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策方法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946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决策方法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管理决策方法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管理决策方法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管理决策方法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管理决策方法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决策方法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决策方法概论(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决策方法 问题、模型与决策,2,2019/8/18,第1章 管理决策概述 第2章 数学规划方法 第3章 网络分析 第4章 预测和仿真 第5章 决策分析 第6章 综合案例分析,第1章 管理决策概述 第2章 数学规划方法 第3章 网络分析 第4章 预测和仿真 第5章 决策分析 第6章 综合案例分析,第1章 管理决策概述,4,2019/8/18,引例,例1-1 设某个生产型企业可以生产n种产品,需要m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包括人、财、物的投入,虽然可通过购置增加资源,但是有限。 每种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和投入要素的价格随市场供需平衡关系变化。 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技术投入和加强管理得到提高,但也

2、是有限的。同时某种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也可通过技术改造进行调整。 那么对应的管理者最典型的管理决策活动就包含了产品生产计划,市场促销,资源投入,技术改造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活动的目标就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5,2019/8/18,1.1 基本概念,1.1.1 什么是管理决策 人们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认识相关的客观事物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认知自身的活动目的性或建立相应目标,利用客观规律按照设定的目标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管理决策就是有关目的性设定、规律及限制条件辨识和活动方案选择的行为活动。,6,2019/8/18,1.1 基本概念,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史记高祖

3、本纪 Decision Making巴纳德和斯特恩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7,2019/8/18,1.1 基本概念,广义来说,决策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行为过程。 详细的说,决策是为了按预期的目的去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运用各种方法,在系统地分析了主客观条件之后,考虑到未来的状态,根据决策准则,对提出的多种可行方案,进行优选评比,选择合理方案的一种分析过程。,8,2019/8/18,1.1 基本概念,1.1.2 什么是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以及实践活

4、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科学的发展 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美国工程师费雷德里克泰罗于1911年发表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泰罗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9,2019/8/18,1.1 基本概念,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奥尔顿梅奥和费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等的“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石。 现代管理理论是以“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等学派为代表,其特点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其理论基础,应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手段来研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 管理就是决策,因此管理科学是一门决策科学,即帮助人们正确地决定应付各种复杂情况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方针和行动,以便

5、有效地管理各种复杂系统使之有序运行的一门科学。,10,2019/8/18,1.1 基本概念,1.1.3 什么是运筹学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作业研究) 是一门应用数学和形式科学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决方案的科学。 经常用于解决现实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的复杂问题,特别着重点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能。 首要特点就是能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运筹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基础,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强有力工具。,11,2019/8/18,1.1 基本概念,参考定义: 作战的科学分析 运筹学的目的是帮助找出一些方法,来改进正在进行中的或计划在将来进行的作战的效率。 布莱克特

6、运筹学是一种科学方法,可以给决策部门提供决策的数量基础,以便能对其指导下的各项活动作出最优决策。 莫尔斯和肯保尔,12,2019/8/18,1.1 基本概念,运筹学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研究系统中的各种运行问题,以便能为决策者提供这些问题的最优方案。 彻尔齐曼、艾柯夫和阿诺夫 运筹学是一种应用的决策理论,是运用科学的、数学的或逻辑的方法,帮助决策者克服他所面临的难题,以求达成理想的决策 米勒和斯塔尔,13,2019/8/18,1.1 基本概念,1.1.4 什么是预测 在管理决策的活动中经常需要了解和依据客观事物系统的内在因素及外在环境未来可能的状态进行活动方案的选择,这种对不确定的内在

7、因素及外在环境未来可能的状态进行预估和测度的活动就是预测。 预测是管理决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过程就是一种科学的分析过程,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系统过去的探讨和现状的研究,求得对未来的了解,以减少不确定性对自己活动的影响。,预测,经验预测(定性预测),科学定量预测,14,2019/8/18,1.1 基本概念,1.1.5 什么是模型 传统意义上讲,模型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变化的抽象表述,也可以说是客观事物对象或系统在人们主观知识域上的映像表述。 模型分类:,模型,形象模型,模拟模型,数学模型,15,2019/8/18,1.1 基本概念,模型:客观事物属性及其变化的抽象表述,任何模型首先必须以概念模型

8、为基础 概念模型:一个实际的管理决策问题必然面向一个客观事物系统,关于这个系统的概念、内外属性及测度和属性的结构关系就是概念模型 约束条件(决策限制因素):以概念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可控的客观环境或内在规律 决策变量(决策的因素):可控的属性因素 目标函数(管理决策的目的性测度):有关如何控制或调整这个系统向什么状态变化期望的系统状态的描述,16,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1.2.1 决策问题的概念模型 管理决策中的决策问题就是被管理的客观事物系统的现实状态与管理者期望状态的差异。 管理决策问题主要要素 决策者 期望目标 行动方案 内在约束条件 环境状态 准则方法 后果指标,17

