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培训讲义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564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学培训讲义2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领导学培训讲义2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领导学培训讲义2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领导学培训讲义2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领导学培训讲义2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学培训讲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学培训讲义2(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 导 学,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徐 荣,第一章 领导的含义,一、学习领导学的两个前提,(一)领导活动的普遍性 (二)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的相通性,本章重点,1.任何群体中都存在着领导。 2.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具有相通性。 3.领导是一种影响动员别人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4.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 5.领导行为与组织目标的间接性关系是领导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6.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包括个体优势、大众缺陷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 7.领导概念包括个人层次、二元层次、团体层次、组织层次、社会与政治层次五个层次。 8.领导有力、管理不足和领导不足、管理过分是应当避免的两种状态。 9.决策

2、工作专门化和咨询工作专业化是领导学诞生的两大标志。 10.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 11.管理的对象是物,领导的对象是人。 12.强制性领导建立在等级关系之上,凝聚性领导建立在追随关系之上。 13.宏观领导与微观领导的主要差别不在于领导的过程而在于领导的范围与层次。 14.领导的基础是影响力,统治的基础是暴力。 15.领导包含道德维度、发展维度、关怀维度和结构维度等四重维度。 16.领导是包含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的积极行动.,一、学习领导学的两个前提,(一)领导活动的普遍性,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这种社会现象不仅存在于所有组织和群体之中,而且还具有

3、社会现象所不具有的独特性。,领导活动的普遍性意味着,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班组,都存在着领导活动。 西方学者史密斯(H. L. Smith)和克鲁格尔(Krueger)提出不管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何不同,领导这一特殊现象总是存在于任何人群之中。,领导活动的普遍性,是领导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存在的重要根据。,一、学习领导学的两个前提,(二)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的相通性,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并不因为行政等级的差异而截然不同。,领导学之所以能够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各种等级、各个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组织之外,存在着具有通用性的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这些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并不随着等级的提升

4、、组织类型的转化而变化。,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的差异恰恰说明了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在不同类型的组织拥有不同的体现方式。,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并不因为行政等级的差异而截然不同。,原因:在各种等级、各个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组织之外,存在着具有通用性的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这些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并不随着等级的提升、组织类型的转化而变化。尽管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承担的责任和职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这并没有导致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的断裂和分立。,一、学习领导学的两个前提,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之所以具有相通性,乃是由领导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领导活动的特性证明领导已经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了。领导活动的特性就在于这是一种依靠

5、别人来实现目标的行动。这一特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领导者面对的对象是人。,第二,领导行为与目标之间的间接性,这是领导活动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独特性质。,一、学习领导学的两个前提,二、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一)个人优势 (二)大众缺陷 (三)社会组织,二、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一)个体优势,个体优势造就领导现象就是基于领导者与一般民众的差别而提出的。而这一差别又不断强化着人们对领导者的心理需求和理性需求,进而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自然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二、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能力、经验、智商、财产等因素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在远古时代,存在着长老领导下的家庭集团。长老基于经验和

6、技能而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长老是一群人的父亲和主人。, 在原始社会,凡是和长老有联系的东西可能都是禁物。孩子的母亲会把对长老的畏惧、尊敬和体谅灌输给他们。对长老的畏惧不知不觉会演变为对部落神的畏惧。, 文明社会之后,身份、出身等要素又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先天优势。,因此,人们对领导者拥有坚定的信念,认为他们是天生的,由领导别人的特殊才能。这种特定的领袖才能和品质意味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最终将被推向领导者的位置。,二、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二)大众缺陷,比仅仅强调领导者个体优势更进一步的是对大众的忧虑、不信任乃至敌视。这一观念不仅久经不衰,而且几乎成了对领导现象根源的最完美的哲学和历史

7、解释。,其次,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领导学还隐藏着一个貌似很有道理的假设:在一个组织中,一般员工是不关心组织利益的,只有领导者才能超越个人利益去关心组织利益。一般员工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使其局限于一个狭隘的世界中,无法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只有领导者才能从狭隘的追求个人利益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一般员工无法达到的境界。当然,近年来兴起的自我领导理论和超级领导理论对此提出了挑战。,二、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三)社会组织,在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看来,领导现象既不是个人优势造就的,更不是群氓孕生出来的,而是社会组织使然。,组织不仅为个人提供了强制性的职位权力或角色权力(power of po

8、sition/role),而且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在强化着领导现象的延续性。,社会科学通过对社会组织的观察与研究,为领导现象的根源提供了貌似科学化的解释。因为社会乃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其组织化程度更强。,二、领导现象产生的根源,其次,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的维持与发展必须依赖于有效的领导。这一观点在效用层面上界定了领导现象的技术根源。,大量的研究证明,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行政领导大约占到工作绩效的45,领导对追随者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绩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氛围与领导有关,一个组织的士气与领导有关,一个国家的自信心与领导有关,有效的领导在组织和社会中创造共同的信念、价值观

