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178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材(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文化背景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什么是安全管理?,防止员工出现安全事故,减少经济赔偿。 制定规章制度防止事故发生。 落实管理人员紧盯员工,防止事故。 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员工安全。 核心:实现控制、保障安全。 模式:监管、强制、惩罚,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九字经: 是什么?(是怎样的?) 为什么?(为什么这样?) 怎么办?(该采取什么对策?),海恩法则(规律) : 事故伤亡与不安全行为关系模型,一、安全与文化的基本概念,安全的概念: 1、没有发生事故 2、安全管理达到法律法规要求 3、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安全是指判明的危险性(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不超过允许的限度)。 安全

2、是使人不受伤害或危害的影响,没有危险或灾难的威胁,不受财产损失的威胁的状态。,安全的词义与中英文化差异,英文: safe safety 安: 安全、安逸、安稳、安心、安乐、 安康、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即无危则安。 全: 完满、完整、完全、齐备、无损、 没伤害、没残缺。即无损则全。 中英文化差异:中国人的求全心理(习惯) 择偶:父母双全 十全十美、过年团圆,教科书的文化定义,广义: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制度和组织机构。 泛指一般的知识的总和,包括语文知识。 泛指社会的文治和教化。,文化的通俗定义:文化是什么?,做菜不是文化,怎么做菜

3、就是文化! (越具民族性就越具世界性),文化的本质:潜意识中的行为规范(习惯) 文化的输入方式:渗透、浸润(潜移默化) 文化的形成:漫长的历史积累和沉淀,文化之源:民族性地域性特质,岭南建筑:广东客家围楼、广州骑楼建筑 民间习俗:端午节(粽子和龙舟) 清明节祭祖,小结:文化与安全文化,文化: 1、意识形态(理念体系) 理念:价值观 思维习惯(逻辑) 2、行为习惯(风俗习俗): 行为:民族习俗、地方风俗、习惯 安全文化: 关于安全的理念体系和行为习惯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管理文化与安全文化,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管理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 具有安全文化构成的企业文化 是高级形态

4、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 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口号 企业徽标、企业之歌、企业形象设计 企业文化: 是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内化在企业制度规范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习惯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系。,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而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 企业文化的根本体现在于客户 对企业所践行的文化理念的感受,二、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前苏联七十年代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安全

5、文化的起源,1、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2、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 在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且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安全文化发展三个阶段(一),技术化安全阶段(第一阶段) :安全上的进步通常是通过工厂的安全防护技术来实现的。(设备的本质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安全工作的动力一般来自于满足法规要求

6、的需要,而改进得以实现是由于使用了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专业人员的结果。职工们倾向于认为安全只是管理者的职责,与己无关,是由其他人强加于他们头上的。 实例:广州市电筒四厂,安全文化发展三个阶段(二),体系化安全阶段(第二阶段):组织建立了用清晰的语言描述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目标,并且建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程序。 系统化、文件化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工作被计划得很好并且优先考虑安全。 然而,在许多企业中,这一阶段的安全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其原因是员工没有参与安全事务的商讨和决策,并且被安全专职人员监视和监督。 实例:广州汽车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发展三

7、个阶段(三),自律化安全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许多组织正在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达到这个阶段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安全的远见和价值观被要求充分共享;组织中绝大部分员工始终如一地、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强化安全的事务当中;安全是组织内的“血脉”,不安全的作业条件和行为被所有人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并且被公开反对。这种“自律”的安全文化可以创造出“安全自我学习”的组织。,安全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可跨越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还认为,一个组织在向安全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努力时,不能幻想跨越前两个阶段而直接进入第三阶段,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实现良好的安全绩效需要有基于服从的文化的规章制度和高质

8、量的工程技术的保障。 强制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必要手段 文化的养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三、文化背景与安全文化建设,1、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理念,人本主义 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标准与理念的发展,ISO9000 管理规范 ISO14000管理规范环境保护规范 OSH18000管理规范职业卫生安全规范 ISO26000管理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含安全) 企业管理认证国际标准的提高 标志着企业文化内涵的拓展,环保理念的始祖,美国海洋生物科学家 雷切尔 .卡逊 推荐阅读: 寂静的春天 (1963年发表),环境保护今天已经形成了全人类的共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兴起,源泉: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 以人的生命为本,企业利润第一

