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536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的基本活动概述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物流的基本活动,运输,1,仓储,2,学习目标: 了解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基本活动 了解物流系统中库存的合理化方法 了解仓储管理基本决策要点 掌握库存决策的应用 知道配送合理化带来的好处并了解配送合理化的做法,第一节 运输,一、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运输是物流的最基本的一项活动,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能够创造“空间效用”。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二、运输方式,1.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划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005年我国全年公路货运量总计为131.4亿吨。 2.按运输线路区分:干线运输、支线运输、

2、城市内运输、厂内运输。 3.按运输的作用区分:集货运输、配送运输。 4.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区分: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多式联运。,是使用同一运送凭证,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是指从装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包含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海、陆、空、内河等。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要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制定交付货物的地点。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各种运输方式比较,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各种运输方式比较,水路运输,载重量大 建设投资省成本低,速度慢 装卸费用

3、较高 受天气制约较大,各种运输方式比较,航空运输,速度快 机动性大 适用于中长距离运输,运量小 运费高,各种运输方式比较,管道运输,连续性强 损耗小 占地面积小 投资少 可实现自动控制,灵活性差 单向输送,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三、运输合理化(课内阅读),1.运输合理化“五要素” 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运费等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的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运输环节。每增加一个运输环节,势必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因此减少运输环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最大

4、限度的发挥运输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的一环。 运输时间。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的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运输时间缩短,还有得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充分发挥运力效能,提高运输线路通过能力,不同程度地改善不合理。 运输费用。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的比例,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运费的相对高低,无论对货主还是对物流企业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运费的高低也是各种合理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一。,2.实施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提高车辆实载率。 减少劳力投入。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开展中短途距离铁路公路分流。 配载运输。 直达

5、运输。 组织“四就”直拨运输。 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案例:海运油库实例,F:09年下半年教学物流管理教学教案案例 海运油库实例.doc,第二节 仓储,一、仓储概念 仓储在物流体系是唯一的静态 环节,有人称为时速为零的运输。 仓储管理越来越被企业的经营者所重视,这主要是由于仓储管理成本相对来说在物流系统总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而且最不易被察觉。 “仓”也称为仓库(warehouse ),是为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或场所的总称,它可以是房屋建筑屋,也可以是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所等,其功能是存放和保护物品;“储”表示将储存对象储存起来以备使用,具有收

6、存、保护、管理、以备交付使用的意思,也称为储存(storing )物品的行为。“仓储”就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的活动。,现代物流中仓储的必要性 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 调节供求 生产的需要 营销的需要,现代物流中仓储的作用 仓储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环节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 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得重要手段 仓储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二、仓储职能,1.仓储的基本作用 仓储的基本操作图:,2.增值作用,结合。零担整车,整车零担。 实现客户订购的产品组合。 提供服务。 防止意外发生,如运输延误、零售商缺货等。

7、 使制造过程中的经营活动平稳化。如削减震荡季节性的需求变化。,3.仓储分类,三、仓储基本决策,企业仓储管理中的基本决策: 成本取舍 仓储所有权 仓储数量 仓储布置与设计 仓储储存货品,1.成本取舍,总成本可用来作为决策的准则 多个仓库可以为顾客带来更好的服务,增加更多销售的机会 多仓储会有更多的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及存货成本,2.仓储所有权,影响仓储所有权决策的因素 产出量:高产出量的企业较倾向建立自有仓库 稳定的需求:需求越稳定,越倾向拥有自有仓库 市场密集度:市场密集度越高,越倾向拥有自有仓库 安全控管等目标:安全或特殊要求越高,越倾向拥有自有仓库 顾客服务需求:顾客服务需求高,越倾向拥有

8、自有仓库 特殊管理要求:如冷冻等将使企业倾向于拥有自有仓库 重复使用需求:有重复使用需求的,倾向拥有自有仓库,个别企业拥有(包括租赁)或是使用公用仓库 将影响资产负债表(仓库资产)及损益表(仓储成本) 公用仓库租用成本为变动成本,自有仓库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 公用仓库的需求者 远距离运送小量货品 刚进入新市场的企业,尚未掌握市场需求者 较少用公用仓库者 有持续性季节性需求者 有大量存货累积者 使用公用仓库的理由 财务:允许企业不需投入长期的财务 弹性:公用仓库可使企业迅速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可立即进入、退出,及开发市场,不必担心投入大量的运筹成本,3.仓储数量,确定仓库的数量一般要考虑四