9、和期望,并能修正追随者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一)界定“领导”的四个视角 (二)本书对“领导”的界定 (三)领导的实质:影响力,三、领导的含义,三、领导的含义,(一)界定“领导”的四个视角,斯道格迪尔(Ralph M. Stogdill)和巴斯(M. Bass)在其编辑的领导学手册中,在总括各种学派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十一种界定。,(1)领导意味着群体过程的中心。 (2)领导意味着人格及其影响。 (3)领导意味着劝导服从的艺术。 (4)领导意味着影响力的运用。 (5)领导意味着一种行动或行为。 (6)领导意味着一种说服的形式。 (7)领导意味着一种权力关系。 (8)领导意味着一种互动中逐

10、渐形成的效果。 (9)领导意味着一种分化出来的角色。 (10)领导意味着结构的形成与确立。 (11)领导意味着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三、领导的含义,由以上观之,西方学术界至少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去界定领导这一概念的。,第一,领导者中心说。,第二,互动说(过程说)。,第四,目标说。,第三,结构说。,三、领导的含义,(二)本书对“领导”的界定,封闭性定义: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而且下属认为这种动员是合理的。,开放性定义:领导是别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三、领导的含义,封闭性定义告诉我

11、们:领导由前提、主体、结构、手段、目标五个环节所构成。,(1)领导活动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一个人不能形成领导。正是基于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才必须通过领导才能保持一种秩序,提供一种动力,确定一种方向。群体生活成为领导得以诞生的前提。,(2)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领导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与执行者共同组成的。领导活动的主体包括两个要素,一是领导者,二是追随者(下属)。从领导者、追随者与目标的关系角度着眼,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的主体,其中追随者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追随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3)领导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结构中展开的,尤其是近年来对非正式结构的研究

12、丰富了领导结构的内涵。,三、领导的含义,(4)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领导活动说到底乃是由领导者和追随者共同构成的,单有任何一方,都不构成领导活动。这就决定了领导者通过什么样的首选途径,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地致力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按照领导者的意图进行行动,成为领导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领导者对领导方式和激励手段的选择上。,(5)领导活动的目标是领导活动的归宿。目标规定领导活动的方向和归宿,一个没有目标的领导活动不仅是没有成效的,而且也会迷失方向。,封闭性定义和开放性定义证明领导是包含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的积极行动。,三、领导的含义,开放性定义告诉我们:,(

13、1)领导过程是没有终点的。,(2)领导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实现群体目标,其价值取向在于领导者与追随者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一种心灵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感。领导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有形效绩上,更体现为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发展上。因此,领导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的特殊活动。近年来领导价值理论对领导“道德维度”的关注,证明领导者的使命体现在对下属的培养和新型文化的创造之中。领导不是一种压抑人的消极力量,而是推动人们求取更大发展的积极力量,这一观点对于克服领导理论技术化和功利化的倾向是极有裨益的。,三、领导的含义,(三)领导的实质:影响力,群体认同领导者的基础在于其影响力(influence)

14、的大小。,影响力是领导的实质,强有力的领导者可以对追随者和群体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建立在职权基础之上的“headship”并不意味着领导者真正拥有权威,一个拥有职权的人不一定拥有足够强大的权威,人们接受领导者的领导,不是基于对他职权的恐惧,而是基于对其权威的肯定性认同。,三、领导的含义,人们认同领导者的权威,乃是基于其个人要素(非职位要素)所产生的影响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很高的社会,因此基于组织结构而形成的职位影响力和基于领导者个人因素而形成的非职位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这双重因素构成的。,四、领导概念的层次,从领导这一概念的层次来看,

15、它可以分为:(1)个人层次;(2)二元层次;(3)团体层次;(4)组织层次;(5)社会与政治层次(如下图所示),四、领导概念的层次,个人层次的领导概念主要体现为运用心理学上的决策、鼓动、认知理论解释单个领导者的行为。个人层次的领导概念关注内在的个人过程,即领导者的认知决策、领导特质和领导技能以及自我领导等。内在个人过程对领导的潜在贡献是有限的,因为它忽视了领导过程中对他人的影响。,(一)个人层次,四、领导概念的层次,二元层次的重点在于领导者与追随者两人之间的关系。,(二)二元层次,二元理论认为领导就是领导者与另一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按照二元过程理论,问题的关键是领导者如何发展与追随者的合

16、作和信任的关系,以及如何使追随者更加受到鼓励和支持。,四、领导概念的层次,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则是展现这一影响过程的代表。这个理论描述了二元关系如何随着时间而发展以及呈现的不同方式,从偶然的交易到具有共同目标和相互信任的合作联盟。另外,大多数对权力和影响技巧的研究,都是按照二元过程来界定领导的内涵的。,二元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关于领导的重要见解,但是它忽视了这个二元关系所发生的背景的重要性。,四、领导概念的层次,把领导视为是一种团体过程,深化了二元模式对领导的理解。团体过程的领导概念关注两个主题:任务团体中领导的角色以及一个领导者贡献于团体的效能。例如领导如何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成员角色的清晰度如何,有多少成员忠实履行它们的工作角色,在实现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成员相互信任和合作的程度等,均成为领导新的角色要求。在团体过程的领导概念中,会谈、正式和非正式团体等要素是如何影响领导过程的,均成为领导学关注的重要对象。,(三)团体层次,四、领导概念的层次,在组织层次把团体所从属的“开放系统”引入对领导现象的研究,深化了对领导的理解。,(四)组织层次,(五)社会与政治层次,在社会与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