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3561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研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李福海,管理学理论研究,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活动,一、管理的概念,管理 是指管理者在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下,设法运用人力、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来达到目标的各种活动和全部过程。,第 一 章 管 理 与 管 理 学,二、管理的类别,政府管理:指政府对人类社会的管理。,企业管理:指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对 企业组织、经营活动的管理。,其它管理:指各种微观领域的管理,三、管理活动 的结构,从哲学的观点看: 管理活动由管理主体、管理中介、管理客体三要素组成。,从行为科学的观点看: 管理活动由管理需要、管理动机、管理目标、管理行为四要素组成。,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 管理活动由管

2、理器物、管理制度、管理理念构成的一个同心园。,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 管理活动是一种输入输出和具有反馈功能的控制过程。,从管理学的观点看: 管理活动由决策、计划、指挥、控制等行为组成的一个连续和相互渗透的活动过程。,管理的主观性,管理的客观性,管理的组织性,管理的系统性,管理的随机性,、管理活动的属性,管理的或缺性,管理的时差性,管理的耗散性,管理的时间性,管理的周期性,管理主体定位化,管理活动程序化,管理效果标准化,管理过程可控化,五、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模式,一、管理学的概念,第二节 管理学与管理学的 科学体系,二、管理学的三个层次,管理是智慧之学,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创造力,高超的整合力,管理

3、是科学技术之学,科学的规律性,严密的程序性,先进的技术性,管理是艺术之学,巧妙的应变性,灵活的策略性,完美的协调性,孔茨的三层次理论: 管理者必须具备思维能力、人事能力和操作能力,三、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支撑学科,数学,经济学,基础管理学,战略管理学,心理学,职能管理学,学科结构,当前我国管理学的研究重点,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企业单位管理,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管理基础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文化,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管 理 丛 林,学派,第三节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含义,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一、管理学的研究

4、范式,研究对象不同,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不同 :,着重企业宏观层面的研究,着重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把企业当作黑箱来研究,把企业当作白箱来研究,着重企业体制的研究,着重企业经营方法研究,研究方法不同,用数学函数描述决策前的经济环境,多学科移植的交叉性,开放性,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福利分析,研究目的不同,着眼于所有者的利益实现,指导经营者的管理实践,主要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定性方法 与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理论分析得出的判断性结论的方法,定量方法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数量属性及其关系的分析而得出判断性结论的方法,系统方法,整体分

5、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环境分析,设定比较坐标,时间坐标,对象坐标,事实标准,价值标准,确定比较标准,比较方法,逐项进行比较,作好比较记录,写出分析报告,提出建议,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的原则,全面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结构、功能、效率比较,实体、属性比较,质量、数量比较,体系、内容、方法比较,比较的类型,典型分析法,过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方法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选择问题,论题陈述,研究文献,概念分析,科学理论的一般研究方法,得出假设,选择研究设计方案,说明样本案例,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实证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数据,得到一定的结论的方法。

6、,规范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借助理论上和逻辑的推演获得结论的方法。,两种研究方法必须结合,实证性研究方法 与规范性研究方法,第一节 管理思想概述,一、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脉络,第 二 章 管 理 思 想 的 历 史 沿 革,二、管理思想的内在结构,基本假设,基本方法论,基本价值观,三、研究管理思想史的方法,历史文化的方法,实证的方法,现实的方法,第二节 中国管理思想的历史演革,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管理思想发展时期,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集权管理思想发展时期,人性假设的相似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集权分权管理思想发展时期,四、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与中国古代管

7、理时期在管理思想和方法上的相似性:,管理模式的相似性,价值目标的相似性,管理手段的相似性,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一、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逻辑结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产生的历史背景,国家发生全息化,国家结构的单一化,国家发展的城市化,国家管理的集权化,中国古代华夏文明的特点,周天子,井田制,古今两种国家管理体制比较,中央政府,土地国有制,金字塔型的整体结构,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指挥体系,诸侯国与中央大区构成的中间结构的雷同性,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古今两种国家管理体制的相似性,整个管理体制都拥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权力中心,管理信息和指令都是以单向直线传播为主要方式,管理运作方式都以长官意志

8、、行政手段为主导,管理的首要价值目标都是追求政权的稳固,古今两种国家管理体制运作上的雷同性,二、中国管理思想的基本结构及其逻辑体系,中国古代三大主流学派管理思想的产生渊源,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和合致中的管理策略,德法结合的管理方法,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结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人性基本假设,基本的管理理念和宗旨,具体的管理方法,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神实质,守无为之道, 行王霸杂合之术, 儒家管理思想 仁政德治论,信民 富民 爱民 教民 制恒产,仁政,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德 治,以德治心,德治可以征服人心,以德防腐,德治可以防止社会堕落

