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202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9.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讲义(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袁 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提 纲,一、我国能源形势与挑战 二、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 四、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 五、我国能源发展展望 六、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意义,2,我国能源形势与挑战,1,世界能源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工业化前,人类主要利用薪柴作为能源,18世纪第一次工业化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带动煤炭逐步取代薪柴。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带动石油逐步取代煤炭。目前,世界能源正处于第三次变革初期,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最终取代化石能源。,第一次能源变革 1860 至 1

2、920 蒸汽机,第二次能源变革 1930 至 1960 内燃机、柴油机,第三次能源变革 1970 至今 石油危机与环境问题,薪柴 Wood,煤炭 Coal,可再生能源 替代能源 New Energy,石油 Oil,引发原因,世界能源格局,世界能源消费由发达国家主导,开始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份额逐步上升的格局发展。 但发达国家在优质能源(油、气、核电等)消费中,仍占主要份额,且人均能耗仍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化石能源的供需平衡,只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低速增长,世界化石能源资源进一步趋紧。,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资源和环境制约等全球变化因素,对传

3、统能源格局提出挑战。能源利用将进一步向节能、高效、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在今后几十年内,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煤、油、气、可再生能源、核能五方鼎立的格局。,经济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经济发展阶段与模式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部门能源需求的影响,世界能源消费格局,亿吨标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能源消费也随之增长,能源行业的一系列改革,使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中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国土资源部2006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我国能源格局,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确定,中国将“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

4、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战略”;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302050报告提出2050年煤炭年产量控制在30亿吨,因此煤炭将长期作为我国的主导能源。,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本世纪以来,能源供应紧跟需求拉动,出现超高速增长,我国会很快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40%以上,China USA AUS IND RUS S. AFRICA,亿吨 100 Mt,如果我国能源消费保持8.9%的增速,则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将达79亿吨标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即使能持续实现每五年GDP单耗下降20%,但继续保持9%的年经济增长,2020年我国能耗也将占目前世界能耗的三成。 显然,

5、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对化石能源消费提出必要的总量控制目标,统筹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消费模式。,人均资源量低,150年前,一位叫做李希霍芬的德国人随外交使团来华。两赴山西考察后,这个德国人说,“中国是世界第一石炭国”、“中国煤炭资源可供世界两千年之用”。但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资源状况了。,我国人均资源量,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煤炭产量约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42%。利用煤炭产生的C02比利用石油和天然气高得多。在全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原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偏低,结构调

6、整取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导内需的发展方向,扭转奢侈性的消费取向) 原因: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用能装备能耗低,煤炭的采收和使用系统效率低。,我国GDP占世界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我国能耗占世界能耗的百分比,粗放的能源开采与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土壤都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环境压力会更大。,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由工业化前280ppm增加到379ppm。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环境制约大,全球平均温度、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北半球积雪面积变化,大气中CO2浓度变化,随着生活的改善,人民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要求

7、能源优质化、洁净化。,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战略,能源新技术成为竞相争占的新的战略制高点,以争取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我国需要在世界能源环境中寻求最优的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无论气候变化问题有多少争议,我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 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能源发展战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中央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建成中国特色的基本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本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将经历快速增长阶段、平缓增长阶段,然后过渡到低速增长阶段。 中国的能源如何发展,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机构给出了各种情景和预测,反映了不同的发展观

8、。按照粗放高速发展的惯性进行外推预测,是不科学的。,我们力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给出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战略。 把资源和环境约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条件,体现节能提效优先,必须大力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环境友好,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有控制的健康发展,统筹规划和调控国家的发展速度、结构和供需模式,为今后长远的发展开创一条可持续的新型道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指导原则,原则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二: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原则。 原则三:节约优先、高效经济、合理调控供需的原则。 原则四: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原则。 原则

9、五:有差别地确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战略目标与重点,达到总体优化的原则。 原则六: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经济手段调控、建设先进能源系统的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 阶段的战略定位,3,2050年前的四十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节 约 高 效 洁 净 多 元 安 全,粗 放 低 效 污 染 欠安全,2050年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现在的能源体系,2050年后,我国将拥有一个中国特色的能源新体系,我国将进入比较自由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阶段。我国未来的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判断。能源的结构、“颜色”、质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2030年前的20年,是上述转型期中的攻坚期(困难