9、,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决策理论,决策方法与技术,决策信息,决策主体 系统 决策者 参谋者 实施执行者,决策客体 系统 决策环境 决策对象,Text,决策手段系统,系统科学中管理决策问题模型,18,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决策问题概念模型的核心,19,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1.2.2 决策方案 决策方案(行动方案),是管理者管理客观事物的抓手或杠杆。 辨识决策方案是决策问题建模的核心工作。,20,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有界无限方案类型:通过数学模型、优化方法去探求,关键是选择和确定决策变量,界定相应的上、下界值。 有

10、限可数的方案类型:根据期望指标,采用多准则决策方法求解。关键是进行市场调研,发掘列举每一种可选方案并获取相应的性能指标值及市场价格。 定性描述可枚举的方案类型:策划或创造多种方案辨识,通过逐一评估,完成选择决策。,21,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1.2.3 决策的约束条件 管理决策活动:以客观事物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为依据,以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和文化环境为背景的人为活动。 决策约束条件:人们不可以也不能够违背客观规律,能力和可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所以,管理决策活动是有约束的活动,并称这种约束为决策约束条件。,22,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决策约束条件一般

11、可分为内在和外在约束两类 内在约束条件:主要反映客观事物系统的内在规律性的制约,它由内因素决定。 外在约束条件:主要是指客观事物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和文化等环境中,决策者不可控的环境因素状态的制约。,23,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决策约束和决策目标也是辩证统一的,在某些决策问题中,约束可以变成目标,反之目标也可以变为约束。 决策约束条件除了要辨识必要的内在和外在的制约因素外,就是要科学准确地估计相应因素的状态值。决策约束条件辨识与科学设定也是决策问题建模的核心工作。,24,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1.2.4 决策问题的分类 根据决策问题的概念模型及相关

12、的要素属性特征,可对决策问题作出以下多种形式的分类: (1)按决策者分类 按决策者的地位,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或分为宏观决策、中观决策、微观决策。 按决策者的人数,可分为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如委员会决策)。 按决策者的岗位,可分为领导决策、专家咨询决策、群众决策(如职工代表大会决策)。 按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态度,可分为避险型决策、趋险型决策、中立型决策。,25,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2)按目标分类 按目标的个数,可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按目标达成的时间性,可分为远期决策、中期决策、近期决策。 按目标的重要性,可分为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按目标达到的程

13、度,可分为最优决策与满意决策。 (3)按决策方案分类 按方案实施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决策与重复性决策。 按方案的阶段性,可分为单级决策与序贯决策。 按方案的可数程度,可分为离散方案决策与连续方案决策。,26,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4)按环境因素状态分类 按状态的性质,可分为竞争状态决策与自然状态决策。 按状态的可数程度,可分为离散状态决策与连续状态决策。 按照决策者对自然状态发生规律的认识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概率型决策。,27,2019/8/18,1.2 一般决策问题,(5)按准则与方法分类 按准则可分为悲观决策、乐观决策和折衷决策。 按方法可分为线性规

14、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网络分析等问题。 (6)按决策问题的形式化程度分类 按决策问题的清晰或形式化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或分为完全结构化决策、部分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28,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1.3.1 成本数量模型 如例1-1,设 x1,x2,.,xn分别表示n种产品的生产量; y1,y2,.,ym分别表示m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p1,p2,.,pm分别表示m种生产要素的购入单位 价格 aij 表示生产第j种单位产品需要消耗第i种原材料 的数量,其中i=1,2,.,m;j=1,2,.,n,29,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

15、,这样我们有生产成本函数: C(y1,y2,.,ym)= p1y1+p2y2+.+pmym 同时不难理解,有 y1= a11 x1+ a12 x2+.+ a1n xn y2= a21 x1+ a22 x2+.+ a2n xn . ym= am1 x1+ am2 x2+.+ amn xn,30,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可见所有投入要素又是各个产品的生产量函数,所以有 一般情况,生产运营的固定成本不随生产量变化,可表示为常量C0生,这样总成本CT可描述如下: (1-1),31,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1.3.2 收益数量模型 生产计划决策时,还应该知道当

16、卖出某一数量的产品时,公司会得到多大的收益。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收益数量模型。 为此进一步细化例1-1假设,设 c1,c2,.,cn分别表示n种产品可按当前生产量卖出的单位价格。这样对应n种产品的当前生产量x1,x2,.,xn的总收益为 R(x1,x2,.,xn)= c1x1+c2x2+.+cnxn (1-2) 所以总收益也是生产量的函数。,32,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作为企业生产计划决策时中最重要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利润值是决策的重要指标量。如果我们假设,生产的产品全都卖出去了,那么产量就等于售出量。得到了利润数量模型,即在给定的产量下总利润为 (1-3),33,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边际收益,它是指在售出量或产量为某一量值时,总收益的变化率。换句话说,就是当此时再多卖出1单位产品引起总收益的增量。,34,2019/8/18,1.3 决策目的描述模型,1.3.3 效用模型 对应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对应不确定性问题和复杂的主观目的性因素主导的决策问题,则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