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空调系统培训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4174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化空调系统培训(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净化空调系统基本知识培训,净化空调系统基础知识培训,工艺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相关知识 净化空调基础知识 温、湿度控制 压差控制 日常监控 净化空调验证,工艺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相关知识,新风、回风段,新风、回风口位置按设计要求可分别在端部、顶部或左右各侧面,并配有风量调节阀,新回风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节约能源,又可达到卫生要求。 新风:空调系统中的新风占新风量的百分比不低于10%,在春秋过度季节中可以提高新风比例,从而利用新风所具有的冷量或热量以节约系统的运行费用。 回风:回风与室外新风在表冷器前混合。,过滤器,按功能分:初效、中效、亚高效、高效、超高效。 初效过滤器:主要捕集3m以上的灰尘及各种空

2、气悬浮物,一般用于空调系统的新风、初效过滤。主要形式有:板式、折叠式、袋式三种。现我公司主要使用袋式过滤器,因其过滤面积相对其他两种形式更大型号为新风型号G3,初效型号G4。 中效过滤器:对大于0.3m的粒子进行有效过滤,大多数用于高效过滤器的前级保护。我公司使用型号为F8。,过滤器,高效过滤器:高效分为亚高效、高效、超高效过滤器;一般滤料为超细玻璃纤维纸。高效过滤器设在空气处理机组的排出段。 三级过滤(高效过滤器):空调处理机组的排出段,用于C级或D级洁净区,本公司采用H13过滤器; 终端过滤(高效过滤器):空调处理机组的排出段,用于A级或B级洁净区,本公司采用H14过滤器;,过滤器清洗、更

3、换,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应经常用清洗剂清洗。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连续使用半个月,需更换或清洗,保持初、中效过滤器清洁。间隙使用时,阻力(压差值)上升到正常使用频率时初阻力的2倍或小于初始值四分之一时,清洗或更换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袋。 新风机组的板式过滤器每周清洗或更换一次,直排风口过滤板每半个月清洗或更换一次。,过滤器清洗、更换,拆卸的脏新风过滤器、直排风口过滤板、初效过滤袋、中效过滤袋和排风系统过滤器分别用塑料袋密封运至清洗点,分别用碱性洗涤剂浸泡一小时后,用手轻轻拍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在无尘或少尘的环境中晾干、拍松,并分类装入干净塑料袋中存放备用。 JL(D03(01)015)

4、02 01 空调系统清洁记录,过滤器编号原则: 高效过滤器编号原则: 剂型+流水号,具体为:粉针(FZ)、普通胶囊(JN)、青霉素(QM)、头孢(TB)、普通片剂(PJ)、激素片剂(JP)、滴眼剂(DY)、气雾剂(QW)、普通软膏(PG)、激素软膏(JG)。 普通过滤器编号原则: 部门+剂型+类别+流水号,高效检漏,每年对空调系统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对于A级区的高效(FFU)则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漏,发现有漏点的高效过滤器,应该立即更换。正常情况下,两年进行一次更换。,高效更换,新的高效过滤器更换前要检查高效过滤器的密封包装是否完好,如果发现包装不密封不得使用; 更换高效过滤器时,新的高效过

5、滤器自包装盒中取出后,到达洁净区更换地点进行安装时方能打开高效过滤器的密封包装袋; 高效过滤器的保存周期不得超过三年,高效过滤器更换前要检查其生产日期,超过保质期限不得使用。,表冷挡水段 设有表冷器和挡水板,采用铜管串铝箔的结构,供空气、冷却干燥用。 加热段 内置钢管绕钢片式或铜管串铝箔式高效换热器,设有加热器和旁路调节阀,供空气加热用,通过调节阀开启度可调节加热量。 加湿段 主要使用蒸汽加湿器。,表冷器工作原理,向表冷器中通入冷冻水,由于冷冻水的降温,所以表冷器表面温度较低,但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热空气通过表冷器时,热空气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而其中的水蒸气将会析出在表冷器上形成冷凝水并依靠重力流和

