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798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方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综合生产计划,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在合理的计划下才能很好的进行。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三节 MTO 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一节 计划管理,1、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计划的作用 计划是组织的前提 计划是指挥的依据 计划是协调的工具 计划是控制的标准,一、计划是管理的涵义,3、计划管理: 按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叫做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编制计划 (Plan) 执行计划(Do) 检查计划完成情况(Check) 拟订改进措施(Act)。,第一节 计划管理,P-D-C-A循环图,plan,do,

2、check,Action,(一)计划的层次 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计划,这些计划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战略层计划 战术层计划 作业层计划,第一节 计划管理,二、企业计划的层次和职能计划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计划管理,表7-1 不同层次计划的特点P212,(二)企业各种计划之间的关系 企业战略层计划下最主要的是经营计划,也称年度综合计划,年度综合计划又包括企业的各种职能计划,例如: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等等。这些职能计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第一节 计划管理,二、企业计划的层次和职能计划之间的关系,综合生产计划与各种职能计划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预测,用户订货,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综合

3、生产计划,科学研究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品种质量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计划,技术发展计划,职工福利计划,职工培训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设备维修计划,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基本建设计划,成本计划,财务计划,(一)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又称生产大纲,它是根据销售计划所确定的销售量,在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生产进度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三、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第一节 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的作用,年度生产计划是一个中期生产计划, 处理的对象以产品级为主。它属于战术层计划。 年度生

4、产计划是指导企业生产与其他活动安排的依据。 年度生产计划以需求作为输入,通过合理安排使整个计划期的需求和生产能力达到大致的平衡,并且使完成任务的成本尽可能低。,(二) 生产计划的层次 生产计划是企业各职能计划中最重要的计划,又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节 计划管理,厂级 生产计划产品级生产计划 车间级生产计划零件级生产计划 班组级生产计划工序级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三个层次,比较范围,表7-2生产计划的层次及特征p213,第一节 计划管理,(三) 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1 产品品种指标: 2 产品产量指标: 3 产品质量指标: 4 产值指标: 5 出产期:为保证按期交货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1 产品品种指标

5、概念:指企业在计划期内规定生产的产品项(种)数。生产什么、品名、规格、型号、种类数等. 考核指标:,2 产品产量指标(生产多少) 概念: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合格(符合质量 标准)的产品(或劳务)的实物数量 考核指标:,概念:指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质量方面应达到的水平。 考核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工作质量指标:质量损失率、废品率、返 修品率、一次交验合格率等。,3 产品质量指标,概念: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 分类:,(1)商品产值 (2)工业总产值 (3)工业增加值,4 产值指标,商品产值,概念: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或工业劳务)价值 商品产值 商品产值按现行价格

6、计算,本企业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可供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外单位来料加工的产品加工价值,对外承作的工业性劳务价值,工业总产值,概念: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的工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 价值。它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规模及水平,是计算劳动生产率、产值利润率等指标的依据。 组成:全部商品产值 外单位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和对外承作工业性劳务对象价值 企业自制半成品、在制品、自制工夹模具的期末与期初结存量差额的价值、已构成固定资产并转入财务帐目的企业自制设备的价值 一般以不变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净产值),概念:指企业在计划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计算方法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收

7、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亏 一般以现行价格计算,第一节 计划管理,四、 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确定目标:产值、产量、质量、交货期等尽量具体化; 评估当前条件:设备设施、劳动力、生产率、内部政策(聘用与解聘、加班、兼职、转包等)、成本等弄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 预测未来的环境条件:未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政治、经济 、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影响。 确定计划方案:拟订多个可行方案从中选取一个 实施计划评价结果:检查目标是否达到,第一节 计划管理,五 常用计划编制方法:滚动式计划法 1 滚动计划的特点 整个计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执行计划,后几个阶段为预定计划。执行计划具体详

