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5362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讲义(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现代物流业的形成机理,第一节 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环境条件,综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竞争市场的形成;交易方式的变革;技术装备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1、竞争市场的形成 经营活动市场化 经营活动兼顾公平和效益 企业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企业的资产商品化 宏观调控是一种间接调控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市场或市场信息来组织和安排的。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向去从事经营活动,各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机会都是平等的,任何主体都不享有行政特权或宗法特权。另一方面,各个行为主体

2、不但要借助于一定的活动去创造价值,而且必须同时创造剩余价值。,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或市场竞争主体,其行为是相对自由的,在企业与企业相互联系及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方。同时,政府一般也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产权关系明确是市场经济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在内的资产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这不但有利于资产的优化配置,而且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生存发展同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手段已经不再是行政指令,而应该是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管理行为。,2、交

3、易方式的变革 商品交易方式是市场主体之间建立和实现商品交易关系的途径、方法、条件和手段。,对传统物流运作产生较大影响的新型交易方式有: (1)网上交易 (2)直达供货制 (3)代理供货制 (4)新型的批发经销制 (5)连锁经营 (6)商品流通中的配送制 (7)期货市场,从商业角度看,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一是货款的支付;二是物流配送。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需求。,这是指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不经过中间环结的一种交易方式。直达供货的对象一般是批量较大的生产资料或其他专用产品,由于不经过批发环节而直供配送中心或零售商,减少了中间费用的开支,因而受到厂

4、商的推崇。我国的直达供货制试点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之中。,代理供货制便于厂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是减少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自1995 年起,以钢材和汽车为试点品种推行代理制,并很快在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一些品种中展开。尽管目前的实践中还有许多并没有实行佣金代理,但已在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经销制的基本经营类型是批发和零售。国外的传统批发体制已处于解体状态;零售商业业态和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的批发体系将呈现以下特征:,( 1 )批发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多样化。 ( 2 )批发成为企业自主选择的一种业务形式,批发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组织形

5、式具有明显的可选择性。 ( 3 )批发企业通过市场经营形成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 ( 4 )广泛建立相对长期固定的工商关系以及批发企业同零售企业、用户的关系。 ( 5 )除某些特殊商品(如鲜活农产品)外,批发交易主要通过交易关系相对稳定的交易主体来进行。 ( 6 )经营方式呈一体化发展趋势,如批零兼营的经营组织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连锁经营是把大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的规模效益之目的。连锁经营是大流通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它虽不是一种零售业态,但作为零售业的一种组织制度创新,与各种业态相结合,能发挥更大的经营优势。,配送是科学组织实物流通的重要方式,具有

6、明显的优越性。它与经销、代理、连锁经营相结合,可以实现物流和商流的一体化,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物流配送中心是配送工作的基础,它可以使厂商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库存量甚至实现零库存经营,从而节约流通资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配送能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期货市场既是商品市场,更是金融市场,它是商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期货市场对于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引导生产具有其他市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交易方式的变革既为传统物流业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又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现代物流将成为新型交易方式发展的最大受益者。,首先,交易方式的变化使商品流通的渠道增多,流通方式出现

7、多样化,人们购物将更加方便、快捷。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商品流通活动的增多,必然会为现代物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新型交易方式更多地强调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使传统交易中的很多商务活动转移到物流领域,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业务内容。,再次,交易方式的变革也使物流系统要素的合理配置成为可能,厂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更容易在市场上寻求到所需的物流资源,更有利于现代物流的系统化经营。,3、技术装备的进步,物流的系统化离不开集成技术的进步 物流的信息化必须以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为基础 物流社会化对物流系统的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流的现代化本身即意味着技术装备的进步 物流的一体

8、化必须依靠技术装备的全面进步,现代物流将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管理,甚至还可以将生产、回收等过程集成在一起。显然依靠传统的人工办法和一般的技术手段是难以实现的,现代集成理论和技术为这种集成化管理提供了可能。,信息化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发布和传输等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直接推动物流业进步的是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以网络为主要方式的信息传输渠道使信息在物流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得以提升。人们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物流的效率,也使信息服务成为物流增值服务的重要内容。,社会化物流的优势必须通过设备、管理、人才等诸方面的进步来实

