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559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物流管理评价讲义(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港口物流管理评价,学习目标与要求,区别吞吐量、装卸自然吨的概念,掌握吞吐量、装卸自然吨、操作量、操作系数指标的计算; 掌握船舶在港时间的组成,并会计算相关的指标; 掌握库场运用指标的计算; 理解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因素及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方法。,学习内容,港口物流作业评价指标 港口通过能力评价,第一节 港口物流作业评价指标,吞吐量指标; 装卸作业指标; 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指标; 港口生产设备运用指标。,一、吞吐量指标,吞吐量的概念 吞吐量的统计 吞吐量的计算,吞吐量的概念,经由水运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吞吐量的统计,时间 统计分组 统计范围 统

2、计资料,统计时间,一律以月、季、年的最后一天18点为截止时间。,统计分组,按进、出口可分为进口吞吐量、出口吞吐量; 按贸易性质可分为外贸吞吐量、内贸吞吐量 ; 按运输货物的类别可分为17大类 ; 按货物流向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统计; 按装运货物的船舶分类可发分为杂货船、散货船、滚装船、集装箱船、油船、客货船及其他。,统计范围,包括港区内所有从事生产的码头、浮筒、锚地等泊位,不论隶属。,统计原始资料,货物进出口交接清单 货物运单,吞吐量的计算,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口的货物,计算一次出口吞吐量; 由水运运进港口卸下的货物(包括建港物资)计算一次进口吞吐量; 由水运运进港口经装卸又从水运运出港口(包括船岸

3、船,船船)的转口货物,分别按进口和出口各计算一次吞吐量;,吞吐量的计算,凡被拖带或流放的竹、木排,在本港进行装卸(包括拆、扎排)者,分别按进、出口计算吞吐量; 补给国内、外运输船舶的燃物料(不包括船用淡水及生活用品),计算一次出口吞吐量; 对邮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计算进口或出口吞吐量。,不计算吞吐量的情况,在本港港区范围内的短途运输(包括轮渡)物资,以及为运输船舶装卸货物服务和作业区之间转库的驳运量; 在同一市区内,港与港之间的货物运输; 由同一船舶运载进港,未经装卸又运载出港(包括原驳换拖)的货物; 由同一船上卸下,随即又装上同一船舶的货物,或装船后未运出港,又卸回本港的货物;,不

4、计算吞吐量的情况,路过的竹、木排,在本港进行原排加固、小排并大排或大排改为小排等加工处理的。 渔船或其他船舶直接自江、海、湖泊中捕捞运进港口的水产品以及挖掘的河泥; 在港区内装船运至港区以外倒入海内的废弃物。,例题,二、装卸作业指标,装卸自然吨 操作量 操作系数 装卸工日产量 装卸工时效率,1、装卸自然吨,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概念,装卸自然吨(Q自),1T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论经过几次操作,均只计算一个装卸吨。 在计算装卸吨时,除进港后不再出港,在港区消耗等物资是在进港时统计外,其余一律于装船或装车出港时统计。,2、操作量( Q操),操作过程 操作量的概念 操作量的统计计算,操作

5、过程,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库场)到另一运输工具(库场)的整个装卸搬运的过程。,车,船,库,操作量的概念,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货物数量,计算单位为操作吨。操作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大小的数量指标。,操作量的统计计算,在一个既定的操作过程中,1吨货物不论经过几组工人或几部机械的操作,也不论搬运距离的远近,是否有辅助作业,均计算一次操作量。 同一库场内的倒垛、转堆属库场整理性质,与翻舱、干散货的拆、倒、灌、绞包、摊晒货物等同属装卸辅助作业,一律不计为操作量。,3、操作系数,K操Q操/Q自,1,如果港口全部作业以直取方式进行,则操作系数1; 如果港口有部分作业以间接方式进行,则操作

6、系数1。,3、操作系数,操作系数越小越好吗?,操作系数小,库场容量小 换装成本低,为了减少车船之间的相互等待所造成的时间损失,采用进库场的间接换装是更合理的。,例题,某海船运面粉20000t到某海港卸货,其中8000t在码头上直接装车运走,5000t直接换装上船运走,其余的卸船进库,再从库里装车运走。请计算吞吐量、装卸自然吨、操作量。,吞吐量=20000+5000=250000t 装卸自然吨=20000t 操作量=8000+5000+7000+7000=27000t 操作系数=27000/20000=1.35,4、装卸工日产量,P工日Q操/N工日,一个工人出勤参加装卸工作,不论是否满一工班,或

7、加班加点超过一个工班,均按一个装卸实际工作日计算。,5、装卸工时效率,P工时Q操/N工时,配工后的准备时间; 装卸作业时间; 装卸完毕时间; 法定的班制内的中间休息时间。,三、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指标,统计船舶在港停留时的几项规定 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的组成 船舶在港停留时间主要指标,1、统计规定,范围 纳入港口昼夜装卸作业计划的运输船舶。 船舶在港停留时间统计 从靠好码头(锚地、浮筒)时起到装卸完毕后离开码头(锚地、浮筒)时止。 统计截止时间 以期末18点为准。即18点以前装卸完毕,且已发航的船舶。,2、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的组成,生产性停泊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自然因素引起的停泊时间,由于运输、装卸

