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钢的化学热处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4180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钢的化学热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11 钢的化学热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11 钢的化学热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11 钢的化学热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11 钢的化学热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钢的化学热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钢的化学热处理(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一章 钢的化学热处理,2,11.1 化学热处理概述,机械零件的失效和破坏,大多数都萌发在工件的表面层,特别在可能引起磨损、疲劳、金属腐蚀、氧化等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其表面层的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热处理的概念,钢的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特定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钢件表层,从而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过程。,3,经化学热处理后的钢件,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复合材料。,4, 化学热处理的目的,在表面形成高硬层 在钢件表面形成减磨、抗粘结薄膜 在钢件表面同时形成高硬层与抗粘或减磨薄膜,提高零件的耐磨性 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2、提高零件的抗蚀性 提高零件的抗高温氧化性, 提高零件的耐磨性,5,在表面形成 高硬层,在表面形成减磨、抗粘结薄膜,在表面同时形成高硬层与抗粘或减磨薄膜,6,化学热处理方法表面硬化的优势,7,渗碳、渗氮、软氮化和碳氮共渗等方法,都可使钢零件在表面强化的同时,在零件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有效地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钢件渗铝、渗铬、渗硅后,与氧或腐蚀介质作用形成致密、稳定的Al2O3、Cr2O3、SiO2保护膜,提高抗蚀性及高温抗氧化性。, 提高零件的抗蚀性, 提高零件的抗高温氧化性,例如渗氮可提高零件抗大气腐蚀性能,8, 化学热处理的分类,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就

3、是在钢件表面渗入一种或多种元素,即渗入法。 根据所渗入的元素,可以将化学热处理分为渗碳、渗氮、渗硫、渗硼、渗铝、渗钒、渗铬等。 如果同时渗入两种以上的元素,则称之为共渗,如碳氮共渗、铬硅铝共渗等。 钢中渗入的元素,可能溶入铁中形成固溶体,也可能与铁形成某种化合物,总之渗入的元素与基体金属之间具有相互作用。,9,10,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是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和渗铝等。,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渗入法化学热处理的 基本过程,11,11.2 钢的渗碳,渗碳:就是将钢件置于具有足够碳势的介质中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并保温,使其表层形成一个富碳层的热处理工艺。,渗碳种类,最常用,常用,12,渗

4、碳用钢:为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如20、20Cr、20CrMnTi、20CrMnMo、18Cr2Ni4W等。,渗碳的目的,13,气氛的主要组成物都是CO、CO2、CH4、H2和H2O等5种气体; 其中CO和CH4起渗碳作用,其余的起脱碳作用。, 渗碳原理, 渗碳介质的分解,工业气体渗碳方法的主要类型,在炉中产生所需要的渗碳气氛,14,在渗碳炉中,与渗碳有关的最主要反应有如下四个,在所供应的原料气氛组成稳定的情况下,只要控制气氛中微量的CO2、H2O、CH4或O2中的任何一个的含量,就可达到控制渗碳炉中碳势的目的.,15,通常,生产中多采用露点仪来控制气氛中的H2O含量; 因为气氛的露点与气氛中的

5、含水量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含水量越高、露点就越高;,16,生产中或者采用红外线仪来控制CO2的含量;,17,或者采用氧探头来控制气氛中O2含量。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控制渗碳炉中渗碳气氛碳势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渗碳时间往往比较短,必须根据气氛种类、表面碳含量要求、渗碳温度和渗碳时间等因素确定出一个在不平衡情况下的合适碳势,才能真正保证渗碳工件所需的表面含碳量; 同时还需采用多参数控制法来减少碳势控制的误差。,18,工件表面必须清洁; 炉气需要具有良好的循环:活性碳原子被吸收后,剩下的CO2、H2或H2O等脱碳气氛需要被及时排出; 控制好分解和吸收两个阶段的速度,使之恰当配合:

6、如果分解速度大于吸收速度,将在工件表面形成积碳,从而影响吸收速度。, 碳原子的吸收,要使反应生成的活性碳原子被钢件表面吸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9,碳原子由表面向心部的扩散,是渗碳得以进行并获得一定深度渗层的条件。 扩散的驱动力是工件表面与心部的碳浓度梯度。 碳在铁中形成的是间隙式固溶体,其扩散系数比形成置换式固溶体的合金元素要大很多。碳在-Fe中的扩散系数为:,可见,温度和碳浓度都影响碳的扩散系数。, 碳原子的扩散,20,间隙原子的扩散服从Fick第二定律,由该定律可以有下面一个关系式:,因此,此式也就成为根据渗碳温度和渗层深度来确定渗碳时间的依据。,式中,d渗碳层的深度 渗层深度因子,与

