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理论(荧光灯)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58388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理论(荧光灯)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玻璃理论(荧光灯)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玻璃理论(荧光灯)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玻璃理论(荧光灯)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玻璃理论(荧光灯)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理论(荧光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理论(荧光灯)(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玻璃理论,在制灯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有 关玻璃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有 助于对工艺过程的认识,目录,1、玻璃及其结构 2、粘度 3、成分 4、热的传导性 5、电的传导性 6、机械强度 7、热膨胀和应力 8、表面张力 9、分类,1、玻璃及其结构,玻璃是几千年以前在自然界中发现的一种材料。这种材料非常坚硬,可以用于制作刀、箭以及类似的东西。 当这种材料可以人工合成时,玻璃就有多种用途,制灯就是其中之一。 大多数普通玻璃的基础成分是沙子(SiO2),其基本的分子结构是四面体,其他的材料可能有另一种结构,如盐(NaCl)的基本结构就是立方体。,Si4+,O2 -,Cl -,Na+,Fig.1,Fig.2

2、,和液体相比,从“熔融”状态开始,这四面体没有相互联结,通过缓慢的冷却,可以达到一个规则的多面体结构,其中所有的结合力是相等的。,普通盐晶体,理想的SiO2晶体(二维示意图),通常情况下,当结晶速率大于冷却速率时,就会形成“理想的”晶体结构。,Fig.3,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液体迅速冷却,就会变得非常粘滞,不同的离子的流动性将很低,就不能形成规则形态(晶体)。这就是玻璃,具有不规则结构。当然,玻璃要比相应的晶体结构具有更高的能量状态,因为比容较大。 因此,玻璃始终具有晶化的趋势。在温度的作用下离子的流动性增加或降低,而这种趋势与之相对应。(见粘度-温度曲线),不规则结构,Fig.4,这种不规则结

3、构有何作用? 非晶体结构说明,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但是,逐渐地从固态转变成液态,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在熔化过程中,由于加热激发,使联结松动,也就是说,在某个平衡点周围的成分振动一定的时间后,成为游离状态,如同在液体中一样,在物体内移动。 由于结合力不等,最弱的地方首先开始断裂,而后较强的断裂(7环第一,6环第二,接着5环,等等),4,6,7,4,6,3,晶体,非晶体,和非晶体的逐渐断开相比较,结晶体材料的所有结合力是相等的,其变化是急剧突然的。,Fig.5,这样逐渐转变的特性可以让我们用不同于其他材料(如金属)的加工方法来处理玻璃。 这种状态用粘度来描述,另外,热传导性能和表面张力,三者是有关

4、玻璃加工的最重要的特性。,2、粘度,粘度即流动的阻力,用“泊”表示。粘度与流动性相对立,即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反之亦然。例如: 水的粘度(20 时):0.1 POISE;糖浆的粘度( 20 时):300 POISE; 蜡的粘度( 20 时):1010 POISE;软玻璃的粘度( 20 时):1020 POISE;( 600 时):1010 POISE;(1200 时):103 POISE;,为了描述玻璃特征和比较不同的玻璃,美国测试材料协会在粘度-温度曲线上定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点,这些点与典型的玻璃特性相关。,应力点 在此粘度点上,应力在几小时内可以消失 退火点 在此粘度点上,应力在几分钟内可

5、以消失 美国软化点 在此粘度点上,玻璃由于自身的表面张力和重力 的作用而变形,并且玻璃开始粘滞 工作点 在此粘度点上,玻璃可以用经济的设备进行加工 PHILIPS 为了玻璃加工的目的,提出了另一点,即 PHILIPS 软化点。 PHILIPS 软化点 玻璃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并且内部应力在 几秒之内消失 熔化点 玻璃没有熔化点而只有熔化范围,熔化点被人为地定 义为粘度= 102,粘度-温度曲线,粘度 泊,应力点,退火点,飞利浦软化点,美国软化点,工作点,熔化点,脆性 粘性 液态,102,104,107.4,1012.4,1013,1014.5,退火范围,工作范围,Fig.6,设定点,过渡点,一

