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全制度汇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35851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保全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合同保全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合同保全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合同保全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合同保全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保全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保全制度汇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合同保全制度 第一节概 述 第二节代位权 第三节撤销权,第一节 合同保全概述 一、概念与特征 二、保全与担保的区别,一、概念与特征,合同保全:指为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不受债务人不当行为的损害而对合同债权人的债权采取的保护措施。 特征: 合同保全是合同相对性的规则的例外,即对对内效力的突破。 合同保全以合同成立且有效为条件。 保全的目的是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二、合同保全与合同担保的区别,二者的目: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但有区别: 合同担保没有超出合同对内效力的范畴;而合同保全则是债权对外效力的体现。 合同担保主要是由当事人约定产生;而合同保全则直接由法律规定。 担保对债权的保障更为积极。

2、担保权人可以占有担保人提供的财物,并享有优先受偿权,或请求担保人承担责任;保全制度中,债权人并不控制实现债权的财产。 合同担保通常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适用;而合同保全是为了防止因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带来严重损失而设定的。,第二节 代位权 案 例 一、概念与特征(示意图) 二、代位权与代理权的区别 三、代位权行使的条件 四、代位权的行使 五、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附合同法司法解释第20条的理解 债权人优先受偿的原因,案 例,A县甲借给B县乙10万元,B县乙借给C县丙20万元,此两项借款均已届还款期限,甲急于用款,但经调查了解乙无力还款,便多次催促乙向丙索还欠款,乙置之不理。 请问: 1、

3、在已知乙无力还款的情况下,甲欲实现债权,可行使何种权利? 2、甲基于第1问中所指的权利,如果提起诉讼,如何确定乙和丙的诉讼地位? 3、甲提起第2问中所指的诉讼,什么地方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4、假设甲提起第2问中所指的诉讼。法院受理后,D县丁又提出乙欠其5万元货款.到期无力归还,因此,丁采取与甲同样的实现债权的方式,向该法院起诉。这种情况下,法院对甲和丁各自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并审理,甲和丁在民事诉讼上是什么关系? 5、假设甲提起第2问中所指的诉讼,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乙与丙之间存在借贷关系,法院是否应当受理起诉?为什么?,6、假设甲提起第2问中所指的诉讼,诉讼过程中法院得知乙与丙之间的借贷关系

4、存在争议,并根据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正在进行仲裁,法院对甲提起的诉讼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7、假设出现第4问所述的情况,一审法院判决支持甲和丁的诉讼请求,丙提起上诉,在第二审程序中甲又向法院提出乙除欠其10万元借款外,还拖欠货款8万元,请求采取同样的诉讼方式实现这一债权,从程序上看,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这一诉讼请求? 、假设在第二审程序中,二审法院发现本案一审的审判长是原告人甲的前妻,未进行回避,二审法院可以作何程序上的处理?(分析),参考答案: 1、行使代位权诉讼。 2、甲以丙为被告,以乙为第三人。 3、丙的住所地C县人民法院管辖 4、甲和丁为共同原告。 5、法院不予受理。 6、中止甲提起的诉讼

5、。 7、法院可依自愿原则就甲新增加的8万元诉讼请求中的5万元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甲另行起诉,对另外3万元,则不予支持。 8、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一、代位权的概念与特征,代位权: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特征有: 代位权是债权人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而向次债务人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代位权是一种法定权能,无论当事人是否约定 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代位权为实体权利,而非诉讼权利。,代 位 权 示 意 图,金钱之债 甲 乙 (债权人) (债务人) 金钱之债 金

6、钱之债 丙 (次债务人),二、代位权与代理权的区别,A、产生方式不同。代位权是债权人享有法定权利。而代理权除法定代理外,属意定性质。 B、名义不同: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名义;代理权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 C、权限不同:代理人的权限是委托、指定、法定的范围以内;代位权人的权限是债权人的债权范围以内; D、诉讼资格不同: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不具有原告资格;代位权人具有原告资格; E、后果不同:代理的法律效果归于被代理人;代位的法律效果是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三、代位权行使的条件,1、债权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应当、能够行使权利却不行使) ,且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3、债务人的债

7、权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四、代位权的行使,1.行使的方式:以诉讼方式为之。 2.行使主体:债权人(原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代位权诉讼,被告为次债务人,债务人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行使范围:不能超过债权人的债权范围 4.行使费用:合同法第73条: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但合同法司法解释第19条: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由次债务人负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费用最终由债务人承担,因为债务人有过错,次债务人承担费用后,

8、可向债务人求偿。二者并不矛盾,一个是从实体法的角度,另一个是从程序法的角度来看问题),五、代位权行使的效力,1、对债权人的效力:代位权诉讼的成立将使债权人获得来自次债务人的清偿。 司法解释第20条:“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这样,入库规则被打破了。,2、对债务人的效力:代位权行使的直接效果应归属于债权人,债权人的债权清偿完毕后,债务人相应的的债务消灭。 3、对次债务人的效力:债权人一旦行使代位权,则发生债权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诉讼,如代位权成立,次债务人便

