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543510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陈晓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表所示为西周贵族使用乐器及观赏乐舞规模的相关规定。这种规定主要是强调A. 西周乐器发达B. 等级制度森严C. 皇权至高无上D. 贫富差距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显示,从天子到诸侯、卿大夫、士使用的乐器等级和数量在下降,可知西周的等级制度森严,B选项正确;图表中不能看出乐器的种类繁多,A选项排除;秦朝才出现“皇权”,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图表显示政治身份不同使用不同规格的乐器,不能看出贫富差距,D选项排除。

2、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这种制度给布衣(平民)提供了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中的制度是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世袭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布衣宰相、政治社会的对流的可能性、官僚政治获得非常大的弹性”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为平民进入仕途提供了途径,促进了社会不同阶级的流动,C选项正确;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A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依据是门第和族望,导致阶级固化现象严重,B选项排除;世袭制的选官标准

3、是血缘关系,D选项排除。3.虽然唐代“三省”并立,但当李世民为尚书令时,尚书省的地位就不是中书省、门下省所能制约的;虽然元代“三府”并立,但有太子兼中书令的中书省也非枢密院、御史台所敢抗衡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特权阶层的存在B. 君权的至高无上C. 相权不断被削弱D. 法治让位于人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李世民为尚书令时,中书省、门下省不能制约尚书省;元代太子兼中书令的中书省也非枢密院、御史台所敢抗衡的。”结合所学可知“李世民和太子”两者的身份代表着君权,可见君权至上,无人制约,B选项正确;材料中指的是“李世民和太子”两个人的身份特权地位而非整个阶层的特权地位,A选项

4、排除;材料中没有显示相权的变化,C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提及法治与人治的关系,D选项排除。4.张居正传写道:“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张居正作为大学士之所以能发展到“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是因为A. 内阁是最高决策机构B. 六部权力的扩大C. 内阁大臣有票拟权D. 内阁大学士成宰相【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张居正是明朝内阁大臣,在明神宗时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C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最高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内阁只是一个辅助机构,A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六部权力问题,B选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除丞相,此后

5、,没有丞相一职,D选项排除。5.按照希腊人的观念,即使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它还是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城邦A. 常常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帝国”B. 容易丧失独立地位而沦附庸C. 具有面积狭小、人口较少的特点D. 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可见古希腊城邦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A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而非依附大国,B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城邦的面积和人口问题,C选项排除。6.伯利克里首先向担

6、任民众(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每日生活补贴,后加以推广,使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和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皆由国家提供膳费;最后发展到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也可领取津贴。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 在财产上实现了公民平等B. 从制度上维护城邦公民平等C.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程度D.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伯利克里首先向担任民众(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最后发展到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可见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在制度上拥有了平等地位,B选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公民的财产问题,A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及法律体系,C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公民个人自由问题,D选项排

7、除。7.有学者指出:罗马法从重形式主义的市民法(共和国时期的适用于本国公民的法律)发展到不重形式主义的万民法(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最后发展到用万民法统一了市民法,并最终摆脱了形式主义的羁绊。这表明罗马法A. 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B. 根据现实的需要而不断改变C. 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 忽视了诉讼程序和审判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共和国时期的适用于本国公民的法律,后发展到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可见罗马法律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容也在变化,B选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成文法,A选项排除;根据材料“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可见罗马法不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8、,C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诉讼程序和审判程序,D选项排除。8.英国法学家梅因指出:“在曾经促进现代人的智力欲的各种主题中,除物理学外,没有一门科学是没有经过罗马法律学滤过的。”此观点主要说明了罗马法A. 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基础B. 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法律C. 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精神D. 影响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除物理学外,没有一门科学是没有经过罗马法律学滤过的”可见罗马法对现代人影响深远,D选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现代法律与罗马法的关系,A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罗马法涉及的范围及内容等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罗马法的自由平等的精神,C选项排除。9.英国内阁由

