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956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6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咨询公司发展战略(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兴发展战略,秘密,北京深蓝世纪管理咨询公司 2002年8月,宏观环境分析,钢铁行业分析,竞争结构分析,相关利益者分析,SWOT分析,北兴发展战略,秘密,北京深蓝世纪管理咨询公司 2002年8月,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1. 经济环境分析,2. 政治环境分析,3. 技术环境分析,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 经济环境分析,2001年中国加入WTO。 2001年GDP增长为7.7%。 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进行。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 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正在实施或逐步实施。 近两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固定资产和社会发展投资,拉动内需。国内经济形势良好

2、。 几年来的连续降息和实行债转股,减轻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担。,我国经济GDP每增长1,钢材消费量将增长0.5至0.8。 中国经济在未来的5-10年内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先进制造技术的普遍采用。最基本的特征是制造的全过程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它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热加工精密成形技术及热成形动态模拟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RPM)技术;超精加工、具有联网功能的NC装置、数控技术及工业机器人;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分散网络化制造(DNM) 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 全球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2. 技术环境分析,对世界钢铁工

3、业而言,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将会是渐进而非突变(革命)型的。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正在加快渐变的速度!,3. 政治环境分析,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政治局势将保持平稳的态势。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所有者、经营者、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越来越受到法律的保护。 随着加入WTO,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随着加入WTO,地方保护、条块分割将会弱化,市场化程度提高。 除了公共、国防行业以及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企业,政府将逐步退出企业的经营管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游戏规则将逐渐规范,并同国际惯例相接轨。政府正在营造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

4、。,4. 社会和文化环境,知识、信息爆炸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面临知识更新的压力。 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就业和择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全国性的人才流动趋势正在逐渐形成,人才的流动量大大增加。 黑龙江经济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富拉尔基地处偏远;由于地域, 历史,经济等原因与沿海、内陆发达地区相比,在吸引人才、资金等方面还有巨大的障碍。,目前,北兴很难吸引一流人才;甚至是留住人才!,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钢铁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北兴发展战略,秘密,北京深蓝世纪管理咨询公司 2002年8月,钢铁行业分析,钢铁工业特点,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

5、度,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具有典型的周期性,钢铁工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1.钢铁工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 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钢铁工业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使用大量的机电设备,同时又是交通运输消耗的大户。 能源、交通、汽车、建筑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契机;反过来,钢铁行业的发展也会促进这些相关行业的进步。 2.钢铁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钢铁工业生产工艺决定了其大型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冶炼钢和铁的经济规模都在百万吨以上,现代化的线材生产的经济规模在40万吨,热轧板材生产线的经济规

6、模在300万吨。20世纪后半叶,全球钢铁工业以日本最具代表性,都在走一条大型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的发展道路。 3.钢铁工业具有周期性。 从世界钢铁和我国钢铁的历史来看,钢铁工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周期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很大,总体上与经济周期保持同步动态。,世界钢铁行业发展趋势,世界钢铁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目前处于适当调整,逐渐攀升的状况!,数据来源:IISI,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01一1951年。这一阶段,世界范围内以高炉、平炉、模钢和初轧技术为主体发展钢铁工业。钢铁的产量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中美国的钢产量约占到全球钢产量的45%。 第二阶

7、段:1952一1974年。这一阶段内, 炼钢生产技术这一阶段取得重大变革,世界钢产量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钢产量由2亿吨增加到8亿吨,其中日本以13.4%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日本钢铁工业以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为技术核心建设了一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实现了规模生产、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目标,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 第三阶段:1975年以后。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市场对钢材的需求相对减少,全球钢产量徘徊在7.8亿吨左右,年增长仅为0.1%。在这一阶段现代化,炼钢技术、连铸连轧等新兴冶金工艺的出现,使世界钢铁工业进入崭新的时代,总产量虽然没有大的增加,但产品的质量却有了飞跃。先进的产钢国

8、家,如日、美、韩等加速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结构。这一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产量从1978年的3178万吨增长到一亿吨以上。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 全球钢铁生产过剩,钢铁工业经济效益降低,国际钢铁市场竞争力日剧。,世界钢铁行业增长缓慢,大约1-2%,近几年世界钢产量在波动中呈缓慢增长趋势,基本保持在7.28.3亿吨水平。2000年世界钢产量达到8.24亿吨。 发达工业国家钢铁产量基本稳定甚至略有降低,并转向结构调整,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新增生产能力和产量主要集中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数据来源:IISI,世界钢铁产能分布图,25.6%,8.7%,16.7%,39.89%,

9、4.7%,全球钢铁产量主要集中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亚洲居首! 从近年来钢产量的增长看,中国钢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东南亚地区的生产和消费有提升,增长比例最大的是亚洲国家。,数据来源:IISI,世界市场的供求分析,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极大地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 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近10亿吨,2000年钢产量约8.2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0%。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数据来源:IISI,为了应对挑战,世界钢铁企业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制造成本不断降低,合并和