9、应依据法院的判决向债权人作出履行。,附:对合同法司法解释的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释第20条: 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代位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取得了优先受偿权。但此种效力的发生,应该有一定的条件: 只有一个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或数个债权人同时提起代位权诉讼。(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债务人没有启动破产程序。如果债务人启动破产程序,代位权诉讼应中断,债权人应该向清算组织申报债权,其债权,按比例应

10、予以清偿。,代位权人优先受偿的原因,从法律上来看,债务人之责任财产为固然为其全部债务之共同担保,但在未启动破产程序之前,债务人只需要运用该财产顺次清偿到期债务。法律上未要求其就所有债务一体清偿。因此债权人完全有权利要求就行使代位权所获得之财产利益优先受偿,无需通知其他债权人。 代位权的行使,以债务人的迟延履行和能力欠缺为条件。在债务人未有其他可供选择的财产时,债权人可不经债务人同意径行要求以代位权行使的结果满足其债权。,设立代位权制度,就是要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安定债权关系。坚持谁主张谁受益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债权人维护自己的债权,提高债权保护效率,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的积极性。如果代位权人行使代位

11、权后,不取得优先受偿权,合同保全的特点就显示不出来; 如果没有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与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都可以就因诉讼而获得的财产而平等受偿,对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债权人的债权平等受偿只是在债务人启动破产程序时,在申报债权后按比例平等受偿;或者是债权人共同体其代为权诉讼。,代位权诉讼可以简化程序。传统的程序比较复杂:债权人行使了代位权,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债务人再向债权人履行。如果行使代位权,两个诉讼变成一个诉讼,债权人可直接受偿。 对其他的债权人没有不利的影响。因为民事诉讼法有个不告不理的原则。一个债权人行使了代位权,会获得了一个报偿,别的债权人也可以行使代位权,法院只保护行使

12、了代位权的人,符合公平原则。,第三节 撤 销 权 案例 1 一、撤销权的概念与性质 二、保全撤销权与合同撤销权之比较 三、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A、客观要件 B、主观要件 四、撤销权的行使 五、撤销权行使的效力,案 例,周某在家中开了一个豆制品厂(无法人资格),因市场行情变化,经营难以为继,遂停业。2001年4月1日将豆制品厂所有设备连同房屋(总价值5万余元)赠送给远方侄子王某。李某长期给周某供应原料,周某欠李某原料款5万元,已经到期。同年4月2日,李某到豆制品厂索款,发现该厂已经易主。遂于4月5日找周某索要,发现周某所剩财产仅余自住房一套(价值5万余元)。请问: 李某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力?,分析:

13、 李某可以行使撤销权:以周某为被告王某为第三人提起撤销权之诉。 有人可能认为不能行使撤销权,因为周某还有一套价值5万余元自住房。但这套自住房是不便于执行的,因此应认定李某应行使撤销权。,选择题(多选),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20万元已有10个月,其资产已不足偿债。乙公司在追债过程中发现,甲公司在一年半之前作为保证人向某银行清偿了丙公司的贷款后一直没有向其追偿,同时还将自己对丁公司享有的30%的股权无偿转让给了丙公司。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乙公司可以对丙公司行使代位权 B、若乙公司对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法院应当追加甲公司为第三人 C、乙公司可以请求法院确认甲、丙之间无偿转让股权的合同无效 D

14、、乙公司有权请求法院撤销甲、丙之间无偿转让股权的合同 答案:A B C D,一、撤销权的概念与性质,撤销权: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滥用其财产处分权而损害债权人的债权的行为,有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性质:兼具有请求权与形成权的特点。,二、保全撤销权与合同撤销权之比较,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在名称、后果上相似(在效果上都是自始无效),但性质不一样: 二者分别属于合同效力制度与合同保全制度。前者体现了意思自由原则,后者是为了保全债权人的利益,阻止债务人滥用其财产处分权。 从主体来看: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者;而保全中的撤销权属于债权人。,从对象来看:可撤销合同中

15、的撤销权针对的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撤销的是自己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保全中的撤销权针对的是债务人与第三人实施的损害债权人债权的行为,撤销的是他人的行为。 从效力来看: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受相对性的约束,不涉及第三人;而保全中的撤销权则涉及到第三人。 从存续期间来看:两种撤销权的行使都要求从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但在保全中,“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三、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如果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是无偿行为,撤销权的行使只要有客观要件(即诈害行为)即可。如果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是有偿行为,撤销权的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A、客观要件:是指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有害于债权的诈害行为。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债务人实施了处分财产的行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 )(不可撤销的财产行为:债务人拒绝接受某种利益的行为;从事有可能减少其财产的身份行为) 2、该行为已经发生效力。 3、该行为已经或将要严重危害债权。,B、主观要件,包括: 债务人的恶意:即债务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应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转让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