6、挡水板流道水槽排到下水道。通过表冷器的空气由于温度低而形成相对湿度饱和的空气,到了房间后温度上升形成一定温度下的相对湿度较小的空气。,风机段 设有一台离心风机和减震底座,主要为输送的空气提供动能, 臭氧发生器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灭活。对于空气中的浮游菌和沉降菌臭氧消毒有效浓度为10PPm。我公司要求级区浓度到达15ppm,C、D级区浓度达到10ppm后再运行60分钟。,净化空调故障处理,净化空调故障处理,净化空调故障处理,净化空调基础知识,第四十八条 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

7、合要求。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净化空调基础知识,第四十八条 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含直肠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

8、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净化空调基础知识,第四十六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

9、,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洁净区环境要求,第八条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

10、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 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臵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洁净区微生物数要求,注:(1)表中各数值均

11、为平均值。 (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第十一条 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 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在正常的生产操作监测外,可在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洁净区微生物数要求,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A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4.8,以5.

12、0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 7和ISO 8。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8。测试方法可参照ISO14644-1。 (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空气处理目的,防止污染

13、物进入,控制进入的微粒数。 按产品要求和 人体舒适度需要调节进入空气的相对湿度、温度,当药品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区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当工艺和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可以相应调整温湿度。 根据洁净级别和产品的要求使生产区域保持一定的压差,使洁净厂房内功能间的空气所含活性或非活粒子浓度达到最低,防止交叉污染。,净化空调与一般空调的区别,空气过滤方面:一般空调采用一到二级功率,净化空调采用三到四级过滤。 层流组织方面:一般空调乱流度较大,以控制温湿度为目的,而净化空调更加要求控制尘粒的扩散 风量能耗方面:一般空调的换气次数是10次/小时一下,净化空调的换气次数根据洁净级别而定,E

14、MEA D级动态表准6-20次/h,C级动态20-40次/h,B级动态40-60次/小时。A级区域,对于单向流而言,换气次数没有关系;气流速度和形式至关重要。,压差控制,压差控制在净化空调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对进化区域的压差进行控制,保证合理的气流组织,才能达到净化和工艺的要求,例如洁净厂房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不会进入净化区域,保证洁净级别;并且通过对各净化区域的不同压差控制,达到净化分区的作用,在GMP中就要求空气洁净级别相同的相邻房间之间要有相对压差,不同洁净区域的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洁净级别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区域保持相对负压,

15、关键区域保持相对正压。 洁净区内有些房间(如固体制剂车间的粉碎间)在工作期间有粉尘产生,再顶送乱流气流的作用下将使整个房间受到污染。为了不使粉尘污染其他房间就要产尘间相对其他房间为负压。对空调净化系统来说,送风管路将因过滤器积尘而造成阻力变化,影响送风量,造成室内压力的波动。,压差调节,在确定压差表完好、保证洁净室送风次数的前提下开始调节。 如果压差偏低,适当关闭回风口阀门,若无效则适量开大高效送风阀。 如果压差偏大,则适当开大回风阀,关闭高效送风阀。 主要点:在压差调节时须随时关注其他洁净区的压差,因为个别进行局部调整时,会对整个系统的风量分配发生影响,从而影响其他区域压差。,净化空调验证,

16、验证内容: 设计能力是否与生产区域相匹配。 空调净化系统的设置是否与产品特性相适宜(净化级别、净化能力、送回排风等) 系统回风是否适宜?再循环的空气必须要经过过滤,以避免交叉污染。对系统造成潜在污染的,回风是被限制或禁止的。 系统清洁消毒方法和措施是否有效。,空调系统验证: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预确认(或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 预确认:通常指对待订购设备技术指示适用性的审查及供应厂商的选定; 安装确认:主要指机器设备安装进行的各种系统检查及技术资料的文件工作; 运行确认:为证明设备达到设定要求进行的运行试验; 性能确认:指模拟试生产,证实设备的稳定性。,预确认,确认欲购买空调系统设计要求及各项技术指标、型号、用户需求标准(URS),设计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应得到供方的认可; 收集供应商的相关资料,三家以上的性价比确认(设计确认报告); 要求提供的文件,如使用说明书、技术图纸、手册、部件清单、操作规程等; 合同确认; FAT确认; 设计确认完成后,确认小组组长对所得结果作出评价及结论;,安装确认(IQ),安装确认的目的是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