10、期)。 其间,要花大力气形成节能提效机制、实现新型能源(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突破、化石能源的洁净生产和利用、实现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石油安全供应和替代、电力系统优化发展、农村能源形态的显著进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3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2020年前的10年,特别是“十二五”,是上述攻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期,是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期,经济转型应实现重大调整,能源消费增长结构将有显著变化,节能、提效、减排取得新的明显成效,逐步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转变:从现在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科学的

11、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并在此新模式下,实现可持续的供需平衡,以支撑科学发展。,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4,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可概括为“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绿色和低碳也是两个有差异的概念,但在中国能源的具体情况下,二者在工作方向上高度一致:走向绿色和走向低碳并行不悖。 中国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可概括为: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系统经济高效。,节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是能源战略之首。 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人

12、均资源小国,必须确立“人均能耗应控制在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思想。 基于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分析和结构节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及社会消费节能潜力的分析,我国的节能提效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这项战略旨在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能耗(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耗)最小化,以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0.5,并随时间进一步降低)来支撑经济发展。,战略一: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把节能放在优先位置,将2020年的总能耗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是一个十分困难又十分有意义的战略指标,是转变发展方式实际成效的标志,也是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关键。 这项战略

13、的强化实施,将有力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耗总量(亿吨标煤),年份,未来我国能耗总量控制目标,煤炭目前是我国主导能源,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2.5亿吨。煤炭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重应该也可能逐步下降,2050年可望减至40%(甚至35%)以下,其战略地位将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 煤炭年消耗的绝对量,近一、二十年内仍会有所增加,经努力,有可能在2030年达到峰值,此后,总能源的增量将由洁净新能源补充。 煤炭的开采、洗选和利用必须改变粗放形态,走安全、高效、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战略二:煤炭科学开采和洁净高效利用,2030、2050年煤炭需求预测,煤炭需求预测,按行业统计的煤炭需求预

14、测,煤炭需求预测表明:未来几十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占据半壁江山,主体地位明确;由煤炭相对易得的特性,决定了在未来即使走高投入能源发展路线,大力提升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为巩固能源基础和安全保障,实现煤炭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能源整体发展战略最具基础性和重要性的部分。,实现煤炭的科学、绿色开采,对传统煤炭开采模式进行改革 采用回采率高的机械化、自动化采煤技术 高瓦斯矿井全面实现煤与瓦斯共采 实行环境友好型有控制地开采 采用煤炭地下气化等革命性的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煤炭生产和高效利用技术,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度、煤炭的利用效率和洁净度较大幅度提高,煤的洁净化利用,不仅是一

15、个战略方向,而且要成为可定量衡量和检查的指标。 提出“煤炭科学产能”的概念,根据科学产能的要求,可以把合理的煤炭安全产能控制在30亿吨以内。提出煤炭“洁净化度”的概念和定量描述,可作为该行业的一个考核指标。,目前2030年,用20年基本实现煤炭的科学开采和科学利用,达到阶段目标。,科学开采目标:,安全:由目前每年事故死亡3000多人,降到30人;百万吨死亡率由1人/Mt,降到0.01人/Mt(年产煤30亿t以上)。 高效开采:全面淘汰、关闭615万t以下小煤矿;煤矿数由1万多处降到2000处以下;机械化开采率由40%上升到80%以上;少部分约5%煤矿实现自动化开采;开采能耗下降5%。 洁净开采

16、:高瓦斯煤层全部实现抽采利用;80%矿井水实现处理复用;基本消灭矸石山;塌陷土地复垦率达50%。,20302050年,再用20年,全面实现科学开采、科学利用,各项指标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开采目标:,安全开采:事故死亡减低到34人/年以下;百万吨死亡率0.001人/Mt以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煤炭开采成为安全的行业。 高效开采:全部机械化开采;30%自动化开采;开采能耗再下降5%。 洁净开采:已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全面实现绿色开采。,全面实现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减人提效 新增生产能力:各项指标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达标;具备改造条件的现有未达标生产能力:应给与政策扶植,限期达标;不具备科学开采条件的要坚决逐步退出;鼓励煤炭企业发展产业多元化和循环经济,扩大人员分流安置能力。 对历史遗留问题:承认、梳理分类、在政府主导支持下(政策和资金),企业为主逐步解决。,战略措施,国家支持开展煤炭重大科学和技术专项研究,解决煤炭科学开采和安全面临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 建议在煤炭资源开发和洁净利用领域支持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