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765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三课:科技的发展与成就,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回顾:,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较全面的发展,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第三课:科技的发展与成就,2、政府措施:,(2)成立科研机构,(3)壮大科研队伍,(1)建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中国科学院、,归国“游子”、,政府培养,海归学子达3000多人,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科技力量,他们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

2、(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他们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开拓、发展和现代化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归国潮,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第三课:科技的发展与成就,2、政府措施:,(2)成立科研机构,(3)壮大科研队伍,(4)编制远景规划,(1)建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中国科学院、,归国“游子”、,政府培养,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国防科技:两弹一星,“两弹”:原

3、子弹、导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不到3年时间,而同样技术的发展速度,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1970年4月24日,酒泉,“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重量超过苏美的第一颗卫星。,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

4、哪些吗?,资料回放,“两弹元勋”邓稼先,“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26岁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长期奋战在核基地,结婚30年,与真正妻子在一起不到3年。 一次,航投试验失败后自己受到致命的辐射伤害,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但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得知患癌症,倒在病床上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

5、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年1986年),各抒己见,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待这种观念?,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

6、。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谈一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国家面临战争的威胁。 c.打破美苏核垄断,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我国的核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7、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众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生物技术:,照片由南非摄影家卡文卡特拍摄于1993年的苏丹。,饥饿的女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

8、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垂死的女人,合作探究:如何解决饥饿和粮食问题这一世界性的问题?,我们中国农民这么一种说法,“吃饭靠“二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问什么这么说?,1)邓小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1951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 1976年到1988

9、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计算,每年多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国际上把它当做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 “第五大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东方魔稻,改革开放前的科技成就:,国防科技,医学:,农业:,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

10、5),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文革期间的科技,特征: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严重挫折: 文革”期间,中科院在北京地区有18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其中80受到批判,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叶渚沛、张宗燧、邓叔群、胡先辅等多人被迫害致死。,下列哪鞋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B、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第一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E、籼型杂交水稻,B. D.

11、E,文革期间的科技,突破性进展:,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 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口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后,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经济建设必需依靠科技,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从实际出发进行科技体制改革。,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3、意义: 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12、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1、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科技规划的实施(即863计划、火炬计划),什么是863计划?,指1986年3月3日提出,经论证后中央批准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全面、规范、长期的系统计划,有力协调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

13、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什么是火炬计划?,(1)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国防: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 和平利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科研。如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2)空间技术: 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1990年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2主要成果,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3)运载火箭研究: 1980年,发射远程运载火箭成功。 19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5次神舟号

14、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 2003年,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信息技术: 1983年,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5)生物工程: 2001年至2002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我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

15、),3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少得可怜,只有30多个;科研人员奇缺,不足2万人。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只有200多名研究人员,那为什么新中国科技还是取得了重大成就?,思考题,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发展;,2、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重视科技人才。,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积极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1)20世纪80年代以前: 侧重点:国防科技发展迅速 原因:A、新中国成立后,

16、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B、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C、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D、中国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需发展尖端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的安全。,(2)20世纪80年代后: 侧重点:各项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战略 原因:A、80年代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B、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建国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刚刚起步,物质基础薄弱,国家安全缺乏保障。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 O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