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讲义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939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学讲义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管理会计学讲义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管理会计学讲义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管理会计学讲义2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管理会计学讲义2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学讲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学讲义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会计学5.1,主讲教师:苏力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5.2 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 相关成本分析法 成本无差别点法 利润无差别点法,2,3,5.2.1 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不存在专属成本时,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 ,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 。 2 .在存在专属成本时,首先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 ( 贡献毛益总额减专属成本后的余额 ) ,通过比较不同

2、备选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 ( 或贡献毛益 ) 进行决策。 3.在 企业的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比较各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进行决策 。 4 .由于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既取决于单位产品贡献毛益额的大小,也取决于该产品的产销量,应该选择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例 5-8,4,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40000个机器工时,利用程度80%,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1.下列各式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 ),A. 增量成本 B. 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 可延缓成本 E. 不可避免成本 3.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

3、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5,A B C D,A,第5章 经营决策,一、功能成本决策 二、生产决策 (一)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 (二)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或提供多少劳务 (三)如何组织和安排生产或提供劳务 三、定价决策,6,5.1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产品功能成本决策: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成本对比,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 目的: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价值: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 价值(V)=功能(F)/成本(C)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1. F,C; 2. F,C; 3. F,C; 4.

4、 F,C; 5. F,C,7,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一、选择分析对象; 对应5.1.1 二、围绕分析对象搜集各种资料; 对应5.1.2 三、功能评价; 对应5.1.3 四、试验与提案; 对应5.1.4,8,6.1.1 选择分析对象,选择分析对象的原则: 1、产量大的; 2、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 3、体积大或重量大的; 4、投产期长的; 5、畅销产品; 6、原设计中问题比较多的; 7、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 8、成本高的; 9、零部件消耗量大的; 10、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9,6.1.2 功能成本决策所需资料,1、产品需求状况; 2、产品竞争状况; 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 4

5、、经济分析资料; 5、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资料;,10,价值(V)=功能(F)/成本(C) 价值系数(V)=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11,6.1.3 功能评价:指标与程序,功能评价1:评分法,例:某改进型手表,三个备选方案,5个功能方面,5分制。,12,令方案1的成本系数为100, 则方案2的成本系数为(280/296)100=94.59,两方案的价值系数 V1=21/100=0.21 V2=22/94.59=0.23,功能评价2: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 01法,是将各功能一一对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最后用某功能得分除以总得分即为功能评价系数。,13,计算价

6、值系数,14,价值系数=1。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价值系数1。说明零件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 价值系数1。说明零件成本与其功能相比偏高,应作为降低成本或潜在功能挖掘的主要目标。 价值系数=0。说明该配件不重要,可以取消或合并,假定甲产品目标成本为1000元,则各零件的成本减低额是多少?,15,6.2 品种决策,1、生产何种新产品? 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4、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 ,16,6.2.1 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3: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投入生产,受剩余生产能力限制,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企业固定

7、成本1800元,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17,6.2.1 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4: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投入生产,受剩余生产能力限制,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企业固定成本1800元,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丙专属固定成本180元,丁专属固定成本650元。,18,6.2.2 亏损产品的决策,例6-5: 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19,P=RC,亏损产品决策:补充例题,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A、B、C三种产品,年终按全部成本法算出三种产品的成本与各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较,A 产品净利 5000元,B 产品净亏 2000元,C 产品净利 1000元,全公司净利合计

8、为4000元。 假定三种产品的销售量、销售单价及成本资料,如下:,20,要求:为该公司做出 B 产品是否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P=RC,分析计算表,21,B 产品停产后的贡献毛益与净利计算表,22,结论: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就不应停产。由于B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总额7000元,所以不应停产。,23,无敌型的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为什么?,例:麦克公司生产销售三种型号的烤肉架,今年三种产品的损益情况如下所示:,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24,亏损产品指提供的利润为负数的产品 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实亏产品 和虚亏产品。 实亏产品指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的亏损产品,这类亏损产品应该停产。 虚亏产品指单价大

