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34293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5(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探究,题 1,1.【试题精解】这道题考查补写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注意内容的承前启后,使上下文衔接一致。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分析上下文基础上,通过合理想象,把来信的内容表达出来。题目明确了删掉两句话,前文简单交代“我”的乘车经历,下文详细叙述读者的乘车经历,很明显后者的遭遇更有戏剧效果,因此前半句应该是二者之间的对比。下文作者说“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来信中的后半句肯定是说“不会让我白跑一趟”。,【参考答案】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2.【试题精解】本题考查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

2、精神”。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的故事中,列车长、第9车厢的乘务员、摘车厢的人似乎都没有错,但其实又都没有真正尽到自己的职责。其实是一种思维僵化,本质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列车长简单武断地认为是售票处弄错,就通知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票。乘务员也仅仅只是表达他所在的车厢没有乘客,摘车厢的人也只是看到第9车厢就摘。中间稍有一个环节仔细调查一下,差错都可以避免。现象虽然有点夸张,但揭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真实存在的。,,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参考答案】示例: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

3、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题 2,【试题精解】本题是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深刻意蕴:角度一:整体把握。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胜自然和艰险;角度二:领队和汉子们。表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角度三: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反对比,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像牛那样软弱畏缩。角度四:“我”和领队。表明艰苦环境能磨练人。情

4、感取向:分析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也可从领队、汉子们、牛、马、雄鹰等角度。,【参考答案】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江苏省考试说明对“探究”有三个

5、明确的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这三条要求,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一致,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第一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涵的

6、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也就是要整体感知和把握作品中的形象与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审视、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形象特征,领悟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然后将作品中表层的、深层的思想内容,作品本身具有的主要思想情感、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动机和情感,对作品从不同角度理解的不同主旨、不同形象意义等,根据探究题的要求一一揭示和表达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就是要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中包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理解和体会各种意象(形象)、社会生活所体现出的智慧、价值意义和审美取向;

7、然后,针对题目提出的要求与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清楚表达出来。例如,如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4题考查结尾写“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要求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见解。就是要求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去探究不同的安排的优劣。,第二条,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讨作品的社会背景意味着了解作者的思想、生平和创作状况,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还意味着要能从文本中读出作者所处时代的突出特征及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与心理轨迹等。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主要意味着分析、把握作者为表现主旨需要和突出表达效果而之所以这样创作的原由。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大

8、河家第17题: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该题考查对作品创作意图的探究,揣摩作者该细节的创作目的,需要从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主旨的表现、表达的效果等角度来进行思考。,第三条,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即有新的阅读体验,并且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例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14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该题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有创意地阅读,需要我们对文本有较深刻的理解。

9、在此基础上,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一、养成探究能力,补充相关知识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首先要树立探究的意识,在文本阅读训练中要知出入法,即既要能身临其境、走进文本进行阅读,又要能冲出重围,跳出文本进行思考。 在探究题的解答中,还需要构建探究题的认识、思考、评价和解答的常规模型和开放模型,如:对分析评价型说法题的探究,要从“同观点”和“异看法”两个方面提升审美评价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对思路型感悟题的探究,要从生活历练和文化背景这两方面学会联系分析和综合评价。,在探究题当中,当前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那么,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呢?具体地说

10、,有四个方面:(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人认为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也有人认为是: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3)中华民族心理。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富于同化力;爱好自然,追求光明;主静,爱好和

11、平;中庸、稳重;一统性;知足。(4)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题阅读就能够实现从理想化到效率化的过渡,学生能够通过阶程式分步训练、专题式合成训练、典型式强化训练,有序地学会“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12、“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素养、人文精神和生存价值的提升和飞跃。,二、立足一个基本点,强化三种意识 1对探究题的复习,应当从上面的解读中,把握探究题的命题特点,归纳答题要点。在这一基础上,立足一个基本点:探究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要坚持

13、文本与分析紧密结合的原则。解题时,既要紧扣文本,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尤其是获取表层信息背后深层的含意,加以归纳、综合,又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又必须以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在解答探究题时,观点应鲜明,同意什么反对什么,要一开始就亮出来,不要婆婆妈妈,遮遮掩掩,分析要有理有据。,2无论在平时的学习还是在复习中,都要强化三种意识:审题意识,文本意识,规范意识。所谓审题意识,就是要仔细审读题目,弄明白命题的意图,答题的指向,答题的要求。许多时候,我们不会答题,往往是没有弄清楚问的是什么、要答什么。所谓文本意识,就是明白答案主要来自文章内容,来自文中的信息,是文中内容合理的延伸、拓展或与已

14、有知识的联系。我们应牢牢记住,离开文本的答案是不符合要求的。所谓规范意识,是指答题规范:要针对“问”来答,答案表达的角度与问题一致;答案要富有条理,语言表达通顺,要点简洁、明了、完整,涉及内容有几个方面的,要分点分条回答。,三、遵循“教材复习高考题型应用训练”的思路 现有的必修、选修教材文本后面,都有一些较好的探究题。由于我们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和利用这些探究题进行复习,可以较容易地体会探究题的特点,归纳回答探究题的思路。然后拓展到高考题或各地模拟试卷中的探究题目,进行巩固训练。最后,在复习文学作品阅读时,设计或选用合适的探究题,进行强化训练或检测性训练。要选用或设计与“课内高考课外”相类

15、似的题目。,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文后练习:下列两组材料(脂砚斋评人物出场、王蒙评点主要人物),分别是清人脂砚斋对主要人物出场的评点和当代作家王蒙对主要人物性格的评点,你同意他们的见解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四、探究题常见样式及分析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型。意蕴是隐含在文本的表层内容背后的韵味,也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解题步骤】先从作者写作目的出发思考其深刻的情感体验,再从作品的表达方式角度思考,特别是抒情或议论的部分,再从作品内容进行牵引、对比、联想,发掘其含义,最后从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上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型。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群体性

16、的典型心理特点或某个人身上体现出的民族典型心理特点。,【解题步骤】先从作品的主题意蕴上探求,通常在要点归纳的基础上,再从情感或思想意蕴上探求,答案通常来源于抒情部分或是能够表达情感的词语、句段。,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型。这其实指的就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指拥有个人独特的、不受作品约束的阅读体验或见解。,,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解题步骤】先带着个人的情感遭遇展开阅读,从头至尾认真细读,不断找到思想情感的碰撞点,或者,先将所悟的思想情感带入作品仔细求证。,4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型。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是作者创作作品的物质条件和心理动机,他们催生了作品的创作。,【解题步骤】先从背景入手,往往在作品的注解中,再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往往可以从作品的中心句段入手。,五、注意探究题答题的格式及层次 探究性的题目,往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