9、议会的多数党组织。下面漫画中最上方的人物为英国自民党的党魁克莱格,其下方的人物为保守党的党魁卡梅伦,二人共驾一马,暗喻2010年英国新大选是建立联合政府。这种暗喻的依据应是A. 英国议会掌握国家主权B. 自民党和保守党联合参选C. 在英国都是两党联合执政D. 保守党在国会中席位未过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两党一起组阁,这表明两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均未过半,D选项正确。英国议会掌握国家主权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中指的是两党组成联合政府,而不是联合参选,B选项排除;英国一般是两党轮流执政,英国都是两党联合执政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10.至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前

10、,美国已有35州,其中相当一部分新州是在1787年后取得的领土上建立的。对此,下列相关历史解释合理的是A. 美国已在全球建立了众多殖民地B. 与联邦政府的成立有关C. 与两党制的形成有关D. 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有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能如此迅速的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主要原因之一是有一个统一的、有实力的中央政府,B选项正确;美国已在全球建立了众多殖民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两党制的形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与领土扩张无关,D选项排除。11.议会与总统及政府、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存在着互相制衡的关系,就权力的重要性与政治作用而言,议会

11、相对地超过了总统和政府。这说明在法国A. 总统和政府变得无关紧要B. 逐渐确立“议会至上”原则C. 议会制和分权制衡原则得到肯定D. 总统制共和制开始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议会与总统及政府、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存在着互相制衡的关系”可见法国肯定议会制和分权制衡原则,C选项正确;法国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A选项说法错误;确立“议会至上”原则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及法国总统共和制的变化,D选项排除。12.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宰相同时主持联邦议会工作。他必须在皇帝批准的一切法案上副署,但宰相的任职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这表明A. 宰相

12、位高权重B. 德意志不实行分权C. 皇帝受制于宰相D. 皇帝控制着国家实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宰相的任职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可见德国的皇帝拥有国家实权,宰相没有掌握国家实权,D选项正确;宰相位高权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德国宰相为皇帝服务的,C选项排除;德意志实行的分权体制,B选项排除。13.1860年,咸丰皇帝曾降旨山东、山西、河南、陕甘等地及东北三省的督抚、将军督师勤王。这主要是因为A. 咸丰对北京条约不满B. 北京被英法联军攻占C. 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D. 北京地区兵力空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60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处于第

13、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被迫出逃,B选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A选项排除;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的阶段是在1900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北京地区一直是兵力聚集区,北京地区兵力空虚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14.下面是名为列强军官切分香肠的漫画。画中躺在木案上的巨大香肠,被标注为“CHINA”,而日、美、法、德、英、俄等军官正持刀切分。明信片上的德文意为“你们把猪肉店打垮了,兄弟们可以分这根香肠了”。该漫画形象地勾勒了A. 列强瓜分中国的贪婪场景B. 英国谋划侵略中国的企图C. 列强实施军事打击中国的阴谋D. 列强进行文化侵华的情景【答案】A【解析】【详解】

14、根据材料“日、美、法、德、英、俄等军官正持刀切分被标注为“CHINA”的香肠”可知中国正在被列强瓜分,A选项正确;材料中未指明瓜分中国的主谋是英国,B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显示列强瓜分中国的手段是军事打击和文化侵略,CD选项排除。15.下图是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其得出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A. 五四运动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B. 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C. 五四运动以广大的学生为主力D. 五四运动参加者比以往运动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可知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其中,B选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民众思想得到解放,A选项排除;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军

15、是学生,后期的主力军是工人,C选项排除;五四运动参加者和以往运动参加者没有具体的数字统计,无法比较是哪次运动的参加者多,D选项排除。16.历史学家王维礼说:“空前的民族危机使一切阶级、阶层的目的、愿望和要求都在保卫中华民族生存的总目标下统一起来。革命高潮本身就采取了民族运动的形式。”作者是要表达A. 九一八事变加深了民族危机B. 华北事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C. 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D. 辛丑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空前的民族危机使一切阶级、阶层的目的、愿望和要求都在保卫中华民族生存的总目标下统一起来。”可见在外来侵略之下,被侵略国的民族意识觉醒。C选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确指出具体时哪次民族危机的影响促进民族觉醒,ABD选项排除。17.有人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使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