8、细,要求按计划完成;预定计划比较粗略,允许调整。经过一段时间,计划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原预定计划中的第一阶段经调整修改后变为执行计划,而预定计划也向后延一个阶段。,第一节 计划管理,2 滚动期和计划期 (1)滚动期:修订计划的间隔时期,它通常等于执行计划的计划期限。年度计划一般以一季为一个滚动期;五年或五年以上计划以一年为一个滚动期。 (2)计划期:滚动计划所包括的时间长度。,第一节 计划管理,季滚动,计划期:一年 滚动期:一季,第一节 计划管理,3 滚动计划的优点 (1)使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更好的结合。 (2)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为组织均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一节 计划管理,六 、生产

9、能力P217,(一) 生产能力的定义 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全部生产性固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是一种可能性的指标,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1)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 (2)生产能力是在企业可能达到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确定,不考虑劳动力不足和物质供应中断等不正常现象。 (3)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 (4)综合平衡的结果 (5)一般以最大产品数量来表示,有时也以加工的原材料的最大数量表示。,第一节 计划管理,生产能力的理解:,第一节 计划管理 -生产能力(P217),(二)生

10、产能力的种类,(1)设计能力: 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大年产量。,(2)查定能力 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条件、劳动状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第一节 计划管理 -生产能力,(3)现实能力 是指企业在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以现有生产条件,并考虑到在年度内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的效果来确定的。,第一节 计划管理 -生产能力,第一节 计划管理 -生产能力,(三)影

11、响生产能力的因素,(1)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 指企业在查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面积的数量。 如: 正在运转的设备; 正在检修、安装或准备检修、准备安装的设备; 因暂时没有任务或其它不正常原因而停用的设备。,第一节 计划管理 -生产能力,(2)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 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三)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F0-设备全年制度工作日数; H-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即工作日长度); 0-设备制度工作时间的计划利用系数;, 制度工作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寿命,缩短设

12、备修理时间,是增加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总数的重要办法。,式中:,(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固定资产生产率定额。,它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和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生产效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一种是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定额P ; 另一种是单台设备制造单位产品的时间消耗定额T (台时定额),二者互为倒数关系。 固定资产生产率定额是计算生产的最基本因素。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一个综合性因素,为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不能单纯依靠数字计算,还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第一节 计划管理 -生产能力,(四) 生产能力的核定步骤,1 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生产纲领 2 组织和收集资料 3 计算核定 (

13、1)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2)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 (3)车间的生产能力 (4)企业的生产能力,1 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 (1)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M1=F效/t t 单位产品需该设备台时数 或 M1=F效p p 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2)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的结果 2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M=M1S S 设备组内的设备数量,(五)单一品种生产时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工段生产能力的计算在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工段往往要包括几个设备组,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又往往不相等,这就要进行综合平衡工作。,1以铣代刨 2以车代镗 3钻床组则技术革新或加班加点,4

14、 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3 工段的生产能力的计算,(六)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p217,1 代表产品法(标准产品法) (1)选定代表产品 “0” 实际工作中,常要将各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 确定代表产品的原则:该产品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量较多,在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 (2)计算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M0 = F效S / t0 S 设备组内的设备数量 (3)计算产品换算系数 t0 代表产品的劳动量 Ki = ti / t0 (i=1,2, .,n),(5)计算各种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Wi(%),(6)计算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Mi,(7)比较各品种的计划产量Q与

15、各生产能力M的大小: Q大于M则生产能力不足,即很难完成任务; Q小于M则生产能力足够,即完全能完成任务。,(4)将各具体产品的产量换算成代表产品的产量,例1 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50,100,230和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50,70,100和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2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2)计算以C为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3)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Mi见表7-3,解,(1)确定C为代表产品,表7-3 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换算表,(4)结论:每种产品生产能力均大于计划产量。生产能力有富裕,(1),()示步骤,(5),= . / ,2 假定产品法,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品种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方面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使用假定产品法。,(3)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S 设备组内的设备数量,(2)计算假定产品生产能力,其中:ti第i种产品单位台时定额,(1)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tm),di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的%,例2在例1的基础上,用假定产品法确定车床组生产能力。,解(1)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