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3864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8.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述(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组织在完成了结构设计、人员配备之后,管理任务并没有结束。因为,内外环境随时都在变化,组织必须适时进行变革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2,自然界里最后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 达尔文,3,引入故事:温水煮青蛙,“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

2、适而水中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4,引入故事:温水煮青蛙,“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而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5,引入故事:温水煮青蛙,组织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组织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管理者应有一根敏感的神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较早地发现变革的导火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3、6,每一个组织,不论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企业,还是各种政府机构,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变革,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取得进步。 【英】伯纳德伯恩斯,7,第十二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8,本章主要内容,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管理组织变革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9,组织变革 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0,一、组织变革的动因,(一)组织变革的现实意义 哈默和钱皮公司再造提出 三“C”力量顾客(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变革(change)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其中尤以变革最为

4、重要 “变革不仅无所不在,而且还持续不断,这已成了常态”。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过去如何成功,都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我并与之相适应。,11,(二)组织变革的动因,1.外部环境因素,政治:八项规定内容是这样的:“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13,2、内部环境因素 组织目标、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个人价值观、权力结构系统、管理水平、管理方法、人际关系、产品方向、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现状、员工的精神面貌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促使组织进行变革。,(二)组织变革的动因,14,2、内部环境因

5、素,(二)组织变革的动因,15,二、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一)组织变革的类型 按照组织变革的不同侧重,分为以下四种: 战略性变革: 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 结构性变革: 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16,(一)组织变革的类型 流程主导性变革: 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 小故事:不拉马的士兵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是指组织必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17,不拉马的士兵,一位年轻

6、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训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单位训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询问原因,得到的答案是:训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 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训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在过去,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而马车拉炮也早就不存在了,但训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

7、国防部的嘉奖。,18,管理者应有一根敏感的神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较早地发现变革的导火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同时,管理者要有系统的观念,在实施变革时不能忽略工作流程的调整,从而发现哪些工作已经不再需要,或者工作流程的哪些环节已发生了变化。,业务收缩,并购,组织文化的重构,这种属于哪种变革呢?,变革的程度与速度不同,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工作对象不同,组织为重点的变革,以人为重点的变革,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经营状况 不同,主动性变革,被动性变革,维新变化、我们的改革开放都属于那类变革呢?,21,(二)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 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8、,22,三、组织变革的内容,案例1 通用电气基于竞争环境的组织结构变革,1971年通用电气的“战略事业单位”改革,是因为它遇上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激烈竞争。这时候企业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巩固市场地位”。基于这样的一个战略重点,通用电气就致力于提升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和企业市场竞争策略的灵活性,于是“战略事业单位”这种“特种部队”形式的组织单元就应运而生。,70年代中期,美国遭遇能源危机与通货膨胀,经济一片萧条。这种时刻并不适合继续扩大投资和再生产,“如何避免资源浪费和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成为通用的核心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琼斯推行了“执行部制”的组织改革,企业最高层的

9、领导从繁忙的日常事务里解脱出来,把精力聚焦于长期战略的制定和资源在集团内的调控,为通用电气这条商界的巨轮驶出经济衰退的浅水区指明方向。,到了80年代,美国经济再度复兴加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日新月异,经常会出现“战略赶不上环境”的情况。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下,琼斯当初的组织改革给通用电气带来的积极意义已经逐渐消失。同时,由于通用电气两次组织变革所走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战略事业部”的改革是放权,而“执行部”的改革是集权。这种相互制衡的结果使通用电气出现明显的官僚化倾向。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消除组织内部的官僚习气,韦尔奇为通用开出了著名的“扁平化”药方。,问题: (1)通用电

10、气初次变革后,形成了何种模式的组织结构,优缺点何在? (2)通用电气三次变革,针对何种不同环境,着重解决的问题又是怎样的。,(1)事业部制。优点:便于组织实现专业化和内部协作;最高管理部门可以摆脱日常事务;各个事业部作为自治单位,从整体观点组织部门业务等。缺点:机构重复,造成管理人员浪费;各事业部独立经营,考虑问题从本部门出发,忽视整体企业利益。 (2)“战略事业部”应对的是成长性经营环境下的激烈竞争,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执行部”的意义在于是衰退或者平衡经营环境下的资源调控,“扁平化”改善的是官僚组织的应变能力。,28,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

