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2402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 涛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主任 无锡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二零一三年五月,科技孵化器运营与团队建设 暨无锡创业中心(Si-Park)实践经验介绍,目 录,目 录,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一、设立的原则 1、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共赢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 3、综合型和专业型结合兼顾 4、鼓励创业和培育成长力相结合 5、孵化器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二、设立的条件 1、发起主体 2、硬件条件 3、软件条件 4、人力资源 三、设立的程序 可行性分析前期准备申报批准,目 录,科技企业孵化器团队建设,一、主要内容 1、共同价值观 2、岗位分工 3、工作目标 4、团队精神 5、绩效考

2、评 二、激励机制 1、薪酬激励 2、成长激励 3、股权激励 4、其它激励 三、基本素质要求 1、执着的敬业精神 2、广博的知识结构 3、熟练的服务技能 4、和谐的人际关系,目 录,三创载体建设的本质内涵,三创载体建设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含量和域值越来越高,对软资源的要求愈加增强,商用化模式愈加重要,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愈加显著。 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鸿沟,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分工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战略

3、之一。创新创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的迫切需求。,三创载体建设的本质内涵,无锡是一座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高层次人才欠缺的城市,且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无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动力。,三创载体即:用于创新、创业、创意活动的空间场所,它的建设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重要途径,是无锡打造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的主要抓手。 没有高标准的载体环境配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发展创新型服务型国际化城市就是一句空话。,三

4、创载体建设的本质内涵,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就需要什么样的载体; 有什么样的载体建设规模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规模; 有什么样的载体建设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水平; 有什么样的载体建设速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速度; 有什么样的载体服务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投资环境。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杨卫泽,三创载体建设的本质内涵,2006年以来,无锡市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着力优化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简称“三创”载体)建设。 全市累计完成政府主导建设的“三创”载体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加上社会资本建设的,共计约560万平方米。 全市共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

5、孵化器42个,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建成19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5个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了上万名硕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其中海归人员近4000名),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科技企业家,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环保与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三创载体建设的本质内涵,三创载体建设的本质是: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按照“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的标准,构建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与科技金融为核心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提供强大的支撑。,目 录,三创载体建设推进路径,

6、推进路径,三创载体建设对策(定位问题),定位问题,三创载体建设对策(机制问题),机制问题,三创载体建设对策(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三创载体建设对策(发展模式),指导思想,以“团结、高效、克难、创新”为行动准则; 孵化研发与成果转化、产业化并举; 以人才集聚和载体建设为抓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创建国际化服务型科技新城。,概括无锡 Si-Park孵化成功经验为: 创业之初做保姆;创业之中做导师;创业之后做保安,三创载体建设对策(发展模式),实现途径,三创载体建设对策(主要举措),主要举措,2、人才工程 (530计划、东方硅谷计划、院士工作站、博士后企业分站等),3、国际、国内产学研合作 (解决发

7、展中智力资源、科研资源、创新活力等薄弱环节),4、载体建设 (公共平台、研发载体、产业化基地、服务配套设施等 ),5、投融资平台、中介服务体系、产业创新联盟,6、对上争取与横向合作的渠道畅通,1、解放思想,统筹规划,目 录,无锡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引进窗口,体制机制试验区,Si-park 成立于1998年,是无锡地区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998 新区科技园(产业定位:IC、软件、新材料(光伏)、生物医药),2011,1999 国家科技创业园,2001 软件园,2004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007 无锡光伏产业园,2008.07 微纳国际创新园,2008 .1

8、2 清洁技术园,2010 .05 生命科技园,2009 .09 传感网大学科技园,2002 江大大学科技园,2000 IC园,IC,软件,生物,IT,光伏,微纳,无锡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在中国创造了光伏产业,为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带动、发展了软件与外包服务产业,直接引发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契机,引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技工贸收入,41万m2,4.3万m2,载体面积,16000人,52人,人才总量,285亿元,0.02亿元,技工贸收入,增长8.5倍,增长308倍,增长1.42万倍,无锡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无锡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省内第一个尝试公司

9、注册资金分期到位的孵化器; 省内第一个提出“保姆式服务”“辅导员计划”的孵化器; 省内第一个成立院士工作站的孵化器; 国内第一个培育出民营企业在纽交所上市的孵化器; 国内第一个建设微纳与传感网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 科技部第一个试点推进中央、地方联合专家组现场评审的地方服务机构; 国内第一家提出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孵化器,从而成为全国第三家现代科技企业加速器。 国内第一家借鉴品牌辐射,实施乡镇、街道科技孵化器全覆盖的综合孵化器。,无锡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平均 每1天就有1.3项发明专利诞生; 每2天有1项科技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 每4天就有1个新的科技型企业在园区发芽长大;

10、每2个月就有1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省级以上认定。,无锡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目前,Si-Park孵化和毕业了1470多家企业,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000余人,拥有国家专家26名,其中:自主培养11人,引进15人。,李科奕,马晓光,张晓东,Si-park发展历史及成效,杨健良,施正荣,黄维,至今已有3位领军型人才在高新区从零开始创业,成功上市。完成股改企业22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7家。,企业上市,目前,院士工作站企业达22家,有26位院士实际指导园区企业发展,孵化及毕业企业中先后有施正荣、邓中翰、张翔、陈刚、黄维等五人分别当选为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累计入围省双创人才达27

1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施正荣,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中翰,美国工程院院士张翔,美国工程院院士 陈刚,高端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维,院士创业,院士创业,李乐民院士,都有为院士,姚建铨院士,赵法箴院士,吴培亨院士,许居衍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21个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分站; 为企业引进博士后人才22人,培养出站博士后4名; 协助企业获得专利68项,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达16500万元; 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十多亿元。,无锡Si-park产业定位,Si-Park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 1、传感网产业 2、生命科技产业 3、清洁能源产业 4、现代高端服务业,530项目,威孚环保、祥生医学、方圆环球、碧水

12、源、和邦生物、中兴光电子、爱沃富光电、道飞科技、德思普、中星微、锐泰节能、儒安科技、尚沃生物等30多家企业已成长为行业引领者。,截至2012年,Si-park共引进530项目193个,其中A类39个,B类56个,C类98个,入围无锡“东方硅谷”计划项目11个,总注册资本达8.5亿元。,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9个高校共建产学研合作体,初步形成产学研特色明显和传感网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太阳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省嵌入式系统工程中心,省生物活性制品工程中心,光电子技术公共

13、服务平台,火炬计划生物活性制品中试平台,省ASIC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光电传感网平台,绿色照明平台,面向移动智能终端与物联网 电子产品创新服务平台,正在筹建蛋白质药物等二个技术平台,传感网大学科技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规划面积60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达30万平方米。,已建成载体,已建成载体,正在建设中的载体,生命科技园总部研发区占地0.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左右,主要承接总部经济、高端创新研发、公共技术服务、综合配套服务等项目内容。,园区配套服务五分钟创新生活工作圈,愿景,Si-park建园宗旨: 生态花园、创新校园、创业乐园、生活家园。,Si-park奋斗目标: 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创业家园!,谢谢!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