9、现。企业物流之所以能够并且愿意走向市场,是因为社会化物流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组织社会化物流所需的各种技术装备,不仅在作业能力和自动化程度上的要求提高,而且对作业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也在加强。与此有关的各类技术装备的进步无疑会促进物流社会化的进步。,现代化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现代化的体现形式是各类装备的技术升级。公路、铁路等运输线路设施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类载运工具的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存储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导引车等都是物流装备现代化的标志。,要想对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实行一体化管理,必须掌握与“三流”有关的各类技术,运用与“三流”有

10、关的各类装备。同时,还必须具备对这些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因此仅靠传统装备是难以满足要求的。技术进步已使现代物流系统有能力将物流、商流、信息流集成起来,运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实现物流运作的网络化、快捷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实际上,技术装备的进步对物流业的影响并非如此简单,每一项技术的进步或每一项装备的更新都会全方位地影响整个物流系统。,4、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适时管理技术(JIT ) . 敏捷制造思想,JIT 是日本丰田公司在20 世纪60 年代创立的一种管理技术。它认为合理配置和使用设备、人员、材料等企业资源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JIT 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批量生产所带来

11、的浪费,进而分析和揭示企业在其他资源方面的浪费,如设备布局不当、人员过多等等。以此为依据,对设备、人员等企业资源进行调整或重分配,并在实践中坚持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不断合理,成本不断降低。,为了在世界经济中重振昔日雄风,并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部、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未来的产品制造技术进行了联合研究,并于1991 年向国会提交了 21 世纪制造企业发展战略 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基本思想是通过把动态灵活的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 )或动态联盟、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全方位集成,使企业能够从容应付快速变

12、化和难以预测的市场需求,以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敏捷制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市场迅速变化的敏捷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方式。它围绕新产品与新经营机遇的产生及利润转化过程,通过建立动态联盟进行产品的经营、开发、生产和销售。因此,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l )以强大的信息交换能力为基础的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 - ration )是经营实体的主要组织形成。 ( 2 )模块化的插件式、兼容式组织机构和生产设施使得企业在组织和技术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任意进行组合。 ( 3 )供应者、生产者与买主之间以网络为媒介的联系更加紧密。 ( 4 )销售信息和用户使用信息

13、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直接反馈到生产决策过程中。 ( 5 )并行工程和多功能项目组是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与组织形式。,第二节 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动因,1、一般商品市场企业竞争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需求的结构普遍向高层次发展。,首先,消费者对产品的花色、品种、规格和数量要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色,且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其次,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而这种要求提高的标准又是以不同用户的满意度为尺度的,产生了判别标准的不确定性。,再次,消费者在要求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对产品价格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

14、,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品种数量飞速膨胀 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目前,国外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已经大大缩短,与此相对应的是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例如当今的计算机几乎是一上市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由于产品在市场上的存留时间大大缩短,企业在产品开发和上市的过程中,时间机动调整的活动余地越来越小,企业对物流时间越来越敏感,物流效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突出,厂家为了更好地满足其要求,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从而引起一轮又一轮的产品开发竞争,其结果是产品的品种数成倍增长。据

15、有关资料统计,从1975 年到1991 年,全球日用百货的品种数已从2000 种左右增加到20000 种左右。尽管产品类型已非常丰富,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仍然感到难以称心如意。在此环境下,若继续沿用传统的批量生产方式,则生产商和销售商都会积压大量的库存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影响企业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活动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企业都感到用户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不但要求厂家按期交货,而且要求的交货期越来越短。我们说企业要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不仅指产品品种,更主要的是指产品上市的时间,即尽可能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日本汽车制造商平均每

16、2 年可向市场推出一个新车型,而同期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推出相同档次的车型却要5 一7 年。这就是日本汽车工业为什么能在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原因。,传统的批量生产方式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组织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用一种标准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用户已经不满足于从市场上买到批量生产的产品,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定制产品或服务,这种转变将导致商品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现代企业必须具备根据特定客户的要求定制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即所谓“一对一(one to one ) ”的定制化服务(customized service )能力。,2、现代社会对物流价值的新认识,物流的成本中心说 物流的利润中心说 物流的服务中心说 物流的战略说,成本中心是指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产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问题,重点并不在于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而应该主要通过物流管理的方式来控制和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意味着物流既是主要的成本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