8、组织工作不善,或因货物不能按时集中等运输生产过程中非必需的停泊时间。,3、船舶在港停留时间主要指标,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天数 船舶平均每次作业在港停泊天数 船舶平均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泊时间 非生产性停泊时间所占比重,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天数,T次T停i/N次,报告期内离港的船舶,从进港时起至出港时为止,平均每艘船在港停泊的时间。,越小越好,船舶平均每次作业在港停泊天数,T作业T停i/N作次,指在报告期内离港船舶,从进港到出港,平均每艘船每次作业在港口的停泊天数。,船舶平均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泊时间,T千i1000,指报告期内在港停泊船舶,平均每装卸千吨货所消耗的属于港方责任的停泊时间。,Q船.装卸,

9、T千=,考核港口对船舶在港作业的组织工作,非生产性停泊时间所占比重,K非T非停i/T停i,反映港口对船舶作业各环节衔接与组织的水平。,例题:统计期内船舶在港作业情况如图所示,假设船舶在港时间全部属港方责任,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天数=(5+2+4+4+3)/5=3.6d 船舶平均每次作业在港停泊天数=(5+2+4+4+3)/(2+1+2+1+1)=2.6d 船舶平均每装卸千吨货在港停留时间=(5+2+4+4+3)*1000/(10000+5000+10000+10000+10000+5000+15000)=0.277d 非生产性停泊时间所占比重=(2+1+1+0.5)/(5+2+4+4+3)=2

10、5%,四、港口生产设备运用指标,码头泊位运用指标 库场运用指标 装卸机械运用指标,1、码头泊位运用指标,泊位占用率 K泊.占T泊.占/ T泊.日 泊位作业率 K泊.作T泊.作/ T泊.日,当一个既定泊位停靠两艘或以上船舶时,其泊位占用时间,从第一艘船靠码头时开始到最后一艘离码头时止;当两个既定泊位停靠一艘大吨位船时,即以该船停靠码头的时间乘2作为两个既定泊位占用时间。,2、库场运用指标,货物堆存吨天数(N吨天 ) 货物平均堆存期 (T堆存 ) 平均仓容量 (Q容 ) 库场运用率(K库场 ) 容量周转次数 (N容 ),货物堆存吨天数(N吨天 ),N吨天Q结iQ出i,指报告期内库场内堆存货物的吨数

11、与堆存天数的乘积的总和 。,货物平均堆存期 (T堆存 ),T堆存N吨天/Q堆 Q堆= Q结+Q进i Q进i= Q结i+ Q出i-Q结i-1,平均仓容量 (Q容 ),Q容Q容.日i/T日 (A有效q定)/T日,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货物堆存能力。,库场运用率(K库场 ),指报告期内库场容量被利用的程度 。,K库场=,Q堆,Q容,=,N吨天,T日 Q容,容量周转次数 (N容 ),是指报告期内,库场(指平均容量)平均堆存货物次数。,N容=,Q堆,Q容,=,T日,T堆,K库场,例题:已知某库场有一个为期5天的统计期内货物堆存情况,如下图所示:,平均仓容量为20000t,上期末结存8000t,求库场

12、运用指标。,(1)N吨天=Q结iQ出i=87500(td) (2)T堆存N吨天/Q堆 =87500/51500=1.7(d) Q堆= Q结+Q进I =8000+43500=51500(t) (3)K库场N吨天/T日/ Q容 =87500/5/20000=87.5% (4)N容T日/T堆存K库场=5/1.70.875=2.57(次),3、装卸机械运用指标,完好率 利用率 平均台时产量,完好率,K完好T完好/T日历,反映技术良好状况的指标,包括工作台时和停工台时,利用率,K利用T工作/T日历,指装卸机械实际从事装卸作业和其他工作的时间,它包括转移工作场地的途中行驶时间。,平均台时产量,P台时Q起运

13、/T作业,机械作业量:指装卸机械在装卸作业过程中所操作完成的货物吨数,其计算单位为起运吨,如在同一操作过程中,几台机械联合作业完成1吨货物,则每台机械分别计算一个起运吨。,第二节 港口通过能力评价,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 港口通过能力的计算 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港口企业生产能力,理论通过能力=营运通过能力+后备通过能力,港口理论通过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港口设施为既定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港口各生产要素所能装卸的一定结构的货物的自然吨数。,港口营运通过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港口设施为既定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

14、组织管理条件下,港口各生产要素在得到合理程度的利用时所能装卸的一定结构的货物的自然吨数。,设备及设施利用率,港口费用,船货在港费用,K合,费用,总费用,港口后备通过能力,是应付运输工具或货物密集到港时的那部分能力,在非高峰时则以闲置状态存在着。,二、港口通过能力计算,泊位子系统,库场子系统,集疏运子系统,信息系统,港口主要环节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泊位工作时间(350d)/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天数船舶载重量/不平衡系数 库场堆存能力=一次平均堆存量周转次数/不平衡系数 机械装卸能力=机械台数台时产量利用率日历期工作时间 工人能力=工人数工时产时出勤率日历期工作时间,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计算,P港

15、口=min(P泊位,P库场,P装卸),港口通过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等于最小环节的能力,这只有在对各环节能力进行综合平衡后才能确定。,三、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四、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途径,优化货源结构、合理组织货源,拳头货物,专业化码头,吞吐量大、高利润贡献率,拓展新货物品种,争取班轮挂靠,缩小港口生产的不平衡系数,稳定货物吞吐量,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薄弱环节的通过能力,扩建,挖潜,注意:提升港口能力的频率,库场能力不足 集疏运能力不足,改善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1、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2、加强对设备的保养、维护,使各类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少故障率; 3、加强港口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内部与外部的协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