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174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价值培训课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社会工作价值,第一节 社会工作中的价值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理解价值体系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与意义,了解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的借鉴。掌握社会工作的道德操守与伦理守则。,【重点、难点】价值体系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与意义,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教学方式】 教师课堂讲授与运用多媒体影音视频资料相结合、适当组织讨论。 【学时安排】 2学时,第一节 社会工作中的价值地位与作用,高登斯坦(H.Goldstein):“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它们同时被看作是它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

2、少的基础之一。它们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在社会工作中,价值概念则属于哲学的范畴。是以人为本位的理念,指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是对社会中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早期实践,早期社会工作 实践把救助看作 是一种施舍, 它承认和容许 受助者的羞耻感 及不平等的意识。,古埃及死亡之书book of death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即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可见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基督教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

3、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死亡之书, 是古埃及的一种陪葬物品。笃信来世的古埃及人用水生植物纸莎草芯制成长长的纸卷,在上面抄录下冗长的跨越死亡之国度(又称白昼来临之书)符文的片段, 并配以插图,随死者 丧葬,以求死者逢凶 化吉,安然到达极乐 世界“芦苇之野”, 这便是著名的 死亡之书。,(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形成,早期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即同情和怜悯;它抛弃了救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承认人们之间应互相帮助,是平等的观念。,(三)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拉开了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序

4、幕。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助人,不再是出于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四)社会工作价值的结构,1、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 2、社会工作自身的价值体系 3、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 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乌托邦思想

5、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一)新教伦理,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新教的这一信仰破除了宗教的等级制度,在神学领域里树立起个人的权威。同时,在思想解放的作用上,也引发了自由、民主、自立的观念。,(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最初形态是“人文主义”。其实质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

6、,提倡人道。,(三)社会福利观念,社会福利观念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灵魂。产生于宗教、社会改革和福利运动的社会福利观念反映了对人的关怀。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观点,是社会工作价值变化的向标。,(四)乌托邦思想 1516年,莫尔出版乌托邦一书。,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在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 第一、由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所代表的价值范畴体系; 第二、由比斯台克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 第三、由泰彻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它们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相同的,可其表述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一)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1)个人是这个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 (

7、2)在这个社会的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 (3)他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 (4)尽管对每一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2007年12月4日,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11月30日,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中尉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从10多米高的桥上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的江水中营救,跳江女子获救,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5)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部潜能和他的社会责任假设。 (6)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

8、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二)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1961年,比斯台克在个案工作关系中,提出了他的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内容: (1)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2)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 (3)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4)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 (5)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6)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 (7)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

9、。,(8)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重要的。 (9)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 (10)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三)泰彻的价值体系,(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 (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 (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四、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实践思考,在实际工作中,社工的价值观在个案工作中有很大的影响,社工需要思考:社工对案主的选择不做价值判断吗?不

10、会把自己的价值判断传达给案主吗?社工如果不同意案主的价值观,仍然能接受对方吗?社工能维持“中性”的态度吗?中性与客观之间是否有差别?工作者在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并对自己忠实时,如何容许案主自由地选择跟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与行为?,价值观可以从治疗过程中分离出来吗?在适当时刻表明价值观的工作者,与以微妙方式“引导”案主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的工作者,两者的有什么差别?当工作者觉察到自己的价值观与案主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区别时,最好该怎么做?把价值观加在案主身上是否有对的时候?当工作者认为案主的价值观与行为会导致自毁行为时,该怎么做?,个案:案主想离婚,她挣扎是否与丈夫继续维持婚姻关系;她认为丈夫很乏味,不

11、关心家人,自以为是,只知道工作;她建议丈夫来接受治疗,但遭到拒绝,丈夫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她才有问题;她是为了孩子着想,才没有立刻和他离婚。一旦孩子高中毕业,她一定会离婚的。她目前的困难是是否继续保持现有的安全感(没生气的夫妻关系),还是放弃现在的安全感,冒险为自己追求更好的人生(也许未来的日子会更差些)。她已考虑找个人来满足生理与情感的需要,并找个工作,以减轻对丈夫的依赖。,她维持婚姻关系的理由之一是“为孩子着想”,如果你同意这个价值观,认为她不应离婚,因为小孩子需要双亲,你会怎么做?如果你认为离婚对她较好,该怎么办?你在离婚、婚姻,以及小孩子等方面的信念,跟她最后做的决定之间有没有关系?她谈

12、到婚外情:你对一夫一妻与婚外性行为有什么看法?你相信案主发生婚外情对她有害还是有益?你的看法对她会产生那些影响?,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1)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2)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 (3)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影响,1关于人与社会 三纲五常、三从四是儒家道德的核心,儒家认为个人的存在不能脱离其社会关系,个人对社会应承担责任,人的一切作为都必须以道德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一生应追求的目标。在我国传统里儒家道德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甚至大于法律制度。,2家庭,儒

13、家的“家庭”经常是家族的含义。儒家非常强调家庭对于社会的意义。家庭的稳固和完整一方面能够表明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同时也是个人步人仕途的基本条件。“孝”是维系家庭关系的核心条件,其意是家庭中的晚辈必须忠诚和顺从长辈。在南宋理学盛行时期,它比血缘关系具有更强的约束力。结婚、生育是孝,唯命是从是孝,侍奉尊长也是孝。不止孝顺生者,还要孝顺祖先。家庭中的父权地位自然不可动摇,不过,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女性,一旦“从媳妇熬成婆”,在家庭中也具有一定权威。从儒家的家庭人伦关系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特性。,3自由、平等和尊严,道家崇尚自由,既包括精神自由,也包括行为自由。佛家认为,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为

14、自由。一般人都脱离不了人生中的众多苦难,比如生、老、病,死、爱、恨、贪等等,所以佛家是以悲天悯人的态度来看待生命的。,4独立与依赖,儒家虽然在对待人与社会关系方面持非常积极的态度,提出仁、义、礼、智、信五个个人道德标准,而这些道德标准是单向的,个人却往往具有单向的依赖性。比如,女性依赖男性,妻子依赖丈夫,子女依赖父母。这种依赖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从属方面,它对人们社会心理的影响更加久远。而道家和佛家比较注重个人独立,其修行方法都强调自身的直觉思维。不过,这种独立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甚微。,(一)外来的借鉴问题 (二)遗产的继承问题,(三) 发展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念,(1)马克

15、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操作守则,(一)社会价值,(二)专业价值,敬业、接纳、 自决、个别化 尊敬人。,(三)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2.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四)操作守则,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思考题:,1.简述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2.简述西方社会工作中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 3.如何认识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矛盾与对立问题? 4.试指出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