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瑾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5163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江红》秋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满江红》秋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满江红》秋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满江红》秋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满江红》秋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江红》秋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江红》秋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江红 秋瑾,生平简介,秋瑾(18751907)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写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

2、壮志的开阔胸怀,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注释】,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烈:刚烈。 肝胆:指真诚的心。

3、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翻译】,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状况。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小组合作探究上片,讨论如下问题

4、:,1、开头第一句交代了什么? 2、用划出自然景物描写的句子。 3、“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句话?,1、“早又是”十分传神地把作者对时光飞逝、虚度年华的苦闷泄露出来了。 2、为篱下,黄花开遍。 陶渊明 归园田居 中的“采菊东篱下”。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3、四面歌残终破楚。 终破楚:比喻冲破家庭牢笼,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4、殊未屑:表明作者并不留恋贵妇人的生活,相反加以蔑视。,上片:诉说自己因壮志难伸而形成精神上的苦闷,渴望冲破封建的束缚,做一个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人。,小组合作探究下片,讨论如下问题:,1、哪些句子体现出

5、作者虽不是男儿,但她的一颗心比男儿更刚正,常常为他人而激动激昂? 2、用划出作者抒发感慨的句子。 3、词人再次运用了什么典故? 4、概括下片主要内容。,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身与心,列与烈”运用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表达了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2、俗子:指凡夫俗子,市侩平庸之辈。 英雄:指胸怀壮志而勇于实践之人,作者用以自比。,下片:思虑前途未来,同时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思考练习: 朗读满江红。找出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不甘雌伏的巾帼豪情? 表现作者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的句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莽经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表现作者不甘雌伏的巾帼豪情的句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主题,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 作者对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 出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 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 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