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5193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概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猴头菌栽培技术,主讲 段鸿斌,一、 概述,猴头是食用菌类的珍品之一,猴头、熊掌、燕窝、海参被称为“四大名菜”。 猴头菌还具有营养、食疗、保健功能,它所含有的猴头素对消化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痒等消化道疾病,有滋补强身作用。 近来研究表明猴头素还具有抗肿瘤作用。,猴头菌的形态,二、形态特征,猴头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由猴头菌的孢子萌发而来,菌丝直径1020m,壁薄有隔膜,多分枝,丝状。 子实体圆而厚,肉质,新鲜时,白色,块状,直径5l0cm,干后淡黄色或黄褐色,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布满针状肉刺,肉刺上着生子实层。肉刺较发达,有的长达3cm,下垂,初期白色

2、,后黄褐色,整个子实体像猴子的头,故称猴头菌。,三、猴头菌袋料栽培,1栽培工艺流程 备料培养基配制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 2栽培季节 我国南北气候差别较大,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是利用自然温度栽培猴头菌。猴头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C,可根据这个要求来选择当地栽培猴头的时间。在河南省栽培猴头时间可分春秋二季,春天在3月,秋天在9月栽培为宜。,3原材料的准备,(1)瓶子的规格 栽培猴头最好选用750mL的菌种瓶,其次选用罐头瓶或截去一段瓶颈的酒瓶。 (2)培养料的选择 代料栽培猴头选用的培养料,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较多;其次,还有稻草、甘蔗渣、米糠、麦秸、甜菜废丝等。最好是

3、新鲜料,无病虫害,不结块。如果材料隔年,应暴晒23天,并放通风阴凉处保存,以防止霉变或腐烂。,(3)原料的处理 稻草的处理:选干燥、新鲜、无霉变、无腐烂的稻草,用铡刀切成23cm长,放人12的石灰水中浸泡1224h,然后用清水洗至中性,沥干备用。 麦秸的处理: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干麦秸,用15mm罗底的粉碎机粉碎。用2的石灰水浸泡24h,捞出用清水洗至中性,沥去水分备用。,4培养料配方及配制,(1)培养基配方 木屑78,麸皮或细米糠15,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1。 棉籽壳93,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l。, 棉籽壳83,麸皮10,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1。 木屑45,棉籽壳38,麸皮10,玉

4、米粉5,蔗糖1,石膏粉1。 棉籽壳40,稻草或其他秸秆粉43,玉米粉5,麸皮l0,蔗糖1,石膏粉1。 上述各配方含水量要求在65左右,pH 56。,(2)培养基配制 根据当地资源,选好培养基配方,按比例分别称好各种配料,先把蔗糖溶于水中,将配方中其他料混合均匀,再将糖水徐徐加入料中,边加水边搅拌,使其料与水混合均匀,用手握料时,手指缝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其料中含水量约6570。pH调至56。,5装瓶、灭菌,培养料拌好后,及时装瓶,边装边用捣木捣实培养料,注意上下松紧一致,装至瓶肩再将料面压平,用肉眼能看到瓶内木屑间有空隙为宜,保证猴头菌丝能得到充足的氧气。用捣木向下扎一穴洞,以利接种。随即

5、用清水将瓶颈内外及瓶身洗干净,用棉花塞口或用一层聚丙烯塑料薄膜和两层旧报纸封口。 培养料装满瓶后,将栽培瓶送人灭菌室灭菌。用高压蒸汽锅灭菌时,在0.140.15MPa压力下,持续2h;用常压灭菌时,在100条件下,持续810h以上。,6接种与发菌管理,灭菌后的栽培瓶要移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待温度降至30时,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挑取蚕豆大小一块菌种,接入栽培瓶内,要求菌种与培养料接紧,然后送入培养室培养。 接种后的栽培瓶要立于培养架上,室内温度保持在2125,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70左右,未定植前尽量少搬动,以免影响菌种定植。 每天要打开窗12次,每次15min,让培养室内空气新鲜,并在遮光条件

6、下培养,同时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l2天可以看到菌块上有白色菌丝发生;56天菌丝在培养基上部生长,10天左右菌丝伸人培养料向下伸长,大约经30天左右,菌丝就长满全部培养料。,7出菇管理,(1)菌蕾形成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瓶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2022,并给予较强散射光刺激,以促进猴头菌蕾的形成。约经710天,当栽培瓶培养基表面,生长出黄豆粒大小白色菌蕾时,就应及时把瓶移人栽培室。,(2) 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 当菌蕾形成后,把瓶移入栽培室或用原培养室作为菇房,打开瓶口,竖放在架子上或地面上,瓶口上盖一层湿报纸,或横卧在地面及架子上,但要成行放置,上层和下层的瓶口应反方向放,每行叠放810层,根据层间距离决定放的层数。 这样可避免子实体长出瓶口后联结在一起,而影响子实体正常形状,降低商品价值。,采 收,这个阶段温度保持18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经常通风换气,每天打开门、窗34次,每次1530min,并要较强的散射光条件,大约经15天左右子实体就成熟,即可采收,一般可采收三潮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