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5152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成本管理培训讲义2(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成本管理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物流学院 王丽丽,物流成本管理,天花板越来越低 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逐年下降约510% 地板越来越高 物资、人力、原材料、工资运营成本逐年上涨约520%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价格不易提高 成本不易降低 唯有努力增加生产力及提升竞争求生存,第1章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1.1 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物流的概念,物流的七项功能要素,1.1 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关注重点,辅助、技术性强,1.1.1 什么是成本? 产品的价值:W= C + V + M C: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使用价值) 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

2、所创造的价值 (价值) M: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 产品成本(狭义的成本概念): C + V,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即生产资料的耗费和劳动力的耗费之和的货币表现。,广义的成本是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代价,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什么是成本(广义的经济领域成本),广义的成本表现为: 商品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材料费用、折旧费用、人工费用等; 商品销售费用; 生产经营的管理费用; 资金占用所损失的经济价值; 广义成本不仅为核算服务,主要为管理服务。,案例:理解成本,小张的“时尚”小店进了100件时装,以下是为进这批

3、时装的花费: 从批发商处购货的货款 12000元 两名员工1周购货时间的工资 800元 旅差费、运输费 500元 费用小计 13300元 预计毛利润 30% 3990元 该批时装的总价值 17290元 时装的价格 (13300+3990)/100 = 172.9元,1.1.2 物流成本的概念 根据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物流成本可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

4、费用。,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的支出,具体包括以下3部分:,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平均管理费用率,运费+装卸搬运等辅助费+运输附加费,利息费用+仓储保管费用(流通中配送、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费)+保险费用+货物损耗费用,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构成,物流功能成本(物流运作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 存货相关成本,企业物流成本范围构成,企业物流成本支付形态构成,供应物流成本 企业内物流成本 销售物流成本 回收物流成本 废弃物物流成本,委托物流成本 内部物流成本(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

5、经费、特别经费),案例1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供应商,客户,原材料 库存,产成品 库存,信息系统,生产过程 在制品和半成品库存,制造企业,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典型的制造企业物流系统流程,1. 供应物流成本的构成 订货采购费 运输费 验收入库费用 仓储保管费 2.生产物流成本的构成 内部搬运费 生产过程中物流设备的折旧 占压生产资金的利息支出 半成品仓库的储存费用,3. 销售物流成本的构成 产成品储存费用 销售过程中的外包运输费 自营运输设备的折旧、油耗、运输人员工资 销售配送费用 退货物流成本 4.回收废弃物物流成本 人工费 材料费 设备折旧费,按物流成本项目 人

6、工费 材料消耗 运输设施、仓库设施的折旧 合理损耗 资金占压的利息费用 管理费用 委托物流费用,按物流功能环节 包装费 输送费 保管费 装卸费 流通加工费 情报流通费 物流管理费等,案例 2 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制造商、供货商,供货商信息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商业企业信息中心,商业企业业务部门,连锁总店,配送中心,分销店,连锁店铺,消费者,电子订单,电子订单,订单,商品流通企业,典型的商品流通企业物流系统业务流程,商品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具体构成: 人工费用 营运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费用 日本:批发销售和便利店比重最高,占营业额的10%,百货公司2.23%,案例3 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

7、(某家电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缺货损失成本,订单处理及IT成本,采购费用,其他管理费用,企业 物流 成本,运输费用,仓库费用,存货资金占压成本,调价损失成本,库存风险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公司物流成本构成的计算分析,订单处理及IT成本 0.27%,缺货损失成本 0.3%,采购费用 0.13%,物流运作成本 39.2%,物流相关管理费用 4.6%,成品库存保有成本 30.9%,原材料及在制品库存 保有成本 24.6%,规模越大,物流成本占营业额比重越小,按流通环节 运输成本:运输合理化 人工费用 营运费用 其他费用 流通加工成本 设备费用 材料费用 劳务费用 其他费用,配送成本:

8、订单、协议(指定地点、时间) 运输费用 分拣费用 配装费用 流通加工费用 包装成本:占流通成本的10% 材料费用 机械费用 技术费用 辅助费用 人工费用,装卸与搬运成本 人工费用 营运费用 合理损耗费用 其他费用 仓储成本:库存水平影响服务水平 仓储持有成本 缺货成本 在途库存持有成本,物流费用的产生,按照人们对物流成本认识和管理的角度不同,把物流成本分成: 宏观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 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为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而发生的有价值的商品运动和静止行为所耗费的成本开支总额。 宏观物流成本,用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中观物流成本(行业物流成本) 微观物流成本(企业物流成本):