9、和衰败,以德选人,以德的标准选拔管理人才,以德治民,道德之威,七教三至,德治的措施,礼 制,“礼”是治国之本,“礼”的本质是“和”为贵,实行礼制的方法正名, 法家管理思想 法制刑治论,同道 国心 救民,崇君权,行法治,权势是 “胜众之资”,法治是 “治世之宝”,倡刑治,治民要严刑重罚 赏罚结合 赏罚得当,弄“术数”,循名责实 课能考绩 无为无不为,尚功利,功利是赏罚的标准 重公利 功利主义价值观, 用 强 力,养足以力 国兴于力 功立于力 德生于力, 道家管理思想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无为无不为 为道日损,去欲去智,自然无为治国之道,柔弱胜强,以反求正 治国之术,以柔弱胜刚强 以反求

10、正,至德之世 理想境界,自然 素朴 平等 自由 安宁, 兵家的管理思想 竞争方略,五事七计 知胜之道 任势择人 趋利避害 九地之策,统御术内容: 人性 正人先正己 识人 用人 制人, 中国古代的统御谋略,统御谋略释义: 五事七计谋略的基础 审势攻心谋略的核心 法、术、势谋略的手段 王者之道与霸者之道 三国中的典型案例,第四节 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演革,一、工业化时代的特征,人文特征: 人对物的依赖 经济人 企业特征: 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 效率化、 金字塔形组织 获取价值的方式: 有形资源,二、西方管理思想史 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管理发展时期,行为科学发展时期,系统科学发展时期,文化知识管理

11、发展时期,科学管理发展时期,管理公设: 经济人 管理方法: 制度化 标准化 规模化 管理价值观:效率化,行为科学管理发展时期,管理公设:社会人 管理方法: 根据B=f(PE)的行为规律调整人际关系 管理价值观:效率化,系统科学发展时期,管理公设: 系统人 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管理方法: 系统方法 管理价值观: 效率与综合效益,知识文化管理发展时期,管理公设: 文化人 管理方法: 知识管理、文化管理 管理价值观: 综合效益 可持续发展,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20世纪初-30年代),三、西方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马克斯丰伯的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

12、丛林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60年代),马斯洛(AH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赫次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波特一劳勒模式,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企业再造理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根源,四、研究西方管理学的方法论启示,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的发展状态密切相关,管理思想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假设、

13、基本方法、基本价值观三部分,管理思想的运用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行政管理,政策科学时期(1950),一、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阶段,公共管理(7、80年代),公共行政时期(188750),二、行政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 二者的发展关系,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的差别,三、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范式转型,由研究政府自身机构转向非政府公共机构,由研究政府内部转向研究政府外部,跨学科性,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案例分析是核心方法,价值观从重视行政效率转变为重视行政效率+综合效益+社会公平,实践基础不同,研究方式的转型,视角转型,方法转型,价值目标转型,第四节 中西管理思想的 交融与跨文化管理,一、中西管理思

14、想之比较,时代背景不同: 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 管理对象不同: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 文化起源不同: 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开放的地理环境 浓重的血缘关系与明确的契约关系 自足的农耕文明与交往型的商贸文明, 中西方管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和管理对象不同,西方:科学实证主义 中国:社会人文主义 西方:人性恶 、天人两分、法治、契约、 规范、个人价值、科学、技术 中国:人性善、天人合一、德治、信义、关系 群体价值、智慧、艺术, 中西管理思想的性质不同,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历史机遇,信息文明、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 影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历史转轨,人性善人格平等 德治职业道德 信义信用 群体价值团队精神 智慧系统

15、思维 艺术策略,二、西学东渐与中西管理思想的交融,西学东渐 西方管理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中西管理思想的交融,中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特点与吸收西方管理思想的态势,中西管理思想交融的特点,三、我国企业要学会跨文化管理,管理的普遍性和个性化特征,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的实质,我国企业必须实行跨文化管理,冷战的结束,为全球化创造了必需的 社会政治条件,因特网的建立,为全球化提供了必要 的物质基础,各国市场的开放,为全球化提供了必 需的环境条件,全球化现象发生在20世纪末期的 历史必然性,管理文化的多元化,管理文化的综合化,管理文化的动态化,跨文化管理的含义及其特点,企业必须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企业必须善于学习,再造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要学会跨文化管理,重塑员工的人格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