11、变革三部曲):解冻、变革、再冻结,三、组织变革的程序 之库尔特.卢因的三步骤变革过程,30,(二)组织变革的程序,1.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 需要进行组织变革的征兆:机构臃肿、决策失误、工作无效率、沟通不灵、业绩不佳、缺乏创新。 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 3.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4.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31,组织变革程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二)组织变革的程序,华为,华为自1988年十几个人举债2万元创业,至2009年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海外收入比例为53.5%,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成为国际排名仅次于爱立信的世界级移动设备企

12、业。华为之所以能在高技术、高品质、高服务水平、高竞争环境的国际通信行业中胜出,成为行业标杆企业,是华为22年间进行的不间断管理变革的结果。回顾华为的管理变革,主要经过了自主优化、引进复制、创新发展三个阶段。,自主优化阶段:该阶段从1988年持续到1998年,本阶段的主要变革工作:华为基本法起草、QC品质圈实施、ISO质量体系认证、各职能优化。 本阶段的管理变革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如研发管理变革,强调了战略机会点把握、注重研发速度与集中优势兵力,这在华为发展初期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为企业快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自主优化也是痛苦的,摸着石头过河,进展缓慢而且经常走弯路,以华为基本法为例,聘请了人民大

13、学6位教授,耗时3年,八易其稿出炉,然而出炉不久便被打入冷宫,很少被任正非提及,实际上并未发挥“指导华为前进” 的理论作用。 88年至98年管理变革的主体是华为,虽然由于员工们局限性以及经常被事务性工作所困挠,无法在管理模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于当时创业期的华为来说,这次管理变革满足了当时的管理需要,也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变革文化。,引进复制阶段:引进复制西方管理体系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至2008年。华为陆续与IBM、Hay、Mercer、PwC、德勤、FhG、盖洛普、NFO-TNS、Oracle等公司合作,进行了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客户满意度等六个方面的变革。 在这一轮

14、管理变革中,华为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包括研发、销售和核心制造的高技术企业,并以建立流程化组织为目标。同样以研发工作为例,主要是成立由市场、开发、服务、制造、财务、采购、质量组成的团队(PDT),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及工具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和决策,确保产品研发全过程的信息透明与客户需求目标的一次性满足。 同时本阶段也进行了信息化实施工作,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了流程管理电子化、业务信息数据化。建立了从客户端(需求)到客户端(供应)的简洁、规范的信息化控制体系,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实现了企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改造。 复制阶段变革的主体是咨询公司,他们帮助华为建立起了各种体系化

15、、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使管理的可控性与透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随着西方管理体系在华为建立,西方体系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体系中过多的流程控制点,不但降低了运行效率,而且易于滋生官僚主义及教条主义,这使得管理变革又一次提上了日程。,创新发展阶段:金融危机是中西管理模式的分水岭,企业家开始客观评价西方管理模式,基于西方管理模式的管理创新成为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新特点。华为在本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了以一线作战需求为中心的组织与流程变革。 为有效执行各地区部、代表处、产品线、后方平台的一线作战模式,本阶段主要确定了以代表处系统部铁三角为基础的,轻装及能力综合化的海军陆战队式的一线组织结构;借用了美军参谋

16、长联席会议的组织模式,提出了片区的改革方案;并提出了“蜂群”的迅速集结与撤离的一窝蜂战术要求。,在这一阶段,任正非不再强调西方管理的先进性,而是强调创新与自我复制,提出“要善于总结我们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规范,使之标准化、基线化,有利于广为传播与掌握”。这不但是本次变革的指导思想,也为华为未来管理变革指明了方向。 就华为22年的管理变革轨迹来看,企业管理变革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持续变革,使企业始终处于高效运作状态,这样才能确保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驱离的力量,滞留的力量,现有位置,期望位置,38,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管理变革的阻力个体阻力,管理变革的阻力组织阻力,西南大学:33学院 1、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地理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管理变革阻力:综述,管理 变革的阻力,心理上的障碍,留恋既得利益,对革新者怀有成见,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惯性与保守倾向,1、心理上的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