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208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概述(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洋务运动,回顾: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真正实践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的,知识回顾: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地主阶级改革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近代前期探索救国之路的三阶段,A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学器物,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甲午到辛亥:仿效西方变革中国政治体制,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C新文化前期: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发展到走十月革命道路。指导思想: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真正实践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的。,近代中国 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球溪高级中学,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892 年,一 个叫张 弼士的 人创办 了一家 葡萄酒 公司。,1894 年,一 个叫郑观 应的人写 一本书了,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校,速立宪法。,1895,年,一个叫 谢缵泰的人 画了一幅画,1896 年,一 个叫丘逢 甲的人写 了一首诗,戊戌变法背景,1、必要性: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可能性: 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 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等主张 (思考我们在选修一中讲到的关于变法背景:国际局

3、势,民族危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序幕:公车上书,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及成因?,36,公车上书,(1)历史背景? (2)上书主张及内容分别是什么? (3)上书的影响是什么?,高潮:百日维新,历史背景? 导火线:德国强占胶州湾 开始标志? 政治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措施:,评价,局限性:37 进步性:37 (推动中国近代化,爱国,民主,启蒙),变法积极影响,积极影响: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具有民主性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主义救亡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具有启蒙性 4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上

4、:有利于西文科技文化传播,推动文教事业的发 展。 6习俗上: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消极影响,没有触动封建体制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定宪法,设议院和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 使中国与西文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学习思考: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等没有提出定宪法、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这是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的表现?说出你的理由。P37,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的比较,明维(1868)(成)戊戌(1898)(败)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国家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5、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国际环境(1)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西方加紧侵略中国的有利国际环境 (1)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改革途径 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土地问题,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帝制,孙中山手迹 大总统誓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

6、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毛泽东在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讲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的,但它带

7、有革命性,民主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毛泽东的评价进行分析,深化探究:,评价,1、历史进步性:,(1)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2)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一度被视为民国的象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法律武器。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依据。,2、历史局限性:,对外没有明确规定反对帝国主义, 对内则没有规定平均地权。,当堂巩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劝学篇,材料

8、二 “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 公车上书,材料三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请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些派别,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各是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对皇帝的态度和材料三有何不同,你认为这种不同有哪些原因?,答案:(1)材料一是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主张学西方政治;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三是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2)材料二主张保留皇帝,材料三坚决主张推翻皇帝。原因有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无可挽救。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思想上,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以西方民主的思想武器,掀起了革命的热潮。,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