7、渗碳温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t扩散进行的时间,21,主要是通过对碳的扩散系数和渗层表面碳浓度的影响来实现的。通常地,Mn、Cr、Mo能略微增加渗层的深度,而W、Ni、Si等则减小渗层的深度。, 钢中合金元素对渗碳过程的影响,凡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如Ti、Cr、Mo、W及含量大于1的V、Nb等,都增加渗层表面碳浓度; 凡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如Si、Ni、Al等,都降低渗层表面碳浓度。, 对表面碳浓度的影响, 对渗层深度的影响,22, 渗碳工艺参数,渗碳前,渗碳中,渗碳后,23,渗碳工艺参数,24,从统计资料看,一般渗碳件的表面碳含量可在0.61.1之间变化。, 气氛碳势的选择与控制,确定最佳表面含碳量的依

8、据,25,渗碳零件表面碳含量低,淬火后低温回火所得到的硬度低,耐磨性差; 零件表面含碳量过高,渗碳层出现大量块状或网状的碳化物,使脆性增加,易在承受冲击负荷时剥落; 因此,表面层含碳量最好在0.851.05范围内。,26,渗碳温度是渗碳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影响着分解反应的平衡、碳的扩散、还影响着钢中的组织转变。 由于奥氏体的溶碳能力较大,因此渗碳温度必须高于Ac3温度。, 渗碳温度,渗碳温度常用920940,温度愈高,渗速愈快,渗层愈深。 但温度过高会引起奥氏体晶粒长大,降低零件的力学性能,增加零件畸变,降低设备使用寿命。,27,如0.30.6mm,可选为88010; 0.60.8mm,

9、可选用90010; 0.81.2mm或以上,选用92010。,通常渗碳的温度的选择视要求的渗层深度确定:,有的要求深层渗碳或缩短渗碳周期,可采用10301050; 但必需采用细晶粒钢、高温渗碳钢、或渗碳后再经循环热处理细化晶粒。,28,式中,t时间(h) T温度(K),对几种常用渗碳温度的层深计算公式可简化为:,一般地,由于扩散缓慢,渗碳时间不需精确控制。,渗层深度和渗碳温度确定后,所需的渗碳时间可根据Harris公式进行近似计算。, 渗碳时间,29,30, 工艺参数的综合选择,由于各参数间相互影响较大,同时为了缩短渗碳的总时间,通常对各参数进行综合调节:,31, 固体渗碳和液体渗碳简介,固体

10、渗碳是将工件和固体渗碳剂装入渗碳箱中,用盖子和耐火泥封好,然后放在炉中加热至900950 ,保温足够长时间,得到一定厚度的渗碳层。, 固体渗碳,固体渗碳剂通常是一定粒度的木炭与10%左右的碳酸盐(BaCO3或Na2CO3)的混合物。木炭提供渗碳所需要的活性碳原子,碳酸盐起催化作用。,32,而加入的催渗剂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放出的CO2与木炭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CO,CO在钢件表面分解,从而提供活性碳原子。,因渗碳箱中的氧气是有限的,因此通过2C+O22CO来获得CO的量是有限的。,33,固体渗碳的优缺点,适用于各种零件,尤其是小批量生产 可使用各种普通加热炉,设备费用低 渗后慢冷,工件硬度低,利

11、于切削加工,不适于浅渗碳层零件生产; 表面碳含量很难精确控制; 渗碳后不能直接淬火; 渗碳时间长,劳动条件差。,34, 液体渗碳,液体渗碳就是在液体介质中进行的渗碳。,在无氰化物的盐浴中,渗碳的反应如下:,35,由液体渗碳的以上反应可以看出: 渗碳反应仍然是钢件表面的气相反应; 原材料虽然无毒,但反应的结果仍然使盐浴中含有约0.5的NaCN; 盐浴还具有一定的渗氮功能。,加热速度快 生产效率高 加热均匀 便于直接淬火,易腐蚀工件 碳势调整幅度小且不易控制 劳动条件差等等,优点,缺点,36,渗碳层的组织,过共析组织(P+Fe3C),共析组织(P),过渡区亚共析组织(P+F),原始亚共析组织(F+

