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3467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培训课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 厚 学 博 文 精 武 杰,广州体育学院继续教育部 韩会君,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1999年6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可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

2、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研制了义务教育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又正式出版了教育部制订的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5科课程标准(实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一大目标和重点。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不仅是本次课改的核心,还是本次课改最大的难点、热点和亮点之一。,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

3、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方式的转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一、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仅仅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 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3年翻一番!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8种人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

4、情商低下的人; 心理脆弱的人;目光短浅的人;反应迟钝的人; 单打独斗的人;不善学习的人。,(二)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 (三)“学什么”与“怎么学” 1、学习方式的类型: (1)根据学习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根据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可把学习方式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 (3)根据学习的组织形式,分为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4)根据新旧知识经验之间是否具有实质性联系,可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5)根据学习时空的不同,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真实学习和虚拟学习。 (6)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程度,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间接学习和体验学习。,2、影响学习方

5、式的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教育体制 (2)学生个体因素 智能水平 认知风格因素(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持久一贯的独立倾向) 情绪情感因素 (3)情境因素 学科内容 练习因素 集体与社会因素 教师因素,3、当代学习方式的发展趋势 (1)学习方式综合化 (2)学习方式生活化 (3)学习方式能力化 4、我国课改后学习方式的转变 (1)从一元到多元 (2)从重教到重学,学教统一 (3)从被动到主动,学得灵动 (4)从学会到会学,注重实效,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目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主要地是强调自主、合作

6、、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

7、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主要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能力和强度为判断尺度的。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

8、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流程对比: 一般性: 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竞赛或游戏 新课标: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体会-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自主、合作、探究过程)-

9、竞赛或游戏(结合教学内容的各种竞赛活动)-素质练习,二、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首要特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责任是指学习者充分认识学习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和体验,它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

10、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

11、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四)意义性,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当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又具备适当观念时,学习材料对学生就构成了潜在意义,接着学生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适当观念发生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理解和思维的本质。其结果是,新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去,获得了心理意义,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血肉”、自己的心理品质。而原有认知结构经过吸

12、收新知识,自身也得到改造和重新组织。,(五)交往性,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主动的生存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交往的认识意义表现在,第一,促使知识增值“。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学生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学习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

13、建构与提升的过程。第二,活跃学生思维。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六)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体验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性,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

14、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第二,重视直接经。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角度来说,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传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本位,把间接经验绝对化,过分冷落、忽视直接经验的地位和作用,直接经验成为奴仆,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分离和脱节,知识成为外在的牵累,知识越多,心灵越干瘪。,新课程

15、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提升为直接经验,使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第三,重视感性因素。感性与理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它们是指人的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与功能。,(七)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

16、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八)创新性,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它针对已有的东西,即书本上写的东西、教师讲的东西和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外在突破);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已有知识经验的制约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这同样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内在突破)。传统学习过份强调继承和掌握,又由于应试的强化作用,学生唯书、唯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思维上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人格上顺从听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