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005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概述(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联系、发展、全面),(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单元导航:,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1、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等决定的。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思考: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阶级局限、生产力局限、认识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从实践出发,(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马克

2、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和 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 和唯物辨证的 的有机统一。,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科学的阐述?,无产阶级、生产力从实践出发,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注意一:含义,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精神方面,(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政治法律、道德科艺术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3、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一选:,城里的孩子真是好,有高楼、小车和电脑,还能天天上学,吃汉堡,幸福享不了,山里孩子真是好,有高山、白云和小鸟,可以不上学,不用辅导,幸福享不了,说明了什么,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仓禀实而知 ,衣食足而知 ”。,礼节,荣辱,(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随

4、堂小测,1、(09年浙江文综)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 B C D,C,2、(09年山东文综)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

5、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 B. C. D.,随堂小测,B,【解析】2008年的十大流行词语属于意识或主观认识范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选B;项不符合题意。,思考: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会存在落后愚昧的思想?体现了什么道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6、。 (有时先于或落后于),B、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通过实践才能发生作用,随堂小测,3、(09年广东单科)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C,3、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7、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实践,随堂小测,4、(09年重庆文综,39,10分)材料三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8)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10分),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

8、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二)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由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要进行这些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这就构成的物资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的整个面貌,归根到底

9、,只有从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得到说明。,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革。,社会生产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一种生产方式必然被另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所代替;随着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都会发生相应的变革。,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封建主”与“资本家”,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内涵,生产者,生产对象,“手推磨”和“蒸汽机”,首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0、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或迟或早也会发展变化。,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合适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循环往复,

11、不断前进。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随堂小测,5、(08年上海单科)“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资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C,随堂小测,6、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

12、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B C D,答:【考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解析】有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社会性质,应该为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A,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

13、 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的总和。,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选一选:,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 当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规律: 。,决定,反作用,适合,促进,不适合,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

14、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二)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是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之谜,是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随堂小测,7、(08年江苏单科,7,2分)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15、案。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B,(三)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却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最终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但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三)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社会发展的总趋势,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