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4759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的文化和礼仪概述(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 Culture and Etiquette of British,英国的文化和礼仪,The Culture of British,The Etiquette of British,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 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 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英国本土位于大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国徽,首都伦敦是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伦敦的主要景点有: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大英博物馆、威斯敏斯特宫、伦敦塔、海德公园、格林尼治天文台、福尔摩斯博物馆、大本钟、

2、伦敦塔桥、伦敦眼、特拉法尔加广场。,伦敦塔桥,白金汉宫,大本钟,伦敦眼,牛津大学,政体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 但实权在内阁。 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自Lancaster与York 的玫瑰战争(1455-1485)起,玫瑰即成为英格兰的象征。 当时代表Lancaster皇室的是红玫瑰,代表York皇室的是白玫瑰。约克郡人 (Yorkist)的政权于1485年8月22日李察三世被亨利七世在Bosworth击败后瓦

3、解。当亨利七世与伊丽莎白结婚时,这二种玫瑰合而为一白蕊的红玫瑰。 在英国,把玫瑰定为国花,以表示亲爱,又因茎上有刺,表示严肃。,1. 英国人之间确实是握手的,只不过是越少越好。一般认为,与相识的人握手,一生中一次就够了。 英国人喜欢握手时简短、有力、毫无拖延之意(brief and firm)。标准的问好和回答都是说How do you do,礼节也就到此为止了。外国人如果认为How do you do内含一个问号,而做出相应的回答,那在社交上就无人理会了。,英国人的礼仪,2. 大多数英国男士从不与其 他男士拥抱或亲吻,那是留给球 运动员和外国人去做的。 女士可以吻一边或两边面颊; 亲吻时,吻

4、者用嘴做一个亲吻 的口形,发出适当的响声,并 正好在接受者能听到的范围之 内。男士在问好时也可以吻女 士,但也仅限于面颊部位而已。,3. 在公共场合,英国人极力避免与生人有肌肤的接触,即使无意的接触也要避免。万一发生了这种情况,不必过分道歉,但决不能借此便交谈起来。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时情况难免,与陌生人有肢体接触是允许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要避免眼神的接触。,4. 排队时是英国人可以不经正式介绍就互相交谈的几种场合之一,此外还有如遛狗的时候。 如果与英国人一同陷入了某种困境,比如在地铁隧道之类的地方,可以一起唱歌,甚至交谈知心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打算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二)英国

5、人的分寸,掌握分寸是一种受珍视的理念,对英国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英国人对这一理念的尊重反映在他们对“太过分”的人共有的厌恶之情。 行为举止方面的“太过分”有如下表现:情绪的过分显露、喝得烂醉或讲下流笑话及对此哄笑。,(二)英国人的分寸,英国人不喜欢当众吵闹。谁如果这样做就肯定不对,即使他们本来是对的也不行。吵吵闹闹、小题大做是失礼的。 对英国人来说,不管在哪儿,几乎对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懒洋洋的无所谓的态度才算是举止得当,尽管有的人内心可能很愤怒。即使在爱情方面,也只能关起门来表露感情,否则就有伤大雅了。即使关着门,也还要有分寸。,(三)英国人的传统观,英国是非常怀旧的民族,几乎视传统和习俗高于一

6、切。至于这些传统究竟源自何处,又是如何沿袭下来的,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是传统,对他们来说就够了。 对于英国人来说,传统代表延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在变化的时代,传统给了他们一种永恒感。就像一件穿旧了的、袖子上满是窟窿的套衫,那是熟悉的东西,给人以慰籍。,(三)英国人的传统观,“传统”这个词的含意是,某物靠自身的优点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应该被保存下来,如红色的邮筒、连帽粗呢风雪大衣、果子酱、八月银行假日、品脱等。 不管是公众的还是私人的庆典,总有一大堆这样的人:有倒着走路的,有乘镀金四轮马车游行的,还有穿绣花围裙、长统袜和短披风的。 法官至今还戴18世纪的假发套而没有人嘲笑。在下议院,提出程序

7、问题的议员们戴一种折叠式的大礼帽也无人窃笑。这样做肯定是对的,因为从来就是这样。这是传统。,(四)英国人的幽默感,英国人的幽默大都深奥微妙,并隐晦得令人难以捉摸。他们很少想什么说什么,而倾向于轻描淡写、留有余地。于是,在交谈时他们回避事情真相,以免可能引起冲突,而在他们的幽默中又嘲笑这种回避。 英国人常常乐于自嘲。你只要抱怨英国生活的某些方面相当糟糕,他们就会高兴地讲述永不准点到达的事,讲由于官僚主义的失误而导致诚实的公民自杀的事,讲食物如此令人作呕以致狗都不吃的事。,(五)英国人的动物情结,英国人有句格言:爱动物的人不可能太坏。英国人喜爱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他国家的人养动物主要是为了看守财产,

