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转染原理步骤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67574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质体转染原理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脂质体转染原理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脂质体转染原理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质体转染原理步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源基因进入细胞主要有四种方法:电击法、磷酸钙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和病毒介导法。电击法是在细胞上短时间暂时性的穿孔让外源质粒进入;磷酸钙法和脂质体法是利用不同的载体物质携带质粒通过直接穿膜或者膜融合的方法使得外源基因进入细胞;病毒法是利用包装了外源基因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使得其进入细胞。但是由于电击法和磷酸钙法的实验条件控制较严、难度较大;病毒法的前期准备较复杂、而且可能对于细胞有较大影响;所以现在对于很多普通细胞系,一般的瞬时转染方法多采用脂质体法。学习和掌握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的主要方法脂质体介导的转染。了解外源基因进入的一般性方法,观测外源蛋白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为染色准备实验材料。上图

2、所示是脂质体介导转染的示意图,它显示了外源质粒进入细胞的一般过程。外源基因进入细胞主要有四种方法:电击法、磷酸钙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和病毒介导法。电击法是在细胞上短时间暂时性的穿孔让外源质粒进入;磷酸钙法和脂质体法是利用不同的载体物质携带质粒通过直接穿膜或者膜融合的方法使得外源基因进入细胞;病毒法是利用包装了外源基因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使得其进入细胞。但是由于电击法和磷酸钙法的实验条件控制较严、难度较大;病毒法的前期准备较复杂、而且可能对于细胞有较大影响;所以现在对于很多普通细胞系,一般的瞬时转染方法多采用脂质体法。本次实验采用的脂质体是promega公司的TransFast脂质体试剂,它是一种阳

3、离子脂质体和中性脂质体的混合物,是对于本次实验中采用的293T细胞优化的转染试剂。293T细胞MyoD表达质粒和EGFP表达质粒DMEM培养基链霉素/青霉素(双抗)PBS(磷酸盐缓冲溶液)酒精灯废液缸血球计数板涡旋振荡器35mm培养皿转染管细胞传代(2) 弃掉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用1ml的PBS溶液洗涤两次。(5) 用Tip头多次吹吸,使细胞完全分散开。细胞转染1)转染试剂的准备2) 选择合适的混合比例(1:11:2/脂质体体积:DNA质量)来转染细胞。在一个转染管中加入合适体积的无血清培养基。加入合适质量的MyoD或者EGFP的DNA,震荡后在加入合适体积的转染试剂,再次震荡。7) 加入混合液,将细胞放回培养箱中培养一个小时。第二次细胞传代在转染后24小时,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再次进行细胞传代,按照免疫染色合适的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