9、于单位变动成本的亏损产品,不应该停产,而应该扩大产量,使之扭亏为盈;若考虑转产,则要求转产所获得的边际贡献应大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 停产前利润 停产后利润 转产后利润,如果扩大甲销量至3600元,分摊固定成本不变,25,是否应转产,26,、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贡献边际,实亏损,应停产! 贡献边际,虚亏损,不应停产!,、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边际贡献相关机会成本,应停产(转产) ! 边际贡献相关机会成本,不应停产!,P=RC,27,6.2.3 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比较自制与外购的成本高低,就低不就高。 一

10、般采用增量成本法进行分析。 单位增量成本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28,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若自制需增加一项专属固定成本,则需采用成本无差别点的分析方法。 例6-9:年需B零件860件,外购单价8.4元。若公司目前有无法转移作他用的多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B零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但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200元。 设x为B零件的年需要量,则 外购的增量成本 y1=8.4x 自制的增量成本 y2=1200+6x 成本无差别点 x*=1200/2.4=500(件) 所以,当年需要量在500件以内时,外购有利,年需要量在500件以上时,自制有利。,29,供应商财务折扣或折让的促销措施时,例6-10

11、:某公司需要某一零件,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并需购置一台年折旧额为2200元的机器;若外购,一次购买3000件以下时,单位外购价2元;一次购买超过3000件时,单位外购价1.55元。 问题:该公司自制好还是外购好?,30,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零件外购而不自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转产其他产品而获得贡献毛益或出租获得租金。 例6-11:年需C零件5000件,若自制,则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外购,则外购单价为12元,腾出的生产能力可出租,年租金3200元。,31,练习题1,假定凤凰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3600个,如向市场购买,每个进货价包括运杂费在内为28元。若该厂金工车间目前有剩余

12、能力可制造这种零件,经会计部门会同生产部门进行估算,预计每个零件的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14元 直接人工 6元 变动制造费用 4元 联合固定制造费用 6元 合计 30元 要求就以下几种独立情况作出相关决策: (1)假定金工车间如果不制造该零件,生产设备没有其他用途,甲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 (2)假定金工车间如果不制造该零件,生产设备可以出租给外厂使用,月收租金1300元,则甲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 (3)假定金工车间如果自己制造该零件,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4000元,则甲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32,练习题2,某汽车制造厂过去制造卡车所需用的活塞,一直依靠外购,购入单价为 500 元。现该

13、厂金工车间有不能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活塞。 经过估算,自制每个活塞的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 180 元 直接人工 120 元 变动制造费用 12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130 元 单位成本 550元 自制时每年还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6,000元。 要求:进行自制或外购的决策,33,课堂作业题,1、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其中,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元,并按个各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分摊,单位:元,34,要求: (1)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亏损产品应否停产? (2)如果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预计全年可获租金收入1000

14、0 元,亏损产品应否停产? (3)如果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可用于增产原有的A产品1/5,亏损产品应否停产?,课堂作业题2,2、某企业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件。该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目前企业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7元,自制生产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每年可获30000元。 要求: 做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35,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种即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进一步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

15、所做的决策。 采用差量损益分析法,36,应进一步加工,应出售半成品,例 6-13,某企业每年生产销售甲产品3800件,每件变动成本16元,每件固定成本为1元,售价为24元。如果把甲产品进一步加工成乙产品,售价可提高到3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需增至20元,另外尚需发生专属固定成本800元。,37,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若干种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 例如炼油厂提炼原油,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煤油等各种燃料油。 有许多联产品即可以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也可以经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 进一步加工联产品方案的相关成本中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成本称为“可分成本”,属于相关成本,分离前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属于无关成本)。,38,可分成本,应进一步加工,应分离后出售,例 6-14,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在继续加工过程中,可分离出A、B两种联产品。甲产品售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40元。A产品分离后即予销售,单位售价160元;B产品单位售价240元,可进一步加工成子产品销售,子产品售价360元,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2元; (1)分离联合成本 分离时A分担的单位变动成本=140/(160+240) 160=56(元) 分离时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