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074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讲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总结其经验教训。,毛泽东: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亮剑天安门从国庆阅兵看新中国武器发展历程,世界军事2009年第11期,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1.前提:,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

2、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1952年基本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前提: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恢复。 2.纲领:,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953年过渡时期(19491956年)总路线(“一化三改”)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公有,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特点:,总路线,“一化三改”,1.前提: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恢复。 2.纲领:,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953年过渡时期(1949

3、1956年)总路线(“一化三改”)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3.开端: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材料一: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材料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

4、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现实: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 历史:重工业基础差 外部:苏联经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特点,产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区域:,东北,二、三大改造,1、原因:,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1.指导方针:,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1956),5.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

5、主义公有制。,二、三大改造,3.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4.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平赎买 最具特色,2.原因:,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材料一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有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材料二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

6、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评述,材料一、二反映什么问题?,6、存在问题,过急、过快、单一,主要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 的农业国 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社会制度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意义,二、曲折发展的十年(5666),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6,(2)内容,(1)背景,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20世纪5070年代 工

7、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58年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又下降趋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届二次会议,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挫折(“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指导思想:,左: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实质:,“左”倾冒进错误,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后果:,特点:,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正如前副总理薄一波所说:“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七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国家统

8、计局编一九八三年 中国统计年鉴,-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材料二 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受到严重削弱,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年比1957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8;农业不能为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粮食、油料、原料等农产品。 材料三 工业内部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片面追求“以钢为纲”,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使其它部门无法正常生产。1959年8、9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23,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34。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增加大量职工和投资,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社会购买力和可供商品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

9、市场紧张。,破坏生产力; 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困难; 严重破坏环境(乱砍乱伐,水土流失),教训:,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材料四 最严重的是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尤其是高估产高收购,严重挫伤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全国出现大面积粮荒,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民公社运动,特点:,“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运动,特点:,“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空山吃坐,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探究:此图说明“人

10、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 种负面影响?,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运动,特点: 后果:,“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社会 生产力 ,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困难。,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三年经济困难(5961),死亡率,1956-1962年(千人死亡数),-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获取信息,19591961年,全国死亡率较高,特别是1960年。农村的死

11、亡率超过农村。(表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造成中国经济困难,特别是对农村。(深层),三、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2.挫折“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年),(1)农村纠“左”。 (2)八字方针“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巩固,指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 。充实,指以少量的投资来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 。提高,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2400万担,3400亿

12、斤,比上年增长11.6%,实际达到,2200万担,3216亿斤,比上年增长8.5%,原计划,棉花,粮,农业产值,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 调整的轨道,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用一句话概括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建设,虽然但是,四、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问题情境: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文化

13、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67、68年),(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复苏),(回升),(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 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

14、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文革”十年(19661976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 ,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成功与失误,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八字方针,学史明智,你最深刻的感悟是,4、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 “大跃进”

15、 B 人民公社化 c .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5、“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 ”“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 A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 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C 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A,A,3、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D,4.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C,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私有制,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生产合 作社,公私 合营,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