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3414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29(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区域产业活动,必修,产业活动:第一产业活动(农业)、第二产业活动(采掘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活动(交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等)。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异较大。,农业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有地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矿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如石油开采活动就受到石油矿藏分布状况的限制,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 工业生产受到土地、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的制约。与农业相比,多数工业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商业和服务业的

2、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既有市场最优原则,也有交通最优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就是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而交通最优原则指布局在便利的交通沿线附近。,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真题1】(2011上海)读环渤海地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环渤海地区由濒临渤海的京、津、冀、辽和鲁五省市组成。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以及人才、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在地理研究中,往往采用区位商指数反映某一行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某行业区位商指数Lij的公式为: 公式中Gij表示i省j行业的产值、

3、Gi表示i省工业总产值、Gj表示全国j行业产值、G表示全国工业总产值。,环渤海地区五省市部分制造行业区位商指数表,(1)由公式可见,Lij反映的是i省的_ _比值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值之比。Lij1表明i省j行业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_于j行业在全国工业部门中的比重。Lij越大表明i省j行业的_。,(2)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雄厚,这里有我国两大重要工业区,分别是_、_。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各省市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表中区位商指数可见,河北省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_ _;五省市集聚程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_。,(3)根据表中资料,归纳环渤海地区三大类行业的地域集聚特征

4、。 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_、_省(市)。 资源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_、_省(市)。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_、_省(市)。,(4)产业结构优化原理要求“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应该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这一原理,分别评价环渤海地区北京、辽宁区位商指数Lij2的行业集聚的合理性。 北京:_ _ 辽宁:_ _,【思维过程】 试题提供区域地理图、环渤海地区五省市部分制造行业区位商指数表以及行业区位商指数公式,试题信息承载量大,提取信息要求高。试题信息提出行业区位商指数这一新鲜地理名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对考生理

5、解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第(1)题,由题中提供的计算公式可知,Lij为i省j行业的产值与该省工业总产值比值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值之比。Lij1表明i省j 行业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大于j 行业在全国工业部门中的比重。Lij越大表明集聚程度越高。,第(2)题,我国的四大工业区分别是珠三角、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其中位于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区为京津唐和辽中南。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则区位商指数大于1,读环渤海地区五省市部分制造行业区位商指数表可知河北省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五省市集聚程度

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第(3)题,根据五省市部分制造行业区位商指数数值大小信息分析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山东、河北;资源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辽宁、河北;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北京、天津。 第(4)题,某行业区位商指数Lij2,说明在北京、辽宁该行业集聚程度很高。北京经济发达,拥有人才与技术优势,因此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与该区的区位优势相协调。辽宁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因此发展资源密集型行业与该区的资源优势条件相协调。,【答案】 (1)j行业产值占该省工业总产值 高 集聚程度越高 (2)辽中南 京津唐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食品制造,石油加工

7、、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农副食品加工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3)山东 河北 辽宁 河北 北京 天津 (4)北京:经济发达,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因此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与该区的区位优势相协调。 辽宁: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因此发展资源密集型行业与该区的资源优势条件相协调。,新情境试题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新情境命题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要求下的成果,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情境新颖:选择师生所没有接触过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材料。 二、角度新颖:新情境命题在设问上常回避常规思路,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河流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就是采取“逆向思维”,规避 “分析河流形成三角

8、洲的原因”这一常规思路。,规律技巧总结,解答此类试题需把握三点: 1从心理上消除畏难情绪:试题情境是新的,但问题源于教材,只要能够充分解读题图信息,问题终会迎刃而解。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答题状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首要因素。,2获取和解读信息:新情境试题追求新颖,重点考查考生即时学习的能力。通过文字资料、地图、图像、数据图表等呈现解题信息。如【真题1】的答案均在试题情境中可找到直接依据。 3表述规范:重点指试题情境中出现的相关地理术语,以及关于地理术语的定义。在答题时可模仿其语言表达,避免生造词语。,1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2生产协作的背景:随着产品和生产工序的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

9、多的产品不可能再由一家工业企业独立完成,并且生产配置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生产部门间的协作逐渐出现。,3生产协作的类型,(1)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模式: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是另一道工序生产所需的原料。 (2)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模式:由多家零部件生产单位提供不同的零部件给同一家产品生产单位,零部件生产单位间没有直接联系。,(3)图示生产协作的基本类型,4. 图示商贸联系的发展、分类以及与物流业的关系,5. 科技与信息联系 科技与信息和企业产业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真题2】(2011新课标)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

10、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生产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B,C,【思维过程】 第(1)题,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中国的整车厂使用

11、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2)题,日本汽车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影响了中国的整车生产,说明日本公司主要进行某零部件生产。因核心零部件厂的技术要求较高,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常分布于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如本题中的日本。而一般零部件厂技术要求较低,多布局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如我国。,规律技巧总结,生产协作的区域分工 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将其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两大类。 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的相对优势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阔,对市场信息反应快捷、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等;故在

12、区域分工中往往承担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以及品牌打造等经济效益高的生产环节。,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的相对优势在于土地租金、房价、劳动力价格低,以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原材料优势、政策的优惠等;故在区域分工中往往承担组装等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以及提供初级产品等经济效益低的生产环节。,(2011西城区高三期末考试)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C,2.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

13、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问题。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B,【解析】 第1题,因缺乏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故无法计算第一产业的产值;从第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可推断目前该市以第三产业为主;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按比重排序最终将是“三、二、一”。A、B、D选项错误,C选项可直接从图中判读。 第2题,根据“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可知减少企业数量、限制外来人

14、口进入等措施是错误的,排除A、C选项。B选项能解决资源、能源短缺问题,而D选项不能。,(2011苏北四市二模)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下图),回答34题。,3.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4.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是(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C,【解析】 第3题,生活污水

15、指向a,确定其为污水处理厂;b产出棉布,确定其为棉纺织;c指向服装设计,确定其为创意产业;服装产品从d环节过来,确定其为服装生产。 第4题,读图可知“废弃物”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减少了成本支出及污染物的排放,C选项正确。,(2011浙江金华期末考试)产业集聚是现代经济布局的主要特征。集聚程度不同其利润也有所差异。左图是我国某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两省的集聚规模变化特征(规模指数越大,集聚程度越高),右图是该产业不同集聚程度下的利润分布特征。读图完成56题。,5.左图中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钢铁 B汽车 C芯片制造 D纺织,D,,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6.下列关于该产业利润随集聚规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在不同地区均应以推进集聚规模的扩大为主要发展策略 B浙江省应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更大规模集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