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5461623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7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BBC=EC,AC=DCCBC=DC,A=DDB=E,A=D2(2019恩施州)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A11B5.5C7D3.53(2017贺州)如图,在ABC中,ABC=45,AC=8cm,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是()A4cmB6cmC8cmD9cm4(2018海南)如图,a、b

2、、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BCD5(2017珠海)点(3,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3,2)B(3,2)C(3,2)D(2,3)6(2017十堰)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A7cmB10cmC12cmD22cm7(2017新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5C12或15D188(2017烟台)下列各运算中,正确的是()A3a+2a=5a2B(3a3)2=9a6Ca4a2=a3D(a+2)2=a2+49(2016西宁)下列分解因式

3、正确的是()A3x26x=x(3x6)Ba2+b2=(b+a)(ba)C4x2y2=(4x+y)(4xy)D4x22xy+y2=(2xy)210(2017恩施州)把x2y2y2x+y3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y(x22xy+y2)Bx2yy2(2xy)Cy(xy)2Dy(x+y)2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2017资阳)如图,在RtABC中,C=90,B=60,点D是BC边上的点,CD=1,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P是直线AD上的动点,则PEB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12(2017黔西南州)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

4、=DE,则E=_度13(2017枣庄)若,则a+b的值为_14(2017内江)若m2n2=6,且mn=2,则m+n=_15(2017菏泽)分解因式:3a212ab+12b2=_16(2017盐城)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x=_17(2017南京)使式子1+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18(2016茂名)若分式的值为0,则a的值是_19在下列几个均不为零的式子,x24,x22x,x24x+4,x2+2x,x2+4x+4中任选两个都可以组成分式,请你选择一个不是最简分式的分式进行化简:_20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分子分母中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且为最简分式是 _三解答题(共8小题)21(2017遵义)已知实

5、数a满足a2+2a15=0,求的值22(2017重庆)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满足23(2007资阳)设a1=3212,a2=5232,an=(2n+1)2(2n1)2(n为大于0的自然数)(1)探究an是否为8的倍数,并用文字语言表述你所获得的结论;(2)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自然数,则称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试找出a1,a2,an,这一列数中从小到大排列的前4个完全平方数,并指出当n满足什么条件时,an为完全平方数(不必说明理由)24在ABC中,若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E和点F分别在AB和AC上,且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如图(1),则可以得到以下两个

6、结论:AED+AFD=180;DE=DF那么在ABC中,仍然有条件“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E和点F,分别在AB和AC上”,请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若AED+AFD=180(如图(2),则DE与DF是否仍相等?若仍相等,请证明;否则请举出反例(2)若DE=DF,则AED+AFD=180是否成立?(只写出结论,不证明)25(2016遵义)如图,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1)当BQD=30时,求AP的长;(2)当运

7、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26(2005江西)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放成如下图的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证:ABED;(2)若PB=BC,请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27(2017沙河口区一模)如图,RtABC中,C=90,AC=3,BC=4点M在AB边上以1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B运动,运动到点B时停止连接CM,将ACM沿着CM对折,点A的对称点为点A(1)当CM与AB垂直时,求点M运动的时间;(2)当点A落在ABC的一边上时,求点M运动的时

8、间28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同侧作ACD和BCE,且CA=CD,CB=CE,ACD=BCE,直线AE与BD交于点F,(1)如图1,若ACD=60,则AFB=_;如图2,若ACD=90,则AFB=_;如图3,若ACD=120,则AFB=_;(2)如图4,若ACD=,则AFB=_(用含的式子表示);(3)将图4中的A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至少在BD、AE中的一条线段上),变成如图5所示的情形,若ACD=,则AFB与的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7铁岭)如图,在

9、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BBC=EC,AC=DCCBC=DC,A=DDB=E,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别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B=E可利用SAS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AC=DC可利用SSS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DC,A=D不能证明ABCDE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E,A=D可利用ASA证明AB

10、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2019恩施州)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A11B5.5C7D3.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作DM=DE交AC于M,作DNAC,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N=DF,将三角形EDF的面积转化为三角

11、形DNM的面积来求解答:解:作DM=DE交AC于M,作DNAC,DE=DG,DM=DE,DM=DG,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DF=DN,在RtDEF和RtDMN中,RtDEFRtDMN(HL),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SMDG=SADGSADM=5039=11,SDNM=SDEF=SMDG=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作出辅助线,将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另外的三角形的面积来求3(2017贺州)如图,在ABC中,ABC=45,AC=8cm,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是()A4cmB6cmC8cmD9cm考

12、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FBD=CAD,AD=BD,证DBFDAC,推出BF=AC,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F是高AD和BE的交点,ADC=ADB=AEF=90,CAD+AFE=90,DBF+BFD=90,AFE=BFD,CAD=FBD,ADB=90,ABC=45,BAD=45=ABD,AD=BD,在DBF和DAC中DBFDAC(ASA),BF=AC=8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推出DBFDAC4(2018海南)如图,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逐个验证,做题时要找准对应边,对应角解答:解:A、与三角形ABC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B、选项B与三角形ABC有两边及其夹边相等,二者全等;C、与三角形ABC有两边相等,但角不是夹角,二者不全等;D、与三角形ABC有两角相等,但边不对应相等,二者不全等故选B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