6、些玻璃的名义粘度-温度数据,3、玻璃成分,玻璃的最普通的成分是 SiO2 ,但还有更多的具有相同特性的成分,被称为玻璃构成。如氧化硼 B2O3 和 氧化磷 P2O5 。 纯 SiO2 的不规则结构(如Fig.4所示)可以被其他成分所影响。Fig.7为所谓的多成分玻璃。另外的成分,在玻璃的网络中扮演着调节剂的角色,可以在一种特性中起积极的影响,但对另一种特性起消极影响。,Fig.7,氧,硅,调节剂M1,调节剂M2,中间体M3,例如,Na2O能破坏网络桥架从而降低粘度,使玻璃变软可以在较温度下加工,但也会增加导电率和降低化学稳定性,这是在制灯时不希望产生的。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用途来改变玻璃成分以达

7、到用户要求。,4、热的传导性,材料的导热率表示:驱动温度变化 1 度时,单位体积内相对两面的热流速度。 在物体内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形式:,1、传导:某个原子比临近的原子振动更大时(有较高的温度)将会撞击临近的原子,这个原子因此振动变大(温度增加了)。 2、辐射:每个原子都发射和接收很小的能量束。当一个原子比其相邻原子具有较高温度时,发射的能量比接收的能量要多。它将因此损失能量(= 冷却),同时临近原子获得能量(= 升温)直至达到均衡。 3、对流:当一个剧烈振动的原子能够移动时,它将载着全部能量到另一处。当它到达某点时,它将使周围的原子产生更大的振动(温度更高)。,总的来说,在较低温度时(如

8、软玻璃 800),辐射 和对流最重要。这样就可以理解玻璃液态程度越大,对流作用越大。,导热率,温度,Fig.8,很显然,玻璃的这种性质对于玻璃加工是非常重要的。在较低温度时,热量能够正好对准需要加热、相对狭窄的区域,而其他区域不会变形。随着温度的升高,热量传递迅速增加,待加工的区域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加热到工作温度。 优点,另一方面,由于导热率低,贯穿玻璃体的温度差异(加热和冷却所致)将引起应力。 缺点,玻璃的导热率只是金属的一小部分。这是因为金属有规则的、晶体结构,其结合力非常强大,碰撞(传导)发生很快很激烈。结合力越大(即温度低)这种现象越容易发生。 所以,在室温下,金属的热传递要远远大于玻

9、璃,同样,当温度降低时,金属的热导率增加。,总结 冷玻璃 不良导热体 优点:1、可以定点加热。2、可以用手处理。 缺点:可能产生应力。(0 450 区域) 热玻璃 良好导热体 优点:热流可以利用但必须控制它。,5、电的传导性,金属导电是在电子基础上的,而玻璃的导电是由于离子的移动,特别是 Na 离子。在低温条件下,由于粘度,离子运动很困难,但在高温时却容易进行。因此,在室温下,可以认为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时,玻璃是导体。 导电率对于灯管内的装架件而言十分重要。例如 Fig.9,Fig.9,Na+,Na+,e+,Na+,e+,e+,e+,DC,AC,当两端电极加上直流电时,相对较小的 Na 离

10、子就逐渐地从正极向负极移动。意味着正极附近的Na 离子减少而积聚在负极。这意味着两端的玻璃成分发生了变化,引起膨胀系数的改变,应力也由此产生。应力炸裂漏气。这种现象称之为“电解” 当两端电极加上交流电时, Na 离子不能在电极之间移动。但电解仍然发生。在真空灯管内,发热的钨丝将电子发射到相对较冷的芯柱夹扁上,夹扁的表面成为负电荷, Na 离子就从电极向表面移动。由于玻璃成分的逐渐变化,膨胀系数变化,引起炸裂。 温度越高,电解发生得越快。由于导电率也将随着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显然的解决方案是降低Na含量。然而,这将导致软化点温度提高,会对制程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成分如 Pb 和 Ba 是“大”

11、原子,阻碍Na 离子移动和电解。这也就是铅玻璃用来做芯柱的原因。无铅玻璃(360)Ba 代替了Pb,具有同样的作用。,以上可以看出,玻璃类型不同导电率或电阻率也不同。见Fig.10,14,12,10,8,6,4,2,200,400,600,800,1000,温度,Log p (ohm。Cm),Fig.10,Soda lime,Lead silicate and Barium silicate,Alumino silicate,Fused silica,6、机械强度,理论上,玻璃强度很大,在真空条件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应力(压应力/张应力),真空室,钢丝 1 mm2,51 kg,玻璃丝 1 mm2,

