领

9、导素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2、曹操论人才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3、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百岁老人周有光先生说韩愈是“人才学”的

10、鼻祖,韩愈发现了如下的“人才学定律”: 定律一:“识则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识马然后有马,识才然后有才。 定律二:“辱则无”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定律三:“食不饱,才不见”: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定律四:“意不通,才无用”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4、司马光论才与德关系,司马光: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

11、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危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孟子说: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5、才、学、识、德

12、,唐代史论家刘知幾: 史才、史学、史识。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加上史德,就形成了: 史才、史学、史识、史德。,6、德才称其位,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淮南子),六、大道至简,老子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五十七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老子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仲弓

13、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论语 朱熹解释“简”:“事不烦而民不扰。”,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顺天致性,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 神鹰与大自然之鹰,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张载),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岳麓书院讲堂对联,谢谢大家! 祝大家健康、快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