9、个因素:销售机会损失的成本、存货成本、仓库成本以及运输成本。 多个仓库可以为顾客带来更好的服务,增加更多销售的机会 多仓储会有更多的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及存货成本 仓库数量增加时,须在下列成本增减之间做分析: 下降:运输成本及缺货成本 增加:存货成本及设施成本 减少仓库是一种趋势 减少仓库时,结合可靠的运输规划及营运,可改善顾客服务水准 减少仓库时须提升库存处理效率,影响仓库数量的因素 产品替代性高的产品,需要较多的仓库以提升顾客服务品质 顾客小量购买的产品,通常会需要较多的仓库 产品价值高的产品,使用较少的仓储,以降低存货成本 多样化产品的企业,使用较少的集中仓储可以降低存货水准 有特殊包装

10、及库存要求(如温度)的产品,应用较少数量的仓库,4.仓库选址,仓库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仓库的规划过程。 设施选址首先要根据设施的特点选择建设的地区,然后在选择确定了的地区内采用选址的某种方法进一步确定建设的具体地点。 较佳的仓库选址方案是使商品通过仓库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 仓库拥有众多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固定机械设备,一旦建成很难搬迁,如果选址不当,将付出长远代价。,仓库选址的原则,适应性原则。仓库的选址须与国家以及省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我国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 协

11、调性原则。仓库的选址应将国家的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使仓库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 经济性原则。仓库发展过程中,有关选址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及物流费用(经营费用)两部分。仓库的选址定在市区、近郊区或远郊区,其未来物流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建设费用,以及运费等物流费用是不同的,选址时应以总费用最低作为仓库选址的经济性原则。 战略性原则。仓库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局部要服从全局,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仓库的选址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气象条件。主要考虑

12、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 地质条件。仓库是大量商品的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仓库地面以下存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为此,仓库选址要求土壤承载力要高。 水文条件。仓库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的地下水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绝对禁止选择。 地形条件。仓库应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之处,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若选在完全平坦的地

13、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择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经营环境因素 经营环境。仓库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也是仓库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 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仓库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仓库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 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仓库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仓库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仓库选址的考虑因素。在现代物流过程

14、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仓库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仓库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可在任何时候向仓库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基础设施状况 交通条件。仓库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 公共设施状况。仓库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其他因素 国土资源利用。仓库的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仓库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周围还需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此地价的高低对布局规划有重要影响。 环境保护

15、要求。仓库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对于大型转运枢纽,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中心区的地方,使得大城市交通环境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维持和增进。 由于仓库是火灾重点防护单位,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如木材加工、冶金企业)附近,也不宜选择居民住宅区附近。,4.布置与设计,仓库空间基本需求 运输空间:仓库外的码头区域、回转空间、检验查核货品的空间 收货及出货空间:可以并成一个区域,但因作业流线可能互相影响,最好分开规划 捡货空间:订单捡货与组装作业需要,与订单数量、产品性质,及搬运设备有关,此依区域的布置与顾客服务效率有关 储存空间:尽量

16、使用立体的空间 办公室、回收品处理、杂物空间,布置与设计原则,第一原则:同一货品尽可能使用单一楼层储存空间;同一个仓库尽可能储存较少货品品项 第二原则:使用直线或直接流动的方式让货品进出仓库,避免无效率的货流动线 第三原则:使用高效率的搬运设备增加仓储作业效率 第四原则:使用有效果的储存计画,以充分利用现有储存空间,同时要达到货品的可及度与货品的保护 第五原则:在物料搬运设备类型、尺寸,及旋转半径可行下,使通道空间最小化 第六个原则:在搬运设备可行下,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高度空间,布置与设计目标,立体的空间应尽量充分应用 货物周转率低时,货架应深且大,出入口要小,通道不需太大 货物周转率高时,货架应小一点,宽广的通道,以快速进出,提升仓库服务顾客的效率 储放位置的安排,应以最小劳动成本及搬运成本安排 危险货物应做区隔 贵重货物应做区隔 妥善安置需要特殊要求(如冷藏)的货品 易碎物品应另外存放,仓储基本作业流程,案例 :从英迈公司仓储管理得到的启示,一、几个数字 一毛二分三、3kg、5分钟、1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