12、P),上述组织显然不能满足要求。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即进行淬火和回火,对某些钢种还包括冷处理。, 渗碳后的热处理,37,工件渗碳后热处理的目的, 渗碳后的淬火,38,原则上:过共析层的淬火温度应低于Accm 亚共析层的淬火温度应高于Ac3,渗碳零件的淬火温度选择,如果AccmAc3,就很容易选择一个淬火温度来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 如果AccmAc3,则很难两者同时兼顾,在这种情况下,要根据对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钢件心部能否淬透、渗碳后零件的表面碳含量和所采用的淬火方法等,综合考虑而加以确定。,要兼顾高碳的渗层和低碳的心部两方面的要求。,39, 直接淬火法,直接淬火:是指工件渗碳后,随炉降温

13、或出炉预冷到760860后,直接淬火的热处理工艺。,随炉降温或出炉预冷的目的,预冷的温度要根据零件的要求和钢的Ar1而定。,40,减少加热和冷却的次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还可减少零件变形及表面的氧化和脱碳。,直接淬火的优点:,适用于本质细晶粒钢制作的零件,不适用于本质粗晶粒钢制作的零件。 另外,如果渗碳后表面碳浓度很高,则同样不适宜于采用直接淬火,因为预冷时碳化物一般沿奥氏体晶界呈网状析出,使脆性增大。,直接淬火适用范围:,41, 重新加热淬火,工件在渗碳后冷却到A完全转变,可能转变成P或M等组织。接着重新将它加热到所希望的淬火温度,然后淬火,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晶粒较细的组织。,

14、42,此外,也可以在二次加热淬火中间安排一次回火,在最后淬火加热之前可以进行一些切削加工; 为了避免重复加热引起太大的变形,对于形状易于变形的工件,可规定进行一次或几次预热。,43,二次加热淬火对于高温(9801050)渗碳工件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高温渗碳后奥氏体晶粒粗大,故第一次淬火温度通常高于心部的Ac3,而第二次淬火温度在渗层的Ac1Accm之间。 经过二次淬火后,奥氏体晶粒可以得到充分细化,表层碳化物可变成粒状,残余奥氏体量减少,疲劳强度显著提高。 但二次加热淬火的成本高、周期长、易脱碳变形,故极少采用。,44,渗碳零件在淬火后,紧接着于15025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 对于非合金钢,回

15、火温度一般为150l80; 对于合金钢,回火温度一般为160200。 经过这种回火处理,可降低组织应力,并且在最外层保持有利的压应力;此外,回火改善了渗碳淬火零件的可磨削性,降低了磨削裂纹敏感性。 在150250之间回火,硬度的最多降低5HRC,大多降低13 HRC 。, 回火,45, 冷处理,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残A,从而适当提高渗碳层的硬度。 冷处理既提高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生产工序,目前除特殊渗碳工件外,一般都很少采用这道冷处理工序。,46, 渗碳层深度的测量,目前渗层深度的测量方法有:化学分析法、硬度测量法和金相法等,其中硬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方法。,渗碳层深度是渗碳零件的主要

16、技术要求之一。,渗层深度的两种定义,47,48, 渗碳热处理的常见缺陷,常见 缺陷,49,渗碳层出现内氧化,50, 渗碳后钢的机械性能, 硬度和耐磨性,钢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可显著提高。, 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钢件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都降低,并且表面碳含量越高、渗层越深,这两种性能降低越厉害。,51, 疲劳强度,表面碳含量越高,Ms点越低,表面M的量小于表层内部M的量,在表面层得到的残余压应力越大,它可以抵消相当部分由外加负载引起的拉应力,从而提高疲劳强度;,一定层深的高硬度渗碳层,可以提高抵抗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从而提高疲劳强度。,钢件经渗碳后,其疲劳强度显著提高:,52,11.3 钢的渗氮,渗氮工艺又叫氮化。它是将氮渗入钢件表面,以提高其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蚀性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 氮化的特点和分类, 渗氮的特点,渗氮件的表面硬度可高达HRC70左右,并可保持到500左右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