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6073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讲义(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许庄初中 刘红丽,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 二、修订稿与实验稿内容对照学习的几点体会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内容解读,一、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一)语文课标修订的背景,1、2001年7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9月,全国各实验区积极投入到义务教育改革实验的过程之中。,2、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曾组织了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3、2011年课改10年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二)语文课标修订的原则,一、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坚持

2、改革方向,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温儒敏),二、修订稿与实验稿内容对照学习的几点体会,(一)七个坚持 (二)六个变化 (三)五个加强 (四)四个亮点 (五)三个基础,(一)七个坚持,1、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3、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4、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

3、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5、坚持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7.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故步自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二)六个变化 1、适当减负。 2、更加重视写字和书法的学习。 3、针对课程改革实验稿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新理念。 4、写作教学方面坚持的理念。 5、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

4、6、关于教材。,(三)五个加强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标准(2011版) “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加写了: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五个加强,2、进一步突出课

5、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4、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强调语文学习的特点。 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清楚。调整相关的表述,使各学段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 有的地方适当降低难度。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明确要求和防止。 5、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加大了改革力度。,(四)四个亮点 1、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四)

6、四个亮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四个亮点,3、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1)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 (2)适当降低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3)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 。 (4)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4、非连续文本的提出。 从第三学段开始,阅读教学提出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

7、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不是由段落构成,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四)四个亮点,(五)三个基础,1、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2、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好基础; 3、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标准(2011版)整体印象:,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

8、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解读,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包含引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几个方面。,1、概述了语文课程是什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第一,说明这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

9、的各个领域。” 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2、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前言”中指出: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前言”中说: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

10、言”中指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曾发表在某报的一篇中学生作文可以反映问题的严重程度。作文摘录如下:,“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 JJ的BF一个劲地对我的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一个PLMM,真是BT啊,7456 ”,(JJ指姐姐,青蛙指丑陋的,BF指男朋友

11、, PMP指拍马屁,PLMM指漂亮妹妹, BT指变态,7456 指气死我了。),(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课程基本理念,标准(2011版)秉承了标准(实验稿)的四条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制,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

12、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个方面提出要求。 第一条和第二条是新加的。第一条强调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遵循原则。第二条强调了语文课程学习的途径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标准(2011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增加了一段概括性语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提出的。,第一方面 识

13、字与写字,一、课程目标与内容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四学段: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二) 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二、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一)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注

14、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三)高度重视写字姿势与习惯,明确评价要求。,第二方面 阅读,一、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规定了阅读方法和技能方面的目标 1、加强朗读 2、重视默读 3、学习略读和浏览 4、强化诵读,标准(2011版)规定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学段),标准(2011版)规定的默读目标是:,学习默读。(第一学段)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 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

15、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第四学段),关于略读和浏览的目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学段)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三学段)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第四学段),第四学段在诵读方面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二)有关阅读的知识学习目标,1、词语与句子 2、语文常识,从语言文字运用角度规定了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目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16、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三学段)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四学段),“重要词句” 的主要特点,1、生动形象的词语。 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就通过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2、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句子。 这样的语句一般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如,羚羊木雕结尾“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3、含义深长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一般含义深刻,寄寓着作者独特情感。比如,孔乙己结尾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因为使用修辞手法,是文章生动精彩,很值得仔细体味。比如,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