10、收购的趋势增加:韩国浦项制铁与新日铁宣布策略结盟; 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国尤西诺(Usinor)、卢森堡雅贝德(Arbed)及西班牙阿塞拉里亚(Aceralia)钢铁厂宣布合并,组成世界第一大钢铁厂,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钢铁厂所有产出物必须全部循环利用,向高附加值深加工方向发展,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亚洲钢铁行业简介,1、最新预测数字表明,世界钢材消费量在2001年到2003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相当于每年增加5000多万吨。世界钢材消费量到2003年将达到3.5%,其中,增量中绝大部分将来自于中国。 2、中国是亚洲第一产钢国。中国钢材消费量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年增长率达到10%多

11、,世界其他地区在此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3%,相当于每年只增加200万吨。,数据来源:IISL,国际经济的发展呈现信息化、一体化、跨国兼并等特点,对钢铁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特点,挑战,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无法脱离整个世界经济的整体,跨国公司之间的联合兼并形成高潮:AOL与时代华纳合并,HP宣布收购康柏,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崛起,服务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知识及其拥有者需求的不断扩大,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适应顾客需要,实行柔性生产,如何面对全球化, 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以何种方式扩张, 如何利用

12、其他战略资源,如何在一个微利化和成本 趋同化的传统产业中获得个性化、 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中国钢铁行业增长较快,2001年到2003年 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我国经济GDP每增长1,钢材消费量将增长0.5至0.8。但由于汽车和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汽车行业),导致近两年钢铁行业的产量规模进入了超常规发展状态,实际增长率超过了10%。到2004年钢材消费量达到2亿吨。,数据来源:IISL,中国1996年-2003年钢材消费图,中国钢铁行业现状技术水平,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急需提高。42家国家重点联系的冶金企业,只有19家企业的技术中心通过国家认定。 钢铁产品标准制(修)定工作相对滞后,影响了冶

13、金工业的技术进步;目前有80%左右的产品标准急需修订。,产品标准间接反映了行业的技术、工艺要求的现实水平;在低标准的要求下,很难促使行业整体技术、工艺水平的提升! 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工艺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数据来源:钢铁协会,资料来源:冶金管理,北京证券,克虏勃蒂森占40%,德国,前4家占31.25%,中国,韩国,浦项占64%,前6家占50%,美国,前5家占80%,日本,钢铁企业日益大型化,钢铁工业发展的内在规模要求使钢铁工业的集中度很高。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情况如上所示,而英国的英钢、法国的尤西诺、意大利的伊瓦尔、比利时的考克里几乎囊括了所在国家的全部钢铁生产。而我国最大的四

14、家钢铁企业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的总产量只占全国产量31.25%,市场集中度较低,对于大型联合生产性的钢铁工业而言,低集中度一般会导致相对较低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产品生产和较低的专业化分工。,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产业规模(集中度),数据来源:冶金管理,冶金经济内参,目前我国钢材产品结构,2001年部分高附加值产品进口状况(万吨),我国钢铁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组织结构过小、过散,产品结构明显不合理,型材和线材占主要部分,供过于求.就炼钢企业而言,全国有290家,总生产能力1.8亿吨,其中225家企业为小型钢铁企业,这些企业设备小、单产能力低、工艺技术设备落后,产品主要以目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线材为主,产品

15、品种单一、质量不高. 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板带所占的比例只有37%,发达地区板带比一般大于60%,特别是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需要大量进口。,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产品结构,数据来源:IISL、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现状生产成本,中国的低成本优势,由于生产效率的低下,已经被抵消了!,中国钢铁工业现状生产能力,2002年国内钢铁产需对比,1.近两年净增生产能力,炼铁550万吨;炼钢400万吨(新增1700万吨,淘汰1300吨);轧钢900万吨(新增1460万吨,淘汰560万吨);连铸机1500万吨(新增1600万吨,淘汰100万吨)。从品种看,主要是薄板、线材、型棒材。明后年将有一批技改项目投产,生产

16、能力进一步增加,投产时间相对集中,产品档次雷同。 2.产量明显过剩:200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预计安排1.5亿吨,比2001年增产1800万吨,增长13.6%(2001年产量约13190万吨,比2000年增产1200万吨,增长10%);就全国而言,2002年企业自行安排钢产量约1.6亿吨,至少大于需求10%以上,如不加以控制,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将必然回到增产不增收的老路子上去。,数据来源:钢铁规划研究总院,国内产能过剩在短时间内有扩大趋势!,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市场服务,钢材产品销售服务水平低 中国的钢材市场营销网络刚刚开始建立,生产厂家普遍销售服务意识差,对外营销缺乏相应的联合,各自为政,成本高,收益低;配送中心服务体系目前还几乎是空白。 国内钢铁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已经认识到,入世后,钢材在经营上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主要来自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业态。在国外,钢材一类的生产资料其经营主要采用代理、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商品流通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目前,国外的现代物流逐渐发展并趋向成熟。通过物流中心,实现供应链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