9、社会效益第一,转变,安全文化与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念是安全文化的基础理念,它所体现的是对员工和消费者的主动的人文关怀 社会责任理念是企业人格的体现,所以它是安全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古老而现实的话题: 社会责任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标志是人类社会具有健全的组织和机制,而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人类社会组织和机制最基本的支撑。所以,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并不陌生的社会责任,在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其实我们对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不陌生。 对家庭的责任其实就是社会责任的一个具体方面。推而广之,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它的成员和所处的环境(国家乃至世界)所应该承

10、担的责任 社会责任理念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扩展,企业的人格魅力,既然我们重视企业的文化和形象,企业就是人格化的实体,那么企业社会责任感就是必修课。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就是企业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国家驱动责任理念推广,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推广是由国家行政力量推动的。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推广是从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出发的。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推广还应提高到社会道德建设和以德治国层面的高度。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应该并驾齐驱。 道德建设在目前比法制建设显得更加迫切。,3、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

11、认为对安全文化除了在概念上应该明确以外,还应该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有更加明确的评价方法,因此在1994年(1996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 in Organizations Team Guidelines)。,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 in Organizations Team Guidelines)明确提出:在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所有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除了核电运营组织以外,政府组织、研究和设

12、计组织都应该被包括在考虑范围内。,ASCOT指南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参与者: 1政府组织 政府的安全承诺 法规的制定机构 2运营组织(企业) (1)公司层面 在合作前提下的安全政策 在合作前提下的安全实践,(2)工厂层面 a、强调安全 b、职责的确定 c、经理人员的遴选 d、工厂管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 e、安全绩效的审查 f、培训 g、工作岗位的实践 h、管理人员现场监督 i、工作强度 j、管理者的态度 k、每个员工的态度,3研究机构 对安全管理的分析和研究 4设计部门 安全方面的设计规划 设计的评审过程,安全文化状况的诊断,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指南中列

13、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安全文化的状况。该指南还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和时间进度表用于组织机构制定ASCOT评审的计划。,美国的安全文化法,美国蒙大拿州立法机构于1993年颁布了一部蒙大拿州安全文化法(Montana Safety Culture Act),制定该法的目的在于激励雇员和雇主采取合作以创造和实现工作场所安全的理念,并且使蒙大拿州的所有雇员和雇主都极端重视工作场所的安全。,美国安全文化应用的展开,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US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在1997年4月召开了以“合作文化

14、与运输安全”为主题的全国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共有550名,均来自于该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包括:商业航空、公路运输、铁路、海上运输、管道运输和危险材料安全等。召开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由于委员会的事故调查人员日益认识到,在导致工伤事故的事件中,文化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次会议以后,安全文化在很多企业得到重视和应用,其中民用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船只货物运输等系统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安全文化。,道格拉斯韦格曼的安全文化定义,道格拉斯韦格曼等人在2002年5月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交了一份对安全文化进行总结的报告,其中讨论了各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他们认为较全面的安全文化的定义:“安

15、全文化是由一个组织的各层次、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所长期保持的,对职工安全和公众安全的价值及优先性的认识。它涉及到每个人对安全承担的责任,保持、加强和交流对安全关注的行动,主动从失误的教训中努力学习、调整和修正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并且从坚持这些有价值的行为模式中获得奖励等方面的程度。”,4、安全文化构成的五个部分,安全文化至少有5个五个部分: 1、组织的承诺 2、管理参与程度 3、员工授权 4、奖惩系统 5、报告系统,组织承诺,安全文化的组织承诺就是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对安全所表明的态度。组织对安全的承诺与组织高层领导将安全视作组织的核心价值和指导原则的程度有关,因此,这种承诺也能反映出高层管理者始终

16、积极地向安全目标前进的态度以及有效激发全体员工持续改善安全的能力。只有高层管理者做出安全承诺,才会提供足够的资源并支持安全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管理参与的程度,管理参与的程度是指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亲自参与组织内部的关键性安全活动的程度。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通过每时每刻参加安全的运作,与一般员工交流注重安全的理念,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员工授权,员工授权是指组织有一个“良好的”授权予员工的安全文化,并且确信员工十分明确自己在改进安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授权就是以员工个人的观念或态度来代表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在组织内部,失误可以发生在任何层次的管理者身上。然而,第一线员工常常是抗拒这些失误的最后防线,从而防止伤亡事故。员工授权意味着员工在安全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发起并实施对安全的改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为自己的组织的安全绩效感到骄傲。,奖惩系统,奖惩系统就是指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