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31298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专题练习之古诗词文学常识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关雎(关关雎鸠) 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君子于役 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蒹葭(蒹葭苍苍) 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2、。龟虽寿(神龟虽寿) 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3、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前四句描绘洞庭景色,气势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迹,含蓄得体,第二联可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唐代边塞派代表诗人,奇异的塞外雪景,诗人将送别与咏雪巧妙结合,通过特殊环境的描写,衬托依依惜别之情。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唐代诗人,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语言流丽自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

4、重天)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忠而获罪的愤慨,颈联既念家人,又伤怀国事,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 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唐代诗人,以乐府旧题写当代战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李白,描绘荆门山外的壮丽景象,抒发对故乡的依恋、惜别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诗人将月亮拟人化,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奇特,令人回味无穷。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李白,诗人复杂的内心活动,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诗的最后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5、) 王湾,唐代诗人,颈联将景物拟人化而充满新意。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常建,唐代诗人,此诗以善写静景为人称道,尤其中间四句。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唐代诗人,一反前人悲秋俗套,赞美秋天特有的景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诗中抒写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第三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后世尊其为“诗圣”,感时忧国、眷念家人

6、的美好情操,选自杜工部集。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青年时代,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诗人热情赞美泰山高大神秀的气象,表现出他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石壕吏(暮投石壕村) 杜甫,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选自杜工部集。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叙事诗,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辛苦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辛酸,表达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选自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揭露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恶。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

7、居易,写早春游西湖风景,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怀古伤时,借古讽今,满怀忧国忧民之情,选自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唐代诗人,思念远方的亲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第二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在多引用来赞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唐代诗人,描写少妇盼望丈夫归来时的心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8、,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上阕以凄清的环境烘托寂寞的心情,下阕以形象的比喻反映心头无可解脱的离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北宋初期词人,伤春怀旧的思想感情,选自珠玉词。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的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王安石,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江南田园风光,为名句。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

9、心情,开豪放派词之先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选自东坡乐府,古代出猎的壮观场景,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咏月怀人,全词的基调是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佳节怀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选自漱玉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现实与梦境的巧妙结合,渴望收复失地、看到祖国

10、统一、渴望为国战斗,选自陆游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此诗是一首山村记游诗,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又现的境界,意新语工,最富理趣,给人启迪,是传诵千古的警句名言。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以农村为题材的佳作,夏夜独行乡间的真切感受。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这是一首抒写雄心壮志的词,前九句表达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结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光耀史册的生死观,末两句为千古传诵的名言,选自文山先生全集。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

11、曲作家、散曲家,游子漂泊,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幅秋郊夕照图,令人哀愁的情调。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曲牌名。此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赵翼,清代学者,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与文学常识相关封建朝代更替简要说明夏

12、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相关的文化常识1.古人的名、字、号:古人幼年取名,成年取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示礼貌或尊敬。号又叫别号,由自己取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2.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3.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为勉励、推重、赞许之辞。4.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周代时郡小县大,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袭这一制度。到隋、唐时代,有的称州,有的称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称

13、“郡”,而称“州”“府”。5.传,传记,指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如五柳先生传。也指以演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6.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叫“避讳”。如捕蛇者说“观人风者”中的“人风”即“民风”,改“民”为“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又如“秀才”改为“茂才”是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7.古代官职任免专称: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授:授予官职。擢:选拔,提拔。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低官职调动。罢:罢免,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谪:降职并远调。

14、8.古代诗文集常见命名方式:(1)以籍贯地命名,如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人。(2)以书室名命名,如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3)以表字命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4)以别号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5)以谥号命名,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6)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7)以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编辑于唐穆宗长庆年间。9.“席”是铺在地上的坐垫。“床”最初是坐具。“几”类似今天北方的炕桌。因为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跟上,所以几是长方形,不高。此外还有“案”,“案”相当于今天的托盘。如成语中的“举案齐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