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746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讲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此图为宋人所画,根据画面可以想见唐宋时科举考试的情景。,科举考试图,中国第五大发明,世袭制: 后人继承祖先留下的官位。,从察举,从 察 举 到 科 举,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魏文帝曹丕,九 品 中 正 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只注重门第,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

2、央。,隋文帝杨坚 541604 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 唐会要制科举,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宣告科举制度的诞生。 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隋炀帝杨广 569618 文帝杨坚次子,中国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隋朝:科举制的建立 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两宋:科举制的完善 元朝:科举制的低谷 明清:科举制的鼎盛,1、唐朝科举制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 科目有哪些? 2

3、、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阅读思考,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唐朝科举制度,基本特征,分类,“非常之人”,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唐朝科举制度简表,常科考试程序:州府考试(初试)尚书省考试(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唐代常科考试程序示意图,在校学生,校外读书人,身 言 书 判,女皇武则天 624705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在开设文举的同时也开设武举。为防止考生和考官作弊,武则天创设了糊名制,这种办法行之有效,一直沿用至今。为了严防

4、选官舞弊,她还创立了殿试制度。,创设糊名制,开设武举,创立殿试制,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武举制度。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据统计,从唐武科正式开考,迄至清代光绪年间废武科,有史籍可考的武状元共有171名。,唐代彩绘涂金穿明光铠武士俑,彩绘贴金陶武官俑 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登 科 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曲江流饮,曲江春晓,曲江盛会,唐代进士及第后,要题名于大雁塔,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雁塔题名,及第后宴曲江 唐刘沧 及第新春选胜游,

5、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杏园宴,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科举制的影响,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隋唐统治者创立和发展科举制度,一方面是为了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控制人才。但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gu,zh,g,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美国学者克拉克,他(隋文帝)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

6、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透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五权宪法,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五权宪法,越南进士题名碑林 位于越南河内文庙国子监内,科举制度对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788年,朝鲜开始仿唐制实行以儒学为标准的科举考

7、试制度,直到1893年才废除。 越南以儒学为内容,实行科举考试是从公元1075年开始的,直到1915年1919年间才正式废除。,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自唐至宋,及元、明、清,中国科举制度吸引诸多远邦近邻。进士及第后,有的荣归故里,有的在中国入仕授官,有的在中国长期生活。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进士及第后仕于唐,逝世于中国。,阿倍仲麻吕来华学经图,皇帝亲掌仕权和殿试制的确立 扩大录取名额和放宽应试条件 严格考试制度和规则 限制官僚贵族的特权,两宋科举制的改革,殿 试 制 的 确 立,宋朝的科举程序,严 格 考 试 制 度 和 规 则,清朝的科举程序,初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后经

8、不断扩建,至清同治年间巳形成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考生号舍达20644间的中国最大科举考场。仅清代经过江南乡试后考中状元者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袁枚、林则徐、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清 代 殿 试 处,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唐、宋、元、明、清,有着1300年的历史。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世间却只有一张,那就是明代庄园赵秉忠的殿试对策。,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状元卷,状元赵秉忠 15731626 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人,金 榜 题 名,清

9、代 的 考 卷,挑 篮,重庆桂花园教科院,课标: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3、发展:唐朝。表现为:确立了进士科的主导地位;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4、影响: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科举制度创立于( )。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2.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答:世袭制是后人继承祖上留下

10、的官位,九品中正制讲究门第,都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与前两者相比科举制在当时主要有以下进步性:,C,打破了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选拔官吏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3、开设进士科,以分科考试、择优录用为基本特征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是在(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4.确立了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主导地位是在( )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5、“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

11、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B,D,B,6、“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7、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察举制度 9、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12、)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C,B,C,D,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2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 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 考试纪律严格。,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