9、重点,微观物流成本 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 流通企业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物流成本 。,成本构成研究成本各部分的组成和比例。,微观物流成本 物流功能成本; 存货相关成本。,物流成本的特征(主要基于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对比来说明) 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共性: (1)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均以货币来计量; (2)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均是特定对象的耗费。 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差异: (1)所属的理论范畴不同; (2)所属的经济活动范畴不同; (3)计算起点不同。,物流成本的特征(主要基于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对比来说明) 物流成本是以货币来计量的费用支出,无法以货币计量的费用,不能计入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特定物流活

10、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与物流活动不相关的费用,不能计入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既包括实际耗费的经济资源,也包括机会成本; 物流成本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全过程,不仅仅包括正常经营活动中的费用支出; 物流成本不包括物本身的价值,是独立于物的价值之外的,在物的流动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替代性成本)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值。 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是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 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

11、进行选择。,“黑大陆”学说(彼得 德鲁克,经济的黑暗大陆) “ 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 强调: 未知,1.2 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物流成本冰山说,外付物流费用只不过是企业整个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 1、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计算范围太大 3、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不明晰 4、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冰山说,34,“第三利润源”学说(西泽修、日本早稻田大学) 三个利润源着重开发生产力的三个不同要素: 第一利润源-劳动对象; 第二利润源-劳动者; 第三利润源-挖掘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 1、物流活动能够单独盈利,成为“利润中心”。 2、有

12、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3、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总效益。,第四利润源:依靠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建立商业伙伴关系、业务外包、流程的整合与再造,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供应链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社会流通系统的资源整合等手段,实现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效益悖反理论,“效益悖反”又称为“二律悖反”。是两个同样正确 但又相互排斥的命题之间的矛盾。“效益悖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物流领域内部矛盾的反应和表现。,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悖反,物流服务如处于低水平阶

13、段,追加成本X,物流服务水平即可上升Y;如果处于高水平阶段,同样追加X,则服务水平上升Y,但YY。,38,案例:美国布鲁克林啤酒公司 1989年11月起销售到日本,价格比美国高5倍,39,2、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 物流各项功能活动处于一个统一且矛盾的系统中,在同样的物流总量需求和物流执行条件情况下,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 因为各种费用相互关联,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 物流活动是管理对象,物流成本则是管理手段。,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悖反,欲降低库存成本,增加运输费用,欲节约包装费用,增加仓储装卸费用,欲降低缺货损失,增加仓储费用,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1.3 物流成本管理,

14、物流成本管理是以物流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为基础,按照物流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科学管理活动。,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 战时后勤的主要任务:军事物质的可达性和及时性; 现代生产企业面临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枯竭,开始寻找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新途径,物流成本管理应运而生。,1.3.1 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欧美国家) 物流成本认识阶段 物流项目成本管理阶段 引入物流预算管理制度阶段 物流预算管理制度确立阶段 物流业绩评价制度确立阶段,1.3.1 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将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5、明确物流成本,从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的比率角度进行管理的阶段; 采用物流预算制度,可以对物流费用的差异进行分析的阶段; 正式确定物流成本的基准值或标准值,使物流预算的提出或物流的管理有一个客观的恰当的标准; 建立物流管理会计制度的阶段,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连接起来,对物流成本进行成本模拟的阶段;,1.3.1 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日本著名物流专家菊池康也教授的五阶段观念: 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认识物流活动的重要性); 物流成本核算(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 物流收益评估(评估物流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 物流盈亏分析(对物流系统的变化或改革建立模拟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1.3.1 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物理成本管理的发展情况: 1979年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了国内; 80年代初,基本上处在概念的引进和初级的理论研究阶段; 90年代初,进入初步的研究和实验性管理阶段,但只是限于个别的企业或者部门,并没有引起全社会对物流成本的关注; 90年代后期,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 新世纪,有了一些行业的定额指标,但仅限于运费等一些常见的基本指标,预算缺乏准确性,国内尚无统一全面的指标。,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