8、或者是科学兴趣,或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英国人养动物不是这样,而是为了有个伴儿。 动物,尤其是宠物,对英国人的生活至关重要。英国人一般不太善于相互交谈,但与动物对话却很擅长。,(五)英国人的动物情结,宠物主人的家是动物的殿堂,最好的座位、最暖和的地方、最精致的食物,理所当然地都奉献给了这些家神们。英国人每年给宠物买食物花去的钱大约是十七亿,是茶叶和咖啡总销量的两倍。 猫、狗、鹦鹉和豚鼠的不好表现都是可以原谅的,但要是孩子们如此行为,那就可能要大受批评了。人们认为宠物几乎是不可能有错的。因此,当狗咬了人的时候总是人的错,即使他只是个过路人。,(四)英国人的幽默感,英国人说话喜欢嘲讽,也期望

9、别人赞赏这种反话。例如:一位登山者对另一位说:“地图上说只有六英里,而你领着走了十英里。” “是啊,但是走十英里给人一种更大的成就感。”,(六)英国的茶俗,中国茶叶十七世纪传入英国。从此,饮茶逐渐在英国形成习俗。英国的“午后茶”(afternoon tea)世界闻名。 午后茶大约始于19世纪初期。据说由一位名叫柏福德的公爵夫人首创。这位夫人喜欢饮茶。她觉得每天午餐和晚餐之间相隔的时间太长,于是有一天午后四点钟,邀请几位亲朋好友前来喝茶聚会。虽然仅是红茶一杯,在茶内略加一点白糖、牛奶,并供给若干糕点而已,却既解渴,又充饥,还联络感情,可谓一举三得;而且简单又有情趣,经济而又实惠,大受欢迎。后来上

10、流社会纷纷仿效,逐成习俗。 另外英国还有一种high tea或meat tea,是下午五至六时之间有肉食、冷盘的正式茶点。,(七)英国人的帽子习俗,提到英语hat in the hand这个成语,不禁使人想到许多英国电影中那些大腹便便的绅士们夹着文明棍、手拿礼帽向人施礼的恭敬模样。事实上,在英国,许多社交和生活习俗都与帽子有关系。假如一个男客人去拜访朋友,他进入客厅后,就一定要脱下帽子。如果你去亲戚朋友家赴宴,进入餐厅后,应把帽子挂起来或放在近旁的椅子上,切不可放在餐桌上。在街上遇见熟人,女子只需点头微笑或打个招呼,男子一般都应脱帽施礼。 在英语中,hat in hand(也作ones hat

11、 in ones hand或with ones hat in ones hand)这个成语就有“十分恭敬”的意思。另一个成语为take ones hat off to sb. 其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而引申意思为“敬仰某人”。又如hats off to sb.或raise ones hat to sb.指见面时脱帽向人致敬。遇见熟悉的人也可touch ones hat to sb.,意为手触帽边而表示打招呼。碰到高兴的事而throw up ones hat (高兴地把帽子抛向空中)也是常有的事。 更为有趣的是,英国议会曾有一项规定:议员不得戴帽子进入议会厅,而在发言时又必须戴上

12、帽子。因此,许多议员索性光着脑袋进入议会厅,发言时则戴上议会厅准备的一顶公共帽子。于是在辩论激烈时,就可以看到一顶帽子被争着发言的人抢来抢去,其情形十分荒唐可笑。,(八)英国人对老年人的态度,在英国,年纪大、资格老并不足以获得权威。事实上,现代生活发展如此之快,老人常常会显得讨厌与落伍。所以人们常常听到一些组织呼吁“我们需要年轻的血液”。与那些年纪大、工作时间长然而有的经验已经过时了的人相比,年轻人的精力和现代的办事方式就让人觉得更容易获得成功。老一代人的明智者很清楚这一点。他们或者努力保持自己心理的年轻,与时俱进,或者让位于年轻人。 因此,成年的英国人不愿意衰老或显得比自己的实际年龄大。尤其是女性,为了保持对异性的魅力,希望“青春常驻”。对成年女性来说,没有比“你看起来真年轻!”更好的恭维了。而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女性的发式、化装及衣着显示出人为地使自己显得年轻的迹象,人们则对此持贬抑态度,会说她“显得俗气”。,谢谢观看,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