12、200 kg,张应力,断裂重量,玻璃丝可承受压应力300 kg/mm2,Fig.11,然而,一旦其表面出现不规则性,张力强度急剧下降,即所谓“刻痕效应”。 如Fig.12,在玻璃上施加一张力F,裂痕尖端的局部应力可达到200倍,而这取决于裂痕的长度。,刻痕,F,F,也就是说,即使 F 很小,在裂痕处的应力也会很快超过其最大强度,玻璃将断裂。 此力= a*F,a 是放大系数,200 左右,取决于刻痕长度/锐度,玻璃理论强度 减小玻璃张力原因 10000 N/mm2 玻璃纤维 玻璃结构破坏 1000 N/mm2 纯新玻璃 大量表面瑕疵 100 N/mm2 普通玻璃 大量表面瑕疵 10 N/mm2

13、玻璃产品强度,7、热膨胀和应力,热膨胀 玻璃的热膨胀是非常重要的性质,有两个主要相关范围: 1、封口(两种材料有效的封接) 2、热振阻力(承受热振的能力) 和其他材料一样,玻璃遇热膨胀,冷却收缩。线性膨胀系数为:温度变化1度时,材料在单位长度的长度变化。即L/L,Fig.13 中,可以区分3种不同的范围。,温度,L/L,P,Q,R,范围 R Q 粘度很低,四面体很容易移动,四面体的晶化速度与冷却速度相当,玻璃表现为粘稠的可塑的材料。膨胀系数比低温时高,玻璃可以自由变形,两种封接的玻璃的膨胀差异可以由粘稠的流动得到补偿,没有应力产生,直到飞利浦软化点并从这里开始内在应力产生。 范围 Q P 粘度

14、较高,越来越阻碍元素的运动。尽管理论上玻璃还是粘稠的,但四面体在结构内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一直到设置温度即玻璃实际可用的“固态点”,玻璃表现为不是完全的粘稠材料但也不是固体的,弹性的材料。介于这两者之间,所谓“过渡范围”。膨胀系数减低但不是和温度成线性关系。封接两种玻璃时,只要这两种玻璃能紧跟可能的收缩差异,就不会产生应力,一直到设置温度(= 应力点+5) 范围 P 0 粘度非常大,四面体不可能在结构内移动,玻璃表现为弹性的,固体的材料。从设置温度往前,(实用而言从应力点开始)膨胀和温度成比例。两种封接的玻璃,由于膨胀系数不同而不能相互屈从,因此产生了应力。,应力 1、由热力引起的临时应力 由

15、于较低的热导率,加热或冷却“固体的”玻璃 (飞利浦软化点)从一侧开始冷却,由于导热率低,造成两侧的温度差异,最终产生应力,见Fig.15。 冷却速度越快,两侧温度差异越大,应力越大。但将玻璃加热到软化温度时( T飞利浦软化点),应力可以消除,然后将其缓慢冷却(温差很小),这就是退火(见Fig.17)。有时快速冷却产生应力(回火或增强)Fig.16a,利用此性质可使纯新玻璃在张应力作用下有更高的强度。如汽车挡风玻璃和制灯中喇叭的增强工艺。见Fig.16b,Fig.14,加热,A1 B1,软 软,A2 B2,硬 软,A3 B3,硬 硬,A4 B4,如果自由,A4 B4,最终状态,Fig.15,冷却,应力类型,C T,Fig.16a 回火和增强,T和t,冷却,冷却,C 0 T,C T C,C,C,T,Fig.16b 回火和增强,无T,T,Fig.17 退火曲线,B,不可消除的应力 将两种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材料封接在一起时,很显然,在冷却之后应力产生了,这是由于联结在一起后,一种材料还要进一步收缩而另一种不收缩造成的。 这种应力不能消除,因为膨胀系数是材料的特性,不能改变。 如:封口,芯柱导丝,钼与石英玻